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多家港資房企上半年業績明顯下滑,內地已成為重要市場,專家認為其“有余力逆勢拿地”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7 23:02:10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向每經記者分析稱,從全球資產配置的安全度來看,內地核心城市仍然具備絕對優勢,比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豪宅市場熱銷,走出獨立行情,利潤率很可觀,很多房企都在積極布局這些核心城市的高端改善項目。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陳夢妤    

不少港資房企開始陸續披露上半年業績情況。

這些過往被認為發展穩健的港資房企,也難擋市場壓力,部分企業由盈轉虧,還有企業則出現了歸母凈利大幅下滑的情況。

比如,香港置地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8.3億美元,虧損進一步擴大;九龍倉置業上半年股東應占溢利虧損10.52億港元,同比下滑158.28%;恒隆地產上半年股東應占溢利為10.61億港元,同比下滑55.68%。

8月7日下午,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通過微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現在消費降級以及辦公消費降級趨勢明顯,持有型物業成本沒有下降,甚至還在上升,因此導致現在持有型物業運營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比較明顯,企業物業租賃收入下行比較明顯,這對集團財務產生了較大影響。”

業績明顯下滑

在2023年房地產行業整體受挫的背景下,港資房企一度展現出了強勁的盈利能力和業績韌性。

比較典型的如九龍倉置業、恒隆地產、太古地產、恒基地產等,2023年分別實現凈利潤46.44億港元、45.96億港元、27.51億港元和97.78億港元。

不過到了2024年,部分港資房企似乎也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壓力。

8月6日,九龍倉置業披露,上半年實現營收65.01億港元,同比增長0.43%;實現股東應占溢利虧損10.52億港元,由盈轉虧。

九龍倉置業在財報中解釋稱,“本港營商環境仍然困難,匯率走勢不利、息口高企及人手短缺影響了業務營運的能力,寫字樓市場受經濟疲弱和供應過剩夾擊,預期租金調整會持續直至營商環境改善為止。酒店業亦尚未完全恢復,房價在去年初邊境重開初期有所上升后回落”。

業績出現虧損的還有香港置地。8月2日,香港置地公布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虧損擴大至8.3億美元,主要由于內地發展物業一次性撥備2.95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香港置地在內地的布局明顯加快,尤其是在重慶和上海。香港置地在香港中環商業區擁有多座標準性辦公樓,如置地廣場、交易廣場等,但今年上半年,香港寫字樓租賃市場的租金也出現了不同程度回調,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香港置地業績構成影響。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近日發表的香港零售租賃市場報告,7月香港核心街鋪租金環比暫已下降1.8%,旺角下降5%;主要購物中心租金下跌3.4%。預測今年核心街鋪和優質購物中心的租金將下降5%~10%。

8月7日下午,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每經記者提到,港資房企業績的挑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內地業務收入占比越大,受的影響越大,后期等內地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這些房企的業績也會隨之改善。

內地已成為港資房企重要市場

盡管內地物業減值撥備成為部分港資房企虧損的重要原因,但這并未減弱它們在內地市場布局的積極性。

相反,隨著內資房企遭遇資金壓力,一些老牌港資房企積極把握時機,加碼內地市場。

其中,九龍倉、香港置地、太古地產、新世界發展、嘉里建設、嘉華國際等,正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城市積極拿地擴張。

比如太古地產,此前宣布千億港元投資計劃,到今年一季度時已有超370億港元投資內地。從內地業務布局情況來看,太古地產投資區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同時仍在區域性潛力城市試水,如西安、三亞等地。

而香港置地在內地的拓展方式是合作開發,其在內地的綜合體多為合資項目,主打精奢的“中環”系列已在南京、上海、重慶、蘇州等地落子。

不少港資房企在內地的物業收入已經顯著高于香港。

以恒隆地產為例,2024年度中期業績顯示,恒隆地產在內地物業租賃的經營收入為22.24億港元,在香港物業租賃的經營收入為12.17億港元。恒隆地產在內地的高端商場主要分布在上海、沈陽、無錫、武漢等城市。

宋紅衛向每經記者分析稱,從全球資產配置的安全度來看,內地核心城市仍然具備絕對優勢,比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豪宅市場熱銷,走出獨立行情,利潤率很可觀,很多房企都在積極布局這些核心城市的高端改善項目。

“從持有型項目來看,由于近兩年資產價格的調整,還有很多房企在處置項目,資產的價格都處于低位,出現了購買機會,這也是很多房企布局內地核心城市的重要原因。”宋紅衛提到,港資企業布局更偏向綜合體項目,尤其商業領域的項目,與內地房企主要布局住宅有所差異。

劉水表示,整體來看,港資房企的負債率要比內地房企低,經營相對穩健,抗風險能力強。不少港資房企本身成立的時間就較長,有較強的穿越周期經營經驗。當房地產市場運行在周期底部,這些企業有余力捕捉投資機會,逆勢拿地。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