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7 20:22:49
每經評論員 李蕾
最近,一批三年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首次放開贖回限制,這些基金曾在市場和投資者的高度期待中發行,但現在卻因糟糕的業績表現而備受責難。據了解,在近幾個月集中到期的三年期基金中,虧損超過30%的不在少數,甚至有產品成立以來虧損超過50%。當初,這些基金大多是對應基金公司的明星產品,由知名基金經理管理,被賦予了鎖定三年、避免因“短期交易”而錯失收益、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等光環。如今,這些基金以這種方式出圈(網絡流行詞,意為打破原有圈層,知名度變高),在令人唏噓的同時更值得整個公募行業深度自省。
理論上來說,這類基金意在鼓勵長期投資,減少頻繁交易帶來的波動性,從而獲得更穩定的長期收益。然而,現實情況卻與當初的預期背道而馳。其中既有宏觀經濟和市場走勢的客觀原因,也有發行時機不當、基金規模過大難以靈活操作等因素的影響。每一個影響因素都應該被重視,并在未來加以改進。
首先,近兩年市場風格變化較大,從2020年底開始小盤風格持續占優,但并非所有知名基金經理都能適應這種變化。一些基金經理未能及時調整其管理的持有期基金策略,因此未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風格的變化,這對基金凈值產生了直接影響。
其次,部分持有期基金在發行時由明星基金經理出馬,募資規模可觀。但規模較大限制了基金經理的操作靈活性,提高了管理難度,進而導致基金業績的平庸甚至虧損。
還有一種情況是基金組合的“鈍化”。此前有業內人士從持倉、倉位等多個角度對全市場的持有期基金進行了評估,發現同一個基金經理同時管理開放式和持有期產品時,絕大部分情況下策略都是相似的,缺乏明顯的差異。相比犧牲了流動性的持有期產品,基民或許還不如直接購買開放式產品。
綜上所述,持有期基金糟糕的業績表現與宏觀經濟因素和市場走勢有關,但也不能完全歸咎于市場。基金管理人和整個公募行業都應該借此機會進行深度自省:在投資者情緒高漲時,能否經受住誘惑?在發行新產品時能否更加審慎,避免讓投資者在高位入場?在產品設計時,能否更加貼合市場需求和投資者的實際投資行為?在進行業績評價與考核時,能否建立更加合理的業績評價和考核機制?
一直以來,公募行業都在努力提升投資者獲得感,而獲得感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年持有期基金的業績表現和相關爭議給公募行業敲響了警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