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廣安:“承”勢而上 “接”力奔跑

魅力廣安 2024-09-26 09:52:48

推動產業梯度有序轉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對后發地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廣安市將承接產業轉移作為加快建設重慶先進制造業集群配套基地和特色產業基地的重要舉措,不斷完善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特色消費品、綠色植保、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產業基礎,提升承接產業轉移的軟硬件實力。

一家家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紅火;一個個項目加快建設、落地見效……產業轉移不僅大大提升了廣安市經濟發展能級,帶動了區域整體經濟躍升,也為廣安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建平臺育產業集群

建設中的四川能投永立化工年產8萬噸精細化學品項目。(資料圖片)

9月18日,在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四川能投永立化工年產8萬噸精細化學品項目建設現場,100多名工人有序忙碌著。

該項目總投資16.75億元,占地面積403.9畝,主要建設年產8萬噸精細化學品生產線,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材料、醫藥產業等領域,具有附加值高、產業鏈長的特點。

“項目著力打造‘高智能化、高自動化、綠色科技’產業基地。”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12.6億元,實現年稅收2億元,解決就業750人以上,對完善廣安化工產業鏈具有重要作用。

在四川能投永立化工年產8萬噸精細化學品項目不遠處,和邦生物雙甘膦、利爾綠色植保、誠信新材料、玖源新材料“四個百億”工業項目正加速崛起。

能源化工產業是廣安市全力打造的千億級產業之一,也是廣安市“筑巢引鳳”,承接產業轉移的一個切面。

為承接產業轉移,廣安市大力建設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川渝高竹新區等平臺,招引有發展潛力、帶動作用強的玖源化工、誠信化工、利爾化學、科倫藥業、仁安藥業、瑞創汽車等龍頭企業,培育產業集群,形成強勁的發展支撐。

如今,新橋化工園區成為四川8個千億級綠色化工產業基地之一,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成為四川省唯一以醫藥化學原料藥為主導產業的省級化工園區,川渝高竹新區被授予全國唯一跨省域共建新區稱號,廣安市綠色化工、裝備制造、醫藥健康3個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成效顯著。

川渝高竹新區產業發展成勢見效。本報記者 劉秦君 攝

政策助力產業轉移

日前,時代長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與川渝高竹新區簽訂協議,計劃投資50億元,在川渝高竹新區新建25GWh(億瓦時)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為重慶市場配套新能源汽車25萬輛以上。

時代長安動力電池項目的落地,是廣安市靠前布局新賽道、激活發展新動能的一個例證。近年來,廣安市充分發揮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優勢,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承接重慶、深圳、浙江、福建等重點區域產業轉移,助推廣安市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爭取國務院及國家部委正式行文支持廣安建設“國家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川渝合作示范區”,四川、重慶兩省市按照“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原則出臺28條支持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發展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關于支持廣安深化改革開放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意見》,增強廣安承接產業轉移政策優勢。

廣安市制定出臺《關于持續優化投資興業、干事創業環境推動廣安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探索推行“簽約即供地”“交地即交證”“拿證即開工”服務模式;制定《廣安市承接制造業有序轉移實施方案》,結合產業基礎特色,梳理承接產業,并報送經濟和信息化廳爭取支持;出臺了《中共廣安市委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區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意見》,深化構建“33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明確主導產業布局和產業項目承接方向。

政策助力之下,廣安市承接產業轉移成效明顯。今年上半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10.6%,綠色化工、先進材料產業產值分別增長48.5%、52.4%。

全面提升服務效能

近日,記者在武勝縣公共監督調度區監控大屏看到,某政府采購項目2名評審專家正在武勝評審主場獨立開展評審。而遠在重慶合川、廣安華鎣兩個評審副場的3名評審專家也同步在線對該項目展開評審。

“今天這宗項目,我們采取專家遠程異地評審,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各項法律法規和惠企政策,將每名供應商的資格審查投標文件響應、優惠價格扣除、評審結果推薦、質疑投訴渠道等全網發布,確保項目評審的公正性和營商環境的透明度。”評審專家姚蓉說。

近年來,武勝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力推進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工作,實現項目受理、文件編制、開標評標、中標通知書發放等環節全流程在線辦理。采取遠程異地分散評審、網絡直播不見面開標、服務場地標準化管理、業務技能競賽、“五減”服務等,全面提升交易服務能力、增強交易透明度,實現了“不見面”開標和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標兩個100%。

“現在項目交易網上受理,交易內容網上編制,交易公平透明,交易環境越來越好了。”某業主單位工作人員易東林說。

承接產業轉移,不是一“接”了之,重點要把轉移而來的產業“接得穩、留得住、發展得好”,這就需要大力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

近年來,廣安市靶向瞄準營商環境軟實力、干事創業硬作風,鮮明提出優化“兩個環境”,以務實舉措打通審批“堵點”、市場“痛點”、監管“盲點”、服務“卡點”以及權責“斷點”,以投資“軟環境”拼出發展“硬實力”。

“以前是我們跑腿求人,現在是園區把服務送上門!”落戶前鋒區的廣安瑞峰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文德感嘆,前鋒區承接產業轉移有妙招,他們通過向企業派駐駐企發展專員,在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等方面提供全過程、“保姆式”服務,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和底氣。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