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7 21:09:02
◎ 自去年年底以來,“AI馬斯克”出現在近1/4的“深度偽造”騙局中。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高涵
隨著人工智能(AI)的發(fā)展迭代,生成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日常生活,但由此衍生出的新騙局、新套路也在刷新人們對風險防范的認知。這背后不僅關乎廣大消費者的財產安全,還潛藏著人身安全的風險和隱患。
近日,外媒曝光了一種全新的數字詐騙,詐騙犯利用復雜的AI工具制作特斯拉CEO馬斯克等名人的視頻,并利用這些“AI名人”對各種虛假的產品或“投資”進行背書,并承諾高額投資回報。
在其中一個典型案例中,“AI馬斯克”背書的一家所謂的外匯公司輕松騙走了一名82歲的退休老人超過69萬美元(約495萬元人民幣)的畢生積蓄。
在這類騙局中,詐騙犯通常先尋找一個真實的采訪馬斯克的視頻,再使用AI工具將他的聲音替換,并利用口型同步技術編輯馬斯克的口型,讓視頻看起來更加真實。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以假亂真的視頻可能是非常難以辨別的。
除了馬斯克外,“股神”巴菲特和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等也是常出現在這類詐騙視頻中的名人。
最近幾個月來,成千上萬個由AI驅動的視頻在互聯網上泛濫,這類視頻被稱為“深度偽造(deepfakes)”。根據德勤的估計,AI驅動的“深度偽造”視頻/廣告預計每年將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欺詐損失。
然而,這些視頻的制作成本只有幾美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這類視頻由于名人效應在社交媒體上被廣泛推廣,包括Facebook上的付費廣告,擴大了它們的影響范圍。
騙子們會從一段真實的視頻開始,比如下面這段來自《華爾街日報》的采訪馬斯克視頻,提問者是該報一名編輯Thorold Barker,他的聲音也出現在視頻片段中。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在“深度偽造”視頻中,馬斯克的嘴部動作用唇部同步技術進行了編輯,這種技術可以調整一個人的說話方式。騙子還會用語音克隆工具添加AI聲音,這種工具可以從樣本中復制任何他們想要的聲音。因此,最終的視頻對于普通的互聯網用戶來說,可能相當有說服力。
已有人因此上當受騙,82歲的退休老人Steve Beauchamp便是典型案例。據外媒報道,去年年底,82歲的退休老人Beauchamp觀看了一段視頻廣告。視頻中馬斯克支持一個承諾快速回報的激進投資機會,口型與聲音都高度吻合,還融入了馬斯克標志性的南非口音,看起來極為真實。于是,Beauchamp聯系了該廣告背后一家名為Magna-FX的外匯公司,開設了一個248美元的賬戶。經過數周的一系列交易,Beauchamp耗盡了他的退休賬戶,最終投資了69多萬美元(約合495萬元),而這些錢都被卷走了。
另據非營利性消費者權益組織美國商業(yè)促進局的一份報告,一名得克薩斯州人表示,他在看到馬斯克于2023年2月在所謂的YouTube“直播”視頻中發(fā)言后,損失了價值3.6萬美元的比特幣。其稱,“我把比特幣發(fā)送了出去,卻再也沒有收到任何東西。”
負責監(jiān)控和檢測“深度偽造”的公司Sensity分析了2000多個深度偽造視頻后發(fā)現,到目前為止,馬斯克是這類視頻中最常見的“AI形象”。具體來說,自去年年底以來,“AI馬斯克”出現在近1/4的“深度偽造”騙局中。而在加密貨幣相關的“深度偽造”視頻中,他出現的頻率甚至高達90%。
對此,研究加密貨幣社區(qū)的專家表示,馬斯克在全球擁有獨特的粉絲群,其中包括保守派、反建制派和加密貨幣愛好者,這類群體往往會被另類的發(fā)財途徑所吸引,這也使他們成為數字詐騙犯的完美目標。而且這類群體中,年紀較大的互聯網用戶往往更容易成為詐騙犯的目標,這類群體對加密貨幣、AI和馬斯克都非常熟悉,但他們的警惕性往往不足。
除了馬斯克外,“股神”巴菲特和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等也是常出現在這類詐騙視頻中的名人。
外媒報道中稱,目前來看,很難量化到底有多少“深度偽造”視頻在網上流傳,但在Facebook的廣告庫中搜索這些騙局的常用關鍵詞,能搜索到數十萬個廣告,其中許多都包含“深度偽造”視頻。
盡管Facebook已經刪除了許多違反其政策的視頻,并關閉了一些賬戶,但其他視頻仍在網上流傳,而且似乎每天都有更多的視頻出現。不僅是Facebook,YouTube上也充斥著這些造假視頻,而且通常使用“直播(live)”標簽。但事實上,這些視頻是預先錄制的”深度偽造”視頻。
YouTube在一份聲明中說,僅今年一季度,就刪除了超過1570萬個頻道和超過820萬個視頻,這些內容大多因違反其反垃圾郵件政策而被刪除。
這類“深度偽造”廣告的盛行還導致澳大利亞億萬富翁Andrew Forrest提起民事訴訟,控告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在廣告業(yè)務運營方面存在疏忽。他認為,Facebook的廣告業(yè)務誘使“無辜用戶進行了錯誤的投資”。Meta則表示,其正在培訓自動檢測系統,以捕捉其平臺上的欺詐行為,但同時也提到,資金雄厚的欺詐者會不斷變換策略以逃避檢測。YouTube則表示,其政策禁止欺詐和篡改視頻,并于今年3月要求創(chuàng)作者在使用AI創(chuàng)作真實內容時必須披露。
事實上,數字詐騙并不新鮮,但自去年AI工具開源后,新一波“深度偽造”視頻井噴。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FBI也發(fā)出警告稱,AI驅動的網絡犯罪和深度欺詐正在上升。FBI表示,“犯罪分子正在利用AI讓網絡攻擊和其他犯罪活動更有效,更難以被發(fā)現”。
“深度偽造”視頻并不完美,甚至在一些視頻中,“AI馬斯克”的嘴型都對不上,但有專家表示,對于一些詐騙犯的目標群體來說,他們制作的視頻似乎足夠有說服力,而且一直在改進。
此外,一些騙局還經常宣傳虛假的人工智能軟件,稱它們可以產生可觀的投資回報。詐騙犯以此誘使目標受眾一開始只投一小筆錢(大約250美元)。隨后,騙子不斷宣稱投資會升值,人們往往慢慢被引誘投入更多資金。
被騙了畢生積蓄的Beauchamp在提交給美國商業(yè)改進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的報告中表示:“此刻,我愿接受所有指責與嘲諷,作為對自己輕信的懲罰。”
他表示,目前正依靠一個未向詐騙者透露的較小退休賬戶及養(yǎng)老金來維持生計,而他原本計劃使用這些積蓄環(huán)游世界。Beauchamp已經向當地警方報案,但案件進展緩慢。“由于到處都是欺詐案件,我的案件被放在了隊列中,”他說,“我沒有抱太大希望。”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