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04 20:11:41
今明兩年,湖北還將迎來高鐵“大豐收”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極目新聞
央視新聞消息,9月4日7時25分,55510次檢測列車駛上荊門至荊州高速鐵路,對軌道、接觸網、通信和信號等系統進行綜合測試,標志著荊荊高鐵啟動聯調聯試,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為全線早日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荊荊高鐵位于鄂中江漢平原地區,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呼(和浩特)南(寧)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北起湖北省荊門市連接沿江高鐵、襄荊高鐵,南至荊州市連接漢宜鐵路溝通武漢、宜昌。線路設計時速為350公里,為雙線高速鐵路,全長約77.48公里。
荊門是湖北唯一不通高鐵的城市。荊荊高鐵開通運營后,湖北省內17個市州將實現“市市通高鐵”。荊門通過荊荊高鐵接入漢宜鐵路后,實現與全國高鐵網聯通。
解讀:聯調聯試是高鐵通車前的關鍵環節。一般來說,高鐵通車前的流程包括靜態驗收、動態驗收、聯調聯試及運行試驗。聯調聯試啟動,也意味著線路進入開通運營倒計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個省份實現“市市通高鐵”:2018年,福建率先晉級;2019年,安徽、江蘇、江西及河北四省攜手入圍;2021年,廣東完成目標;2022年,河南、湖南又雙雙過線。待荊荊高鐵開通后,湖北也將成為全國第9個、中部第5個“撞線”省份。
九省通衢的湖北,素有祖國“立交橋”之稱。但近年來,湖北高鐵建設明顯落后,無論運營里程還是路網密度,都被周圍兄弟省份拉開差距。僅從里程來看,截至2023年,湖北高鐵里程2064公里,落后居中部第一的安徽500多公里,也低于湖南、江西、河南,僅高于山西。
早在2020年初,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十四五”時期要根本解決五大基建短板,其中“高鐵短板”被擺在首位。如今,湖北正在奮起直追,加快推進沿江高鐵、呼南高鐵等交通大動脈建設。
根據今年初湖北省高鐵項目建設推進會設定的目標,今年湖北鐵路建設將完成年度投資400億元;力爭新啟動武漢樞紐直通線、京九高鐵阜黃段、花湖機場聯絡線3個項目;推動沿江高鐵宜涪段、呼南高鐵宜常段2個項目全線開工。
今明兩年,湖北還將迎來高鐵“大豐收”——隨著荊荊高鐵、沿江高鐵武宜段、呼南高鐵襄荊段、西十高鐵、宜昌至鄭萬高鐵連接線陸續建成通車,湖北高鐵里程將達到2750公里,實現全國進位。
除湖北外,廣西也在沖刺“市市通高鐵”。最新信息顯示,新建南寧至玉林鐵路已完成全線鋪軌,力爭今年11月開通。屆時,玉林將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廣西也將由此完成最后一塊拼圖。此外,包括山東、浙江、遼寧及貴州等省份在內,也均將“市市通高鐵”的時間節點設定在“十四五”時期,正全力推進高鐵建設。
多部門推動優化布局算力基礎設施
“工信微報”消息,近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門發布《關于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提到,優化布局算力基礎設施。各地要實施差異化能耗、用地等政策,引導面向全國、區域提供服務的大型及超大型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超算中心在樞紐節點部署。支持數據中心集群與新能源基地協同建設,推動算力基礎設施與能源、水資源協調發展。加強本地數據中心規劃,合理布局區域性樞紐節點,逐步提升智能算力占比。鼓勵企業發展算力云服務,探索建設全國或區域服務平臺。
湖南將打造“金芙蓉基金”統一品牌
湖南日報消息,9月4日,湖南省政府對外發布湖南省金芙蓉投資基金有關情況,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通過“政府+國企+社會”聯動,加快形成約3000億元基金規模,打響“金芙蓉基金”統一品牌。湖南省金芙蓉投資基金按“1+5+N”架構組成。“1”指總基金,即湖南省金芙蓉投資基金。“5”指五大母基金,即產業引導、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社會發展和其他等五類基金。“N”指圍繞上述重點領域方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設立N支子基金。
天津支持留學回國人員來津創業
新華社消息,近日,天津發布《關于支持留學回國人員來津創業 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創業資金支持力度,每年遴選20個左右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留學回國人員創業項目,給予專項啟動資金資助。此外,天津還將組織海外人才招聘、“海外赤子津門行”“海河英才”創新創業大賽等標志性招才引智活動。
武漢提出組建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
長江日報消息,近日,武漢印發《武漢市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建設實施方案》,首次提出組建“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計劃到2026年,組建10個以上聯合實驗室,推動牽頭企業實現產值復合增長率超過15%,對本領域產業鏈產生乘數帶動效應,孵化出一批創新企業。首批籌建的聯合實驗室已完成場地設施規劃建設并投入使用,正在有序推進25個產業化項目快速落地。
黑龍江石墨提純加工中心在鶴崗揭牌
中新網消息,黑龍江石墨提純加工中心9月3日在鶴崗市揭牌成立,將力爭打造中國國內產能規模最大、綜合成本最具競爭優勢、綠色低碳環保的一流石墨提純加工產業聚集地。石墨是黑龍江省的重要戰略產業,也是鶴崗城市轉型的關鍵產業。鶴崗蘿北云山石墨礦區石墨資源具有儲量大、品位高、礦體集中、易采易選等特征,是全球最適于制造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天然石墨原料,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極具優勢。
民政部區劃地名司:研究特大鎮設市的新路徑、新模式
近日,《中國社會報》刊發由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劉濤署名撰寫的文章《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持續深化區劃地名工作改革創新》。
文章稱,行政區劃是明確地方各級政府職責范圍、配置行政資源、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依據。地名是社會基礎公共信息,在促進鄉村治理、城鄉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貫徹全會決策部署,要在協調、暢通、賦能三個方面發揮區劃地名職能作用,推動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
在賦能方面,文章特別提到,“聚焦深化特大鎮經濟社會管理權改革、健全鄉鎮(街道)責權與資源相匹配制度、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等重點任務,研究特大鎮設市的新路徑、新模式,打造縣域經濟增長點”。根據公開信息,全國最近一次撤鎮設市是2019年的浙江溫州蒼南縣龍港鎮。
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20%
近日,民政部官網發布《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萬人,占總人口的15.4%。
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4334.4萬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補貼,其中享受高齡津貼的老年人3547.8萬人,享受護理補貼的老年人98.5萬人,享受養老服務補貼的老年人621.4萬人,享受綜合補貼的老年人66.7 萬人。全國共支出老年福利資金421.7億元,養老服務資金223.2億元。
全國新增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日前,工信部網站發布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公示名單,共計100個集群入選。
根據《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標準包括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成效顯著、產業鏈供應鏈協作高效、具有較強協同創新能力、數字化轉型效果明顯、具有較高綠色化發展水平、積極參與產業開放合作、具有較強治理和服務能力。
據了解,工信部此前兩年已經認定200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提前完成《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中規定的“十四五”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