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7 21:50:39
◎近期,多家豬企披露的7月銷售月報顯示,受益于豬價的上漲,各豬企單月銷售收入實現大幅增長。不過各家出欄量卻各有特點,有的是“加價加量”,有的是“加價減量”。在行業分析師看來,出欄量的不同表現可能與各家選擇的養豬模式有關。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楊夏
近期,多家豬企披露的7月銷售月報顯示,受益于豬價的上漲,各豬企單月銷售收入實現大幅增長。不過各家出欄量卻各有特點,有的是“加價加量”,有的是“加價減量”。在行業分析師看來,出欄量的不同表現可能與各家選擇的養豬模式有關。
然而,盡管盈利狀況有所改善,大型豬企在擴張步伐上仍顯得頗為謹慎。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紛紛表示,將優先考慮償還債務、降低資產負債率,并重點關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近期,包括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溫氏股份(300498.SZ)等多家豬企披露7月銷售月報,各家7月單月銷售收入均實現環比增長。
溫氏股份7月肉豬銷售收入53.43億元,6月數據為52.01億元;牧原股份7月生豬銷售收入134.05億元,6月數據為107.10億元。
豬企7月單月銷售收入環比增長主要得益于豬價的上漲。公告顯示,新希望7月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8.80元/公斤,6月的價格則為18.07元/公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開價格這一影響因素之外,個別豬企上個月收入大增還受到銷售數量增加的影響。
比如牧原股份7月生豬銷售頭數達到615.8萬頭,6月為506.8萬頭;金新農(002548.SZ,股價3.87元,市值31.16億元)7月銷售頭數達到9.3萬頭,6月數據則為6.55萬頭。
不過,牧原股份7月的“加價加量”和6月形成對比。牧原股份6月銷售生豬506.8萬頭,環比5月減少了約80萬頭。
然而和牧原股份不同的是,新希望和溫氏股份的出欄量卻持續環比減少。
新希望生豬銷售量從5月的136.68萬頭減少至7月的126.20萬頭,溫氏股份也連續三個月將生豬出欄量控制在240萬頭以下。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同豬企出欄數的差距與養殖模式有關。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劉博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階段豬價漲至高位,帶動養殖盈利頗豐;截至8月7日,全國生豬均價20.67元/公斤,自繁自養盈利達到854.57元/頭?,F階段自繁自養養殖戶,飼料成本偏低,疊加肥標豬價差擴大,中大豬價格高位,多數有擴大盈利空間的意愿,多數低價出欄標豬積極性較弱,傾向飼養大體重生豬。
總體來說,豬價上漲并未改變大型豬企穩健的出欄節奏。
溫氏股份在最新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近幾個月生豬價格上漲,逐步覆蓋公司生產成本。但整體來看,目前實現盈利的時間尚短,公司將優先考慮償還一定的有息債務,降低資產負債率,保障公司運營安全。同時,公司以“降成本、保盈利”為首要目標,重點考慮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待盈利有效彌補往期虧損后,再去考慮規模擴大。
牧原股份提到,公司2024年上半年資本開支為60億元,預計全年的資本開支在100億元左右,其中30億元用于維修改造,剩余部分主要用于已完工項目的結算及屠宰產能建設,具體金額將根據市場情況及經營情況進行調整。當前公司經營策略已轉變為穩健增長,在建工程規模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隨著公司產能建設逐步完成,未來每年資本開支也將控制在較低水平。
劉博洋也觀察到行業的這種謹慎程度,“但是往年四季度豬價旺季不旺,養戶情緒面或在三季度之前仍有意愿提前鎖定利潤。另外,按批次補欄的二次育肥養戶,現階段價格高位補欄熱度下滑,多數觀望時機出欄為主。”
整體來看,隨著市場產能變化幅度減小,豬價影響因素將更多涉及生豬體重等更為細微的供給因素。
劉博洋表示,后市豬價應集中關注二次育肥出欄節奏、肥標豬價差、交易均重的變化,同時也應關注檢疫政策的調整,以及后期氣溫下滑后的中大豬出欄情況。未來交易均重的增減變化或反饋至終端豬肉的走貨壓力,二次育肥出欄節奏和補欄意愿或影響后期階段性的豬源供應增減。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