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6 15:45:44
◎我國企業出國參展的國別、區域集中度較高。赴德國、俄羅斯、美國、印度尼西亞和阿聯酋的參展企業總數占比大于55%,亞洲仍是我國企業出國參展的最重要市場,占比約40%。
◎機械、紡織、交通運輸、建筑裝飾和消費品為我國企業出國參展五大行業。機械、電子、汽配等我國優勢行業企業在國際展覽舞臺上表現亮眼,新能源車、汽車配件、醫藥原料等新興行業及中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潛力較大。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7月26日,中國貿促會舉行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根據中國貿促會公布的最新數據,上半年,中國貿促會共審批2024年全國計劃出國展覽項目1195項,涉及72家組展單位和53個國家與地區,計劃展出面積83.25萬平方米。
在發布會現場,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企業出國參展辦展具體情況的提問,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回答表示,今年以來,中國貿促會將出國展覽工作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及穩外貿工作有機結合,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出海拓商機。“上半年,共有14個組展單位赴15個國家和地區組織自辦展項目24個,其中亞洲18個。”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回答記者提問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攝
談及上半年我國企業出國展覽呈現出的特點,王琳潔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首先是國別、區域集中度高。赴德國、俄羅斯、美國、印度尼西亞和阿聯酋的參展企業總數占比大于55%,亞洲仍是我國企業出國參展的最重要市場,占比約40%。
“其次,機械、紡織、交通運輸、建筑裝飾和消費品為我國企業出國參展五大行業。”王琳潔介紹,機械、電子、汽配等我國優勢行業企業在國際展覽舞臺上表現亮眼,新能源車、汽車配件、醫藥原料等新興行業及中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潛力較大。
此外,機構或企業出國自辦展更加積極踴躍。王琳潔表示,上半年,共有14個組展單位赴15個國家和地區組織自辦展項目24個,其中亞洲18個。亞洲是出國自辦展首選地,綜合展是自辦展主要形式,紡織制品是自辦專業展數量最多的專業類別。
“我們將繼續緊盯企業所需,出臺更多針對性強、行之有效的支持舉措,提升中國企業出國參展數量和質量,以展促貿,讓外貿企業通過出國參展辦展拓展海外市場。”王琳潔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今年1-6月,我國實際執行出國展覽項目536項,實際展出面積32.4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2270家,項目數、展出面積、企業數分別比2023年同期增長57%、48.5%和70.8%。
此前,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借展出海”,支持跨境電商平臺、出口、支付、物流、海外倉等企業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等重點展會。
《意見》還指出,支持按市場化原則提升現有地方性跨境電商展會辦展水平,針對重點產品、重點市場舉辦海外專場推介、對接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組織企業赴境外參展,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多展示對接平臺。
根據中國貿促會公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5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106,繼續處于高位區間,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點,比上月增加3個點。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27.6%,環比上升54%。
王琳潔表示,首先,從國別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中,美國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位居首位,涉及金額也最多,韓國和印度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分別排在第二、第三位。
從行業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13個主要行業中,經貿摩擦措施的沖突點集中在電子、機械設備、運輸設備、化工、輕工和醫藥行業,其中電子行業經貿摩擦指數位列第一。
從分項指數看,王琳潔指出,在監測范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共發布15項進出口關稅措施,發起39起貿易救濟調查,向世貿組織提交技術性貿易壁壘(TBT)通報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SPS)通報88項,發布進出口限制措施29項,發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65項。其中,貿易救濟措施指數在五類措施指數中居首。
在涉華經貿摩擦方面,王琳潔進一步表示,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指數為109,處于高位,較上月下降43個點。其中,英國涉華經貿摩擦指數最高。當月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11.6%,環比上升115.4%。電子、機械設備、輕工、醫藥和運輸設備行業涉華經貿摩擦指數處于高位。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懷水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