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兼具高壁壘和長期成長屬性,這個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道達研選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3 18:53:22

各位老鐵,大家好!我是錢研君,今天又在公眾號“道達號”上發布最新的研究成果——道達研選。

本周A股的表現依舊疲弱,市場信心嚴重不足。這種行情,除了“不追高”的提醒外,錢研君實在沒啥特別要說的。如果不打算徹底離開市場的話,還是要多做一些知識儲備。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血制品行業的基本面情況以及投資邏輯。

另外做個提醒,道達研選周記第33期已經更新了,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然后到贏家學院查看。

政策壁壘高,市場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

血液制品是從健康人血液、血漿或特異免疫人血漿中,分離、提純或由重組DNA技術制備的,用于治療和預防的蛋白或細胞組分的統稱,主要有白蛋白類、免疫球蛋白類和凝血因子類等三大類產品。

在國際上,血液制品生產用的原料血漿通常分為回收血漿和單采血漿兩種?;厥昭獫{主要是醫院將全血中的血細胞提取后剩余的血漿;單采血漿則是通過單采血漿技術從人體內采集的血漿。

在中國,回收血漿不允許用于血液制品的生產,原料血漿只能通過單采血漿技術采集。

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漿,由公司自身控制的單采血漿站,從血漿站采漿區域的戶籍的健康居民(獻漿員)收集。血漿采集到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在生產企業內部完成,產品經過批簽發后,直接銷往藥品經營企業(經銷商)、醫療機構,最終由醫院、疾病控制中心等醫療機構提供給患者。

全球范圍內,血液制品行業呈現出寡頭壟斷的態勢,行業高度集中。隨著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全球血液制品企業數量大幅減少,目前國外僅剩不到20家血液制品企業(不含中國)。CSL、基立福、武田、奧克特琺瑪等4家血液制品巨頭,憑借其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對于血液制品行業,國家自2001年5月起,不再批準新的生產企業,對生產企業實行總量控制。

目前國內持續經營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不足30家,且少數企業擁有多張生產牌照,行業的壁壘較高,生產企業牌照資源稀缺,外延并購對于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國金證券認為,近年來,國內血制品行業收并購事件持續落地,行業集中度有進一步提升趨勢。

血漿供應緊缺的情況仍將持續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血制品行業的供需情況。

先來看需求端,市場規模穩定提升,人口老齡化及適應癥拓展夯實長期增長邏輯。

全球血液制品市場長期維持穩定增長,根據MRB統計,1984年至2020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從16億美元增長至約266億美元,復合增速約7.9%。

我國血液制品消費結構顯著區別于全球其他地區,根據MRB統計,2018年我國血液制品市場份額中約60%為人血白蛋白,顯著高于全球及歐美地區占比。

國金證券認為,白蛋白在國內應用科室較廣泛,老齡化背景下,院端剛需有望持續提升。此外,靜丙是全球血制品市場擴容重要驅動,我國人均用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再來看供給端,血漿供給缺口持續存在,采漿規模增長有望提速。

根據MRB數據,全球范圍內血漿供給和需求的分布較不均衡,北美地區采漿量約占全球65%(2020 年),但白蛋白和靜丙的消費量僅占全球的19%及48%,供給相對過剩。亞太地區血漿采集量僅占全球19%,但白蛋白和靜丙的消費量分別占全球的53%及20%,即靜丙大體維持供需平衡,而白蛋白存在較大的供給缺口。

我國對進口血液制品采取嚴格的管制措施,1985年開始,國家禁止除人血白蛋白以外的血液制品的進口。據國金證券測算,目前進口白蛋白仍占據國內白蛋白市場近2/3份額,國內原料血漿供應能力距離滿足市場需求仍存在較大缺口。

漿源拓展方面,“十四五”以來,行業內新漿站持續落地,尤其是頭部公司持續加大開設新漿站工作力度,國內原料血漿供應規模穩步提升。2023年我國新增在營漿站33家,全年共采集血漿12079噸,同比增長18.6%。

國金證券認為,考慮到我國血漿供應距離滿足國內白蛋白需求水平,仍存在較大缺口,同時原料血漿采集到產品進入市場銷售,仍存在一定周期間隔,因此我國原料血漿供應緊缺的情況仍將持續。

免責聲明:道達研選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風險提示:1、產品安全性導致的潛在風險;2、單采血漿站監管風險;3、原材料供應不足的風險;4、采漿成本上升的風險。

好了,今天就和各位老鐵聊到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本期道達研選的參考研報如下:

國金證券-血液制品行業深度:外延并購+品種開拓,行業走向進一步集中

(錢研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