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20 16:50:57
縱橫股份董事長任斌表示,成都低空經濟企業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政府層面應加快落地一批應用場景,做好空域協調,以更大力度支持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
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淡忠奎 攝
“我們不能去追求一些噱頭,而是要認認真真、實實在在打造一批場景。”9月19日,在2024中國(成都)國際低空經濟合作伙伴大會期間,“工業無人機第一股”——縱橫股份董事長任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成都低空經濟企業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政府層面應加快落地一批應用場景,做好空域協調,以更大力度支持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
作為航空產業強市,成都依托成飛、成發、中國民航二所、中航無人機、縱橫股份、沃飛長空、騰盾等鏈主企業,在航空制造領域集聚500家上下游企業,2023年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梯隊。
當前,成都正推動航空航天產業優勢加速向低空經濟轉化賦能。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用好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業無人機等產業優勢,打造西部低空中心。為此,成都瞄準低空經發展面臨的兩大主要問題——即管理服務能力不夠和低空應用場景不足,把低空商業應用作為發展低空經濟的主牽引力。
“低空經濟有三大應用場景。現在最熱門的就是低空交通,傳統的通航產業變成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點對點的低空交通。”任斌認為,目前低空交通的投資熱度最高,但其產業化可能還需要較長時間。
與此同時,低空物流也是低空經濟的重要場景。“長途的物流是高空,中短途實際上目前無人機技術也做不到,現在主要是城市的快遞物流,就是靠旋翼飛機。比如,大疆、美團、順豐送快遞包裹、外賣。”在任斌看來,這是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賽道,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還是比較高,“空域不能常態化飛行、飛行頻次受影響”。
他認為,低空交通和低空物流都是低空經濟領域比較熱門的應用場景,但是如何實現盈利,加速形成商業閉環還面臨較大挑戰。
另外一個備受期待的場景是低空數字經濟。任斌指出,無人機技術發展到現在,它可以帶著可見光傳感器、激光雷達傳感器、電磁傳感器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在空中對地面進行各種各樣的測量、測繪、監視、監控,應用最多的場景就是電網、石油管線,以及城市管理、交通、安防、環保等領域巡查、巡檢。
這些巡查、巡檢活動就相當于空中的“移動攝像頭”,采集時空大數據,然后再通過AI應用賦能各行各業的綜合治理。“低空數字經濟、縱橫的無人值守系統就是要助力解決社會治理問題,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各行業的社會治理。”在任斌看來,這是未來5到10年低空經濟的主要業態,也是主要的增長點。
據其介紹,縱橫將在試點區域大量部署“縱橫大鵬無人機+無人值守系統+縱橫云”,打造無人機監測網絡,賦能國土、環保、水利、林業、交通等領域治理。
在任斌看來,成都的低空經濟企業已經走在全國前列,產品和服務等領域都很有優勢。在此基礎上,政府要下更大決心,做好低空經濟產業規劃,進一步引導開放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