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9 13:16:42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實習記者 劉曦 每經編輯 孫磊
在中國西部經濟版圖中,成都憑借其地理優勢和經濟活力,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的GDP達到2.2萬億元,位居全國第7,同比增長6%,常住人口超過2140萬,這也使得成都擁有一個龐大且活躍的消費市場。
與此同時,自2000年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標志著成都迅速崛起為全球汽車制造商青睞的投資目的地。此后,豐田、大眾、吉利等世界500強汽車企業相繼入駐,成都汽車產業迎來了迅猛的發展勢頭。如今,成都已經建立了一個包含整車和零部件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在內的完善汽車產業鏈。
8月30日,下半年國內首場A級車展——2024(第二十七屆)成都車展正式開幕,成都再次成為整個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同一天,“煥新出行·智駕蓉城”第三輪汽車消費獎勵活動將與本屆成都車展同步開啟,發放獎勵1億元。據悉,該活動此前已開展兩輪,超25000名消費者享受到了購車實惠。
一季度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2.3%
作為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成都的汽車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成都全年汽車產業產值1898億元,同比增長10.7%;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63.3萬輛,居全國城市第六、非限購城市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05.4%、高于全國增速70個百分點,產業集聚度位居全國第八。
另有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成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420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汽車消費尤為突出。據悉,今年一季度,成都地區乘用車終端銷量為14.05萬輛,同比上漲22.3%,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55萬輛,同比上漲48.4%,新能源滲透率達到39.5%。
對于成都市在汽車領域的表現,成都市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聯盟秘書長鄧小亮分析認為,“電動化”是近年來成都汽車消費呈現的顯著特點。據其介紹,成都已有30余戶企業轉型升級生產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型超200款,初步形成涵蓋高中低端乘用車、大中小微型客車、重中輕微型貨車,以及各類專用車的產品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品牌在成都地區備受歡迎。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在成都地區的銷量接近7.9萬輛,占總銷量的56.2%。在品牌銷量方面,大眾以1.7萬輛的銷量成為成都地區一季度的銷量冠軍,比亞迪以1.2萬輛緊隨其后,而吉利、長安和特斯拉分別以7058輛、6561輛和6439輛的銷量位列第三至第五名。
車型方面,成都消費者對SUV尤其偏好,今年一季度銷量達到7.4萬輛,占總量的52.8%,而轎車銷量約為6.02萬輛,占總量的42.8%。在SUV車型中,消費者更偏好特斯拉ModelY、問界M7和星越L。在價格區間上,10~20萬元的車型最受歡迎,今年一季度銷量為6.07輛,占總量的43.2%。10萬元以內和20~30萬元區間的車型分別銷售了2.83萬輛和2.75萬輛,分別占總量的20.1%和19.6%。
實際上,成都地區汽車銷量快速增長背后,離不開消費鼓勵政策的刺激。今年以來,成都市級層面和相關區(市)縣均推出“汽車消費券”,比如,已發放的兩輪共8000萬元“煥新出行·智駕蓉城”2024年成都市汽車消費獎勵活動,約2.6萬輛汽車享受獎勵,累計拉動汽車消費近50億元,撬動比接近1:60。
隨著本屆成都車展開幕,成都第三輪汽車消費獎勵活動也將開啟,時間為8月30日至9月20日。活動期間,個人消費者在成都市參加活動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家用乘用新車(含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完成購車、上牌流程,并在申報平臺提交相關材料,經審核后,按標準發放汽車消費獎勵。
需要注意的是,購置新車須在2024年8月30日-9月20日期間,辦理新車上牌須在2024年10月20日前完成。購買新能源汽車,車價10萬元以下的獎勵2000元,10萬元(含)至20萬元的獎勵3000元,20萬元(含)至35萬元的獎勵5000元,35萬元(含)以上的獎勵8000元。購買燃油車的,對應新能源汽車獎勵標準減少1000元。
有分析認為,在政策的有力推動和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下,成都的汽車市場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而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成都正在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
搶占電動化、智能化新賽道
當下,有越來越多的汽車相關企業在成都進行布局。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成都市乘用車整車廠商主要分布在龍泉驛和天府新區,目前在成都地區擁有本地化產能的乘用車企業有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吉利、沃爾沃、神龍和野馬等,車型涵蓋小型、緊湊型和中大型SUV和轎車,總產能達154.05萬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作為汽車產業的重點區域,其汽車產量在四川省的占比超過85%,在成都市的占比更是高達95%以上,充分彰顯成都在汽車產業中的領導地位和集聚效應。
同時,成都也正迎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成都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氫能產業的發展。比如,5月,成都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會上印發的《成都市推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成都將加快形成以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為主的汽車產業新質生產力,搶占國內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新賽道。
當前,成都通過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已初步構建起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到2023年底,成都地區已聚集了包括博世、江森、馬勒、寧德時代等在內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關鍵零部件企業,形成了涵蓋底盤、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完整產業鏈。特別是在電動化和氫能產業領域,成都展現出顯著的發展勢頭,2023年氫能產業規模達到130億元,成為全國氫能產業的重要力量。
另外,成都在智能化領域也取得了突破,匯聚了一批汽車芯片和智能硬件企業,建立了中德智能網聯測試基地,開放測試道路390公里。據統計,成都市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有2000多家,電子電器類企業穩居榜首,共427家,占比19.2%。
如今,成都正大力實施汽車產業“建圈強鏈”行動,加速電動化、主攻智能化、布局氫能化,同時產業規模也越做越大。針對下一步,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汽車產業處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將力爭汽車總產量達9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2萬輛。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作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城市之一,成都將推動全域開放測試,目標是使測試道路里程達到1000公里,并實現至少100輛智能網聯出租車和公交車的商業化示范運營。同時,成都還將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多場景應用,加快加氫站建設和成渝“氫走廊”的擴展,以促進氫能汽車產業的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