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6 09:46:33
在具身智能方面,數據集的建設非常重要。具身智能更多的是跟物理世界的交互,它需要去給你拿杯水,跟你去安裝、裝配、搬運,這都涉及大量的操作,需要很多行為上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是稀缺的。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熊友軍,現任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曾負責多項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
從事機器人相關技術研究近二十年的熊友軍,領導開發了多款明星機器人產品。他還曾作為中國機器人代表團團長多次帶隊參加全球機器人大賽,獲得8個世界冠軍、6個亞軍。
參與創立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曾用名: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是他的“二次創業”。
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于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舉辦,大會期間,熊友軍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采訪。
NBD:您覺得人形機器人在哪些場景會有比較大的優勢?能否舉例談一談。
熊友軍:我認為人形機器人作為一個通用的、多功能的機器人,在很多地方都具有優勢。
拋開價格不談,首先,人形機器人未來將會成為人類勞動力的重要補充。從理論上來說,需要人的地方未來都可以用人形機器人。我看到有預測顯示,到2030年,中國的勞動力將會大量減少,即使我們目前已經應用了大量的工業機械臂、專用機器人,仍然彌補不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其次,很多工作對人是有傷害的,容易造成工傷。比如化工領域、醫藥領域有大量有毒有害的氣體,有很多檢測崗位需要用X射線去檢測。我曾經到汽車廠看過檢測過程,汽車裝配好之后需要工人仰著脖子去檢查裝配點,一天要工作8個小時。還有很多裝配要用大拇指去按壓,時間長了就可能造成工傷。
另外,很多工種都存在較大的危險,也不適宜人類從事。比如石油化工領域、生產鞭炮的企業等,都有易燃易爆物,這些領域存在大量的人形機器人市場需求。還有特高壓變電站、地下煤礦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這些工作都可以用人形機器人來代替人類。
這些領域恰恰也應該是人形機器人優先發展的領域,只是目前的技術還無法支撐人形機器人在這些領域的大量應用,一旦技術實現突破并逐漸成熟,我覺得量很快就能上去。所以馬斯克預計未來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進入成熟階段以后,機器人數量和人類人口的比例至少是1:1,很可能達到2:1,機器人的數量將超過人的數量。這并不是說說而已,其背后有整套邏輯,也有大量的前期調研。
為什么很多國外知名公司都在投資機器人公司,國內很多公司也開始投資,這都不是短視的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市場調研的結果,企業會考慮到長遠發展。
當然,今天在論壇上我們其實也談了很多關于倫理道德的問題,我認為未來也要考慮到這方面對社會的影響,產業向前推進一定是以人為本的,絕不能不考慮人的社會需求,這樣是沒有生命力的。
NBD:您覺得當前人形機器人最亟需突破的技術是什么?
熊友軍:其實非常多,我覺得很難用一兩句話去概括,因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即使到現在也還處于相對比較早期的階段。
例如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技術,雖然我們已經看到現在有很多人形機器人可以翻跟頭、快速跑,但是真正走入千變萬化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場景中,還有很多穩定性、可靠性、應用性的問題需要解決。
再例如人形機器人的“大腦”,現在人形機器人雖然有大模型、具身智能的加持,但是還不夠智能。機器人跟人的自然交互能力、決策能力、任務規劃能力等,確實還需要很長時間發展。
當然,還有很多底層的核心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在具身智能方面,數據集的建設非常重要。傳統的人工智能技術大量借用了移動互聯網的數據,有非常多的文字、圖片投喂給它去學習,從而使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前進。
具身智能也是一樣的,需要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不再僅僅是文字、圖片,還需要大量的操作數據。因為具身智能更多的是跟物理世界的交互,它需要去給你拿杯水,跟你去安裝、裝配、搬運,這都涉及大量的操作,需要很多行為上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是稀缺的。只有把這些數據建好之后,才能很好地訓練具身智能大模型,真正讓機器人有個聰明的“大腦”。
現在國家引導像我們這樣的創新中心把底層基礎夯實,讓企業做好應用和落地。大家通過分工和合作,共同促進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NBD: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融合的趨勢下,人形機器人是不是能借助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實現更高級別的智能交互?
熊友軍:當然,這是必須的,因為具身智能的發展離不開傳統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尤其在人機交互、任務規劃方面,傳統人工智能有非常大的優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