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6 19:09:10
在吳志華看來,“博物館對于構建美好生活與增進社會福祉具有關鍵性作用。為了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從環境、社會、文化及經濟等領域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博物館必須主動變化,無論是策展方式、展現形式還是運營模式,都必須更加貼近真實的、在地的需求。而作為專業的博物館人,除了具備‘歷史的視野’,還需要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
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編輯 唐元
盛夏的八月,成都太古里的街頭人頭攢動,一頭銀發的吳志華(Louis Ng)在人群中顯得特別亮眼,他一邊試圖用手機記錄下這座城市的瞬息萬變,又一邊思考著成都與香港雙城之間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
8月10日,在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太古地產合辦,成都太古里承辦的《傳統與未來:文化遺產的現代化與在地化》座談會上,這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為重要的“掌舵者”,與學者專家進行一場引人入勝的“文化碰撞”之后,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深度專訪。
過去30多年的時間里,作為博物館專家、歷史學家及藝術行政人員,吳志華博士一直致力于保存、研究以及推廣歷史、藝術和文化遺產工作。2000年,他成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首任館長,他還曾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副署長。
在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任期內,吳志華策劃了多項博物館主要工程,包括整修香港藝術館、興建文物修復資源中心及擴建香港科學館。
關于吳志華在香港多年的探索實踐,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曾如是評價,“(他)將香港文化視野提升到另一層次。”
在與記者的對談過程中,深諳中國歷史文化變遷的吳志華提到最多的詞就是“變化”。談及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多次強調,“掌握變化的風向,賦能年輕的力量(manage the change,empower the young)。”
在吳志華看來,“博物館對于構建美好生活與增進社會福祉具有關鍵性作用。為了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從環境、社會、文化及經濟等領域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博物館必須主動變化,無論是策展方式、展現形式還是運營模式,都必須更加貼近真實的、在地的需求。而作為專業的博物館人,除了具備‘歷史的視野’,還需要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
NBD:自2007年起,香港就與故宮博物院進行了多次合作,讓香港市民得以更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在您的參與推動下,2007年與2010年,故宮國寶《清明上河圖》及其電子動態版先后來港展出。我比較好奇,打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個構想最初的由來是?
吳志華:通過最初的一系列合作,我們看到了香港市民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像是數字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在港展覽時,短短4周的時間,就吸引了92萬名觀眾前來欣賞。
關于“香港故宮館”的概念其實來自于一場下午茶。2015年,我還在康文署工作,有一次要從北京飛廣州,但因下雨航班延誤,于是我就和時任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故宮博物院旁一起喝下午茶。當時我們暢想了很多合作,其中就包括建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時候,歷史就是這么偶然,這么有趣。
2016年,為了利用好香港這一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長期地、永久地展示故宮文化,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和故宮博物院共同決定在香港西九文化區建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事實上,按照原先的想法,我是準備在康文署做到退休的。但我的夫人和康文署李美嫦署長都支持我去應聘館長。
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更是一項使命,我希望把過去的工作知識、經驗奉獻給這座新的博物館。經過面試,西九文化區接受了我的申請。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是對的。在過去五年多時間里,我學到很多,也將創新的基因“植入”了這家年輕的博物館。
NBD:比起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何差異化定位?
