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30 21:15:00
每經記者 文巧 每經編輯 何小桃 蘭素英
繼官宣“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一個多月后,蘋果這一人工智能(AI)系統終于落地終端設備。美東時間7月29日,該公司發布了蘋果智能的首個iPhone AI版本。新軟件目前只在iOS 18.1的開發者測試版中發布,僅面向支付了99美元/年的注冊開發者。
測試版本的功能主要圍繞寫作工具、Siri、相冊等方面,此次更新尚未集成ChatGPT功能,蘋果稱該功能以及更多更新將在明年正式上線。
同日,蘋果最新發表了一篇關于蘋果智能的研究論文,透露其新的AI系統依賴于谷歌設計的TPU(張量處理單元),而非廣泛使用的英偉達GPU。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谷歌TPU的價格相對有競爭力,在三年預訂期內,該產品最新型號的每顆芯片每小時(訓練)成本不到2美元。并且,與英偉達的獨立芯片相比,谷歌TPU的優勢在于芯片級別的互聯性特別高。蘋果的技術論文表明,TPU架構可以開發更大、更復雜的AI模型。
蘋果智能首日火爆
三大新模塊炸裂出圈
隨著iOS 18.1 Beta版的上線,注冊開發者即日起就能體驗到蘋果AI的部分功能。據悉,本次更新只支持M系和A17 Pro芯片,即在iPhone上僅適用于iPhone 15 Pro和 iPhone 15 Pro Max,iPad和Mac也有類似的版本。除硬件要求外,開發者的地區設置需為美國,設備和Siri語言需為英語。
此次推出的蘋果智能僅有部分功能上線,主要圍繞文本生成、Siri和相冊等模塊。不過,此次更新尚未集成ChatGPT功能,蘋果稱該功能以及更多更新將在明年正式上線。
蘋果基礎大模型團隊負責人Ruoming Pang強調,這些基礎模型“并不是聊天機器人”,而是支持廣泛的功能,包括摘要、寫作幫助、工具使用和代碼。
圖片來源:X平臺截圖
作為蘋果AI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本生成功能的適用范圍不局限于蘋果官方應用,只要使用標準輸入文本系統,在第三方應用程序當中也能利用該功能進行文本總結、校對和重寫。另外結合語音備忘錄中已經上線的音頻轉錄功能,文本生成系統還可以為錄音生成摘要。
對于iOS 18.1最新測試版提供的AI功能,X網友很快發表了反饋。有網友稱,“蘋果智能幫我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我真正想說的話。”在他的視頻中,蘋果智能將其對話中準備發送的內容修改得更加委婉。
圖片來源:X平臺截圖
此外,Siri的全面煥新也令人驚艷。有網友稱贊蘋果智能的新Siri界面,并稱表示新版的Siri有“絕對的突破性”。
圖片來源:X平臺截圖
相冊的更新則讓用戶可以用自然語言搜索特定照片,甚至是視頻當中的具體時刻,并創造照片記憶。
圖片來源:X平臺截圖
7月29日,蘋果還上線了一份蘋果智能模型的技術報告,并表示在指令遵循、文本總結等任務上,蘋果云端大模型取得了超過GPT-4的成績。
圖片來源:蘋果最新技術文檔
蘋果為何放棄英偉達GPU?
蘋果此前說過,ChatGPT在蘋果AI中不是必選項,主要功能是由自家的大模型驅動。而另外一個驚人的事實是,據蘋果最新的技術報告,在蘋果基礎模型的訓練中,英偉達的硬件設施含量為零。
蘋果基礎模型的訓練通過旗下基于JAX的AXLearn框架進行,硬件采用的是谷歌TPU,其中云側用了8192顆TPUv4芯片,端側用了2048顆TPUv5p芯片。
為什么說此事令人驚訝?一直以來,英偉達GPU都是訓練大規模AI模型的首選,它們在計算能力和并行處理能力方面具有優勢,占據了大約80%的市場份額。不過,據外媒分析,對英偉達GPU不斷增長的需求導致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迫使科技巨頭探索替代解決方案。
據報道,英偉達最新推出的Blackwell GB200的價格大約在3萬~4萬美元之間。有市場報告指出,基于Blackwell架構的芯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AI芯片,也是迄今為止最昂貴的芯片,但需求依舊保持強勁,這種勢頭將延續到2025年,有報道稱明年英偉達的CoWoS(一種半導體封裝技術)封裝訂單量已達到34萬。
與英偉達銷售的獨立芯片相比,谷歌TPU基于谷歌云平臺,蘋果無須在硬件基礎設施上進行大量投資即可獲得大量計算資源。谷歌TPU是為機器學習任務定制設計的,自2015年以來一直是谷歌內部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于2017年通過谷歌云公開提供。
相比之下,谷歌TPU也提供了更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據外媒,在三年預訂期內,該產品的最新型號每顆芯片每小時的(訓練)成本不到2美元。蘋果的技術論文表明,TPU架構可以開發更大、更復雜的AI模型。
一位不愿具名的硅谷工程師此前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相對于英偉達GPU,谷歌TPU的優勢在于芯片級別的互聯性特別高。因此也有分析認為,這種具有競爭力的定價加上 TPU的架構優勢,使其成為英偉達GPU的一個替代品。
記者|文巧
編輯|何小桃?蘭素英?蓋源源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