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蘇州入局,工業大市們換賽道“卷”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3 08:13:58

每經記者 肖純    每經編輯 何小桃    

“最強地級市”出手,拿出“真金白金”鼓勵演出市場。

最新出臺的《蘇州市進一步促進文體旅聯動豐富產品供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對每站次售票人數達到5萬人次的演唱會、音樂會,按照每人次15元對主辦單位予以獎勵,旨在吸引更多知名藝人和歌手來蘇州演出。

作為“行走的GDP”,以演唱會為代表的演出活動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得到了越來越多城市的重視。但像蘇州這樣,拿錢補貼演唱會的城市并不多。

另一方面,同樣是制造業重鎮,東莞、佛山、泉州、常州、無錫等城市,已經將電競、體育、音樂等新興消費業態作為城市名片來打造。相比之下,蘇州似乎慢了半拍。

不過,時下的一種觀點是文旅產業“獨木難支”,無法帶動經濟增長,制造業才是城市根基。包括蘇州在內的工業大市紛紛“入局”,是在打什么“算盤”?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工業大市“入局”

一場演唱會,藏著多大的能量?

以美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為例,她的“時代”全球巡回演唱會從2023年3月開始到2024年12月結束,橫跨五大洲、共計151場,迄今為止已帶動消費超過50億美元。

據QuestionPro調查統計,平均每位觀眾為Taylor Swift演唱會花費1300美元,其中包括396美元的門票、234美元的應援服飾、384美元的住宿、106美元的餐飲、159美元的購物等。驚人的經濟效應,甚至于學界創造了泰勒·斯威夫特指數或“斯威夫特經濟學”。

在國內,不僅“一場演唱會,帶火一座城”越來越普遍,很多人甚至“為了演唱會,奔赴一座城”。

9月15日,美國知名歌手Kanye West來海口開辦新專輯《Vultures2》試聽會,這是《Vultures2》試聽會第一次來到中國,試聽會共吸引近四萬名觀眾,島外觀眾占比超過95%,僅票務收入就突破5000萬。

除了門票,演出對交通、住宿、餐飲等周邊消費都能形成強大的帶動作用。外地觀眾看偶像演出,順帶逛逛當地景點,又能為文旅注入活力。

國內積極承辦演出的城市,原本分為兩類。

一類是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以及成都、杭州、武漢這樣的強二線城市,它們舉辦演出場次多、拉動消費也多。

今年上半年,成都一座城市就舉辦各類營業性音樂演出2400余場,吸引觀眾超258萬人次,演出票房收入約6.09億元。其中各類大型演唱會、音樂節68場,觀演人次達118萬