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30 15:16:20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廖丹
近期,在北大光華學者沙龍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波指出,中國工業化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以產業集群為主。自然生長的小微企業往往借助集群的形式來發展,這對理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期間,每經記者(以下簡稱“NBD”)現場采訪張曉波教授,他表示,在產業集群中,由于大家相互認識,資金上可以直接形成債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他還提出,產業集群特別適合數字時代,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集群模式能夠將需求和供給高效對接起來。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北大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壽林 攝
NBD:現今,大家強調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看起來倚重傳統產業園區。那么在數字經濟時代,產業集群還那么重要嗎?
張曉波:其實可以看到,數字經濟時代,電商的興起大大帶動了產業集群發展。先前,外地客商需要親赴現場當面采購,電商時代,采購則不受制于距離遠,能隨時下單。一旦有了市場規模,制造業產業集群分工就會越來越細,反而帶來更好的機會。總體看,數字經濟其實促進了產業發展。
尤其是疫情這幾年,很多企業轉向線上經營和數字化辦公,加快了數字化,實質上促進了經濟升級發展,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大家愈加注重人工智能替代人力,這都有助于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當然,具體層面,也面臨一些問題。我帶的EMBA學生,他們的企業都是百人左右,也在研究數字化,但發現這種不大不小的企業,數字化面臨瓶頸。因為,大企業可以找專業公司來做,付得起費用;而特別小的企業,簡單用手機支付就能解決。反而是稍有規模的企業,數字化面臨困境。企業數字化需要特色定制式服務,在市場上采購太貴,自己做又缺乏人手,因此受困于如何實現數字化。因此,針對這種規模的制造業企業數字化,可以考慮政策上適當予以補貼,企業可以申請一部分初始資金來促進數字化,克服門檻。
NBD:那么在產業集群中,中小企業融資有怎樣的特征?
張曉波:在產業集群中,融資明顯要好很多,因為大家相互認識,相互可以拖欠一點,一般都是拖欠幾周,這樣直接形成債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現在的供應鏈融資,本質上也發端于產業集群融資這種方式。
NBD:這是否意味著,不管是在數字經濟還是傳統經濟時代,產業集群都有自身獨特優勢和價值?
張曉波:是的,其實有了人類文明之后,產業集群就出現了。例如,中國景德鎮,集群已有800年左右。我們現在去看仿古陶瓷,和800年前基本沒有區別,分工都非常細。再看英國的產業群,對兩三百年前的描述和我們現在看的也基本一樣。
NBD:我們知道你持續研究組織創新,那么,產業集群在創新方面會有怎樣的特點呢?
張曉波:在產業集群中,特別突出的是,一旦有人創新,別人會快速模仿。所以,有了新的模式,可能出現爆款,尤其在電商時代,會不斷催生爆款出現,形成品牌效應。設想只是一家孤立的服裝企業,絞盡腦汁可能也做不出幾個版,一年下來,做60個版差不多就到頭了。但在產業集群,想法可以互相啟發,可以無窮地組合。比如,集群中一家企業去試錯,把設計出的照片發到網上,看市場反響,如果一下子訂單多了,就立刻分工到各家去做,要素重新組合。所以,產業集群特別適合數字時代,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反而集群模式能夠將需求和供給高效對接起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