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08 13:41:08
每經編輯 段煉
據央視新聞,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9月7日發布的消息,從當地時間6日夜間至7日凌晨,俄軍防空系統擊落多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在庫爾斯克州上空擊落2架,在別爾哥羅德州上空擊落2架。
CCTV國際時訊報道,烏克蘭基輔市軍政管理局今天(9月7日)通報稱,當天凌晨俄軍對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行了大規模無人機襲擊。
烏克蘭空軍司令部7日通報稱,當天凌晨俄軍使用67架無人機襲擊烏克蘭,烏防空部隊擊落了58架。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7日通報,當天凌晨俄軍無人機碎片墜落在最高拉達(議會)大樓附近,沒有造成任何損壞。
俄軍宣布:
已在庫爾斯克消滅超1萬烏軍
俄羅斯國防部6日表示,俄軍部隊過去一晝夜在俄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消滅300名烏軍,并摧毀12輛裝甲車,其中包括裝甲運兵車2輛、裝甲戰車10輛。俄國防部表示,在庫爾斯克方向的戰斗行動中,俄軍共消滅敵軍超過10400人,摧毀坦克81輛、步兵戰車41輛、裝甲運兵車74輛、火炮76門、多管火箭炮系統發射器24個,其中包括7門“海馬斯”多管火箭炮。俄國防部稱:“殲滅烏軍部隊的行動繼續進行。”此前報道,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表示,8月6日凌晨5時30分,烏軍部隊發動進攻,目的是占領庫爾斯克州的領土。烏軍總司令亞歷山大·瑟爾斯基8月27日承認,基輔希望通過進攻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將俄軍的大量兵力從紅軍村(烏克蘭稱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引開,但這一嘗試失敗了。據報道,瑟爾斯基說:“在庫爾斯克方向開展進攻行動的任務之一,正是將大量敵軍部隊從其他方向,主要是波克羅夫斯克和庫拉霍沃方向引開。”
烏方:沒有足夠資金支付士兵工資
澤連斯基:必須在今秋末結束沖突
9月6日,烏克蘭議會預算委員會主席羅科索娜拉·皮德拉薩在烏電視臺發表講話時稱,烏克蘭軍方本月(9月)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全額支付前線士兵的工資。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持續向北約施壓,索要武器。據央視新聞報道,澤連斯基6日抵達位于德國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出席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會議,并于會上會見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澤連斯基稱,必須在今年秋末結束沖突,“我們需要資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澤連斯基還敦促西方國家在向烏提供武器方面不要設限,“我們需要擁有遠程武器。我們不僅需要在烏克蘭土地上使用這種武器,我們還應該被允許在俄羅斯的土地上使用這些武器。”
對于澤連斯基的要求,主持會議的美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俄羅斯已經將關鍵武器轉移到俄境內,這意味著即便美國同意放松對烏克蘭使用武器的限制,也不會對整體軍事平衡造成影響。”
據報道,美方一項情報評估顯示,自烏克蘭開始接收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以來,俄羅斯已將90%的軍機轉移至ATACMS導彈射程覆蓋不到的軍事基地。
事實上,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戰事已經掏空了烏克蘭的國庫。今年6月,烏克蘭已開始計劃出售國有資產為沖突籌錢。
除了變賣國有資產,烏政府還計劃通過對個人和企業增稅的方式來彌補國庫空虛,目標是在年底前籌集約33億美元。這一計劃還未正式通過成為法案,就已經遭到烏企業的大力反對。
“彈藥運到烏克蘭,錢留在了美國”
美國軍工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據美國媒體統計,自烏克蘭危機2022年2月升級以來,美國對烏軍事支持總額超過557億美元,援烏武器的先進程度、破壞力逐漸提高。而美國國防部9月6日發布的一份文件顯示,在此過程中,35個美國聯邦州共獲得了417億美元的合同。
也就是說,美國因對烏克蘭持續供武產生的大部分崗位留在了美國,由此產生的大部分收益也流向了美國軍工企業。
美國國防部的這份最新文件顯示,賓夕法尼亞州、亞利桑那州和得克薩斯州是從美國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中獲益最多的州。其中,賓夕法尼亞州獲得的合同總額為25.2億美元,亞利桑那州獲得了20.2億美元,得克薩斯州獲得了18.5億美元。
俄烏沖突雖然給俄烏兩國帶來了嚴重的人員和經濟損失,卻讓美國軍工巨頭及其所屬的軍工復合體獲得巨額利潤。美國國防部的這份文件顯示,美國的軍工巨頭雷神公司、通用動力等公司和美國國防部簽署了數十億美元的生產武器的合同,其中生產的武器很大一部分都提供給了烏克蘭。
美國政府從去年開始就不斷強調,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主要是在美國生產和制造的,也是和美國的軍火商簽訂的合同,其收益和工作崗位都留在了美國,美國政府希望以此來獲得美國民眾的支持。但即便如此,美國國內反對政府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的聲音仍然此起彼伏。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今年3月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稱,“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分配的這些資金,在大多數情況下,80%的錢——至少超過75%都留在美國國內。彈藥被運到了烏克蘭,但生產是在那里進行,錢留在了美國。”
編輯|段煉 易啟江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參考消息、紅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