吳志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香港也一直是祖國與世界聯系的橋梁與門戶。我們希望做到“一體多元,和而不同”,也就是各個故宮的文化內核一致,但表達方式上,香港與北京、臺北有所不同。
創新地表達是我們最重要的追求之一,我們希望用輕盈的方式講好厚重的故事。無論是場館設計,還是展陳方式,都希望能更好地回應現代觀眾對博物館的要求。
比如,我們布置了“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展,介紹從清晨到夜晚清朝皇室宮廷生活的點滴,以更加創新和接地氣的方式,讓觀眾在輕松觀展之余,體驗到深厚的傳統文化。
NBD:2019年,您正式出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也是在這一年,香港故宮館主要建筑工程啟動,直到2022年7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截至目前,參觀的人數處于怎樣的水平?對于博物館的運營,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吳志華:兩年來,我們不僅致力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更通過創新的展示方式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呈現了一個個充滿新的元素和活力的展覽。
2023年,我們的參觀人數約為130萬,在香港博物館中排名第二。這個數據對一個新館來說,令人感到興奮。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收費門票的部分,我們還與社會團體合作,向低收入家庭、中小學生贈票,一年送出12萬張,占總門票數近10%。
截至今年7月,我們已接待了近250萬人次觀眾,其中超過一半是內地觀眾。內地觀眾中,又以大灣區的為主,當然也有相當多來自北京、上海、川渝地區的觀眾。
作為一家新的博物館,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巨大的“流量”轉化為“留量”。我們現在的任務之一就是——更好地塑造博物館品牌,打造更多貼近生活與消費習慣的文化產品,從而拓展更廣的市場。
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多方面的支持,但我們在堅守博物館最初定位與價值理念的基礎上,還必須具備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不斷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因此,我們一直在推進跨界的、跨區域的合作。
NBD:您曾在不同場合強調:創新,始終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一個核心特質。近兩年,你們有哪些創新之舉?接下來又有怎樣的計劃?
吳志華:像是我們5號展廳的“器惟求新——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展覽,那是一個香港優秀設計師參與設計的展覽。
展覽展出故宮器物珍藏,包括瓷器、玉器、玻璃、服飾等,以生活化的展示方式,讓現代的設計理念與古代的工藝形成“對話”,創新地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響。
此外,我們還積極與內地的博物館合作,像是去年9月,出土于四川三星堆、金沙和寶墩等遺址的120件珍貴文物正式亮相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這場以“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為名的特展,瞬間點燃了香港市民的好奇心,觀眾數量創下了當時新高。如此深度地與內地博物館合作,對于很多香港本地的博物館來說,其實是很少見的。很多博物館同行看了我們的展覽,說也想嘗試,但他們也說做起來并不容易。
目前,我們正探索人工智能在博物館領域的深度應用,與內地在人工智能領域表現卓越的博物館建立緊密聯系。接下來幾年,我們會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香港故宮館的落地與創新應用。
NBD:可否介紹下,在文物展示、研究項目之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還承擔著哪些功能?
吳志華:博物館不只是文物的保護者,在文化普及工作、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國際文化交流互鑒方面還要做得更多。
我們的一個重要理念便是要促進文明對話、文明互鑒。開館至今,我們已經跟多家海外及國內文化機構合作,合辦了7個特別展覽,均獲得熱烈反響。我們希望每年可舉辦兩個與海外文化機構合作的展覽,也希望開拓與其他地區博物館的合作。
此外,我們還積極舉辦國際研討會,包括去年9月的“三星堆與青銅時代的中國”國際研討會,去年12月跟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承前啟后·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通過邀請世界重要文博機構的館長、頂尖專家進行主題演講和專業報告,促進國際交流與機構之間的合作。
NBD:現在,博物館的功能已經不單是保護文物,它更像是一個人才的“孵化器”,為社會發展提供多方面的賦能。我也關注到,貴館近年來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緊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人才交流計劃。可否透露最新的進展?
吳志華:我們始終堅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推動博物館教育——培育未來文化藝術以及博物館專業人才。
像是這次我來成都,主要就是陪參與第三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的學生們。這個交流計劃,我們從2022年正式推出,由太古地產擔任首席贊助,得到了故宮博物院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學習內容由項目伙伴教育燃新設計。
這些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知名學府的年輕學子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包括建筑學、金融學、社會科學等。
他們自今年7月起就在香港、成都和北京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文化交流與學習活動,通過參與創新工作坊、大師班,以及于藝術文化機構或私人企業實習,成為更加多元的“文化創新人才”。
我們不希望以后文博的人才,僅限于文化領域,我們需要的是具備多元視角,對于社會發展、城市規劃有著深度思考的創新人才。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將該交流計劃落址成都,這次我們特意想待久一點,體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博氛圍。
我們在三星堆博物館、金沙博物館還有成都太古里,感受到這里的年輕人和小孩子都特別多,這也是成都充滿活力與創新力的縮影。相較于很多內地城市,成都本身非常開放包容。我也關注到這座城市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尤其是對于文化產品,所以,成都未來發展文化產業的潛力巨大。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謝陶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