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視界 2024-09-25 10:00:12
論文熬夜星人福音!近日,有網友稱,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在本科生畢業要求上,規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可以網文平臺簽約作者身份發表的網文作品代替學位論文,從而獲得畢業資格。
此消息一出,贊同者喜:與其讓“摻水論文”泛濫,不如用作品說話;反對者憂:如若網絡小說代替畢業論文,會降低畢業生質量嗎?
新命題出爐:多元畢業考核方法值得稱道,同步更新考核機制才是王道。
因“山野草根”“野蠻生長”“模式套路化”“無節制注水”“劣幣驅逐良幣”等標簽,網絡文學作品屢遭詬病,長期處于文學鄙視鏈底端。所以有人擔心:此舉是給學生“放水”。
真實情況如何呢?是時候重新審視網絡文學了!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中國網絡文學已走過數量膨脹的規模擴張期。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網絡文學作品累計規模達3786.46萬部,同比增長9.47%,用戶規模達到5.5億人。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43.5億元,同比增長7.06%。網絡文學作品高頻入藏國內外頂級機構,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版本館和大英圖書館,成為當今時代最主流的文學表達樣式之一。虛擬世界的文壇,已蔚為大觀。
一些白金、大神級網文作家逐漸成長為各級網絡作協中堅力量。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唐家三少,其作品《斗羅大陸》改編的動畫截至2022年4月17日播放量已突破400億,被贊“史詩級紀錄”;四川省作協副主席、省網絡作協主席“愛潛水的烏賊”,新作《宿命之環》僅發布30字預告,即引發書友圈“地震”——收獲近3萬條評論、60多萬收藏;來自四川德陽的網絡作家“天蠶土豆”,是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他的5場碼字直播吸引超過3800萬網友在線觀看,總曝光量接近2億。許多網絡大神,也是學霸:據2021年的數據,閱文旗下白金大神作家中,大學以上學歷超75%,理工科占比超 60%。網文作家就讀專業TOP 3則是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
論文寫久了頭會“禿”,網文更慢了則真的會“瘋”!成為知名網絡文學平臺簽約作者之后,道阻且長。起點中文網的簽約作品需要累計更新正文滿6000字,才會進入編輯后臺簽約審核書庫。編輯會基于作品故事性、文學性、商業潛力和版權價值等多維度綜合考量后,決定是否簽約。簽約只是開始,之后要完成20萬字以上完本作品,或連續兩年每年更新量不少于10萬字的連載作品,或累計發表作品30萬字以上,才有資格向學校提出申請。看似捷徑一條,實則荊棘叢生。
圖據川觀新聞“今日漫話”
據了解,這并非寧波這所高校今年的新規。多渠道、多元化的本科生畢業考核方式,已在許多高校普及。
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導向,四川高校是“吃螃蟹的人”。2009年,四川大學便出臺了相關文件,在確保質量前提下,畢業論文(設計)可以多樣化。除卻傳統形式的畢業論文(設計),還可以是反映學生真才實學和創新能力的與專業相關作品、設計、調研報告、競賽成果等。第二年,新聞學專業2010屆的三名同學即選擇采用多樣化畢業論文,順利通過畢業答辯。四川外國語大學中文系也出臺過類似的多樣化改革方案。
各地農學院學生,早已把畢業論文寫在大地上,在農民豐收的喜悅中享受科研成果的凝結。“畢業論文,請勿偷吃。”“我的論文被誰偷吃了?!”農業類高校學子保護畢業論文的名場面,每年都要上演。四川一農學生,為了防止論文再遭不測,貼“告示”保護自己的“小番茄植株”;北京農學院在昌平、延慶、平谷、密云等地建立21家科技小院,把專業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到生產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以直觀的形式展示專業能力。
2024年4月26日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針對專碩、專博,不強求學術理論功底,而側重專業實踐能力,不一定非要寫論文、發論文。一法醫大V曾發文透露,鑒于法醫專業的特殊性,一些法醫系學生退出學校統一的畢設,分享畢業實習中遇到的案件并作為畢業論文;溫州大學為鼓勵學生創業,可以用創業成果來代替畢業論文;浙江工商大學則規定,由學生獨立完成并已在公開出版的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字數在3000字以上的論文,經評審推薦可替代畢業論文。卓越的研究,遠比數字或者KPI更為微妙,需要更細致地判斷。諾獎得主阿羅什曾打趣:如果愛因斯坦在當下,他可能將不是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因為他的KPI考核一定不會達標。
打破“唯論文論”,使學術生產力不再是衡量學者最重要的指標,但也不能矯枉過正,讓投機取巧者“竊喜”。
“論文亂象”困擾學術界久矣,網文創作亂象也不鮮見。今年4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4年第一批次學術不端行為通報,牽涉到15所高校32篇問題論文,暴露出不少隱藏問題:抄襲他人成果、篡改實驗數據、重復發表舊作、偽造同行評議意見等。反觀網文創作,除了“注水”“斷更”兩大絕世神功,一些網文神器,號稱輕松實現網文日更萬字,更要警惕。網文作品代替學位論文,雖是“唯論文論”痼疾的一條破解之道,也需根據專業因地制宜。
以實踐為導向的專業,論文創新,多渠道考核也要完善。以網文可代替論文為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網文考核,面對的何止是導師和教授。讀者的眼睛就是尺!創新、價值、共鳴,讀者、傳媒、市場……無處不是檢驗標準。可將網絡小說的市場反饋和讀者互動,作為衡量作品質量的重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術論文可能缺乏的實踐檢驗。同時建立一套“細顆粒”度考核標準,包含教師評價、同行評審、讀者反饋及網絡平臺數據等多元化評價體系,更全面、客觀地考核網文質量。
“由表及里”,配以有效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方能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吳德玉 荀超 編輯/梁慶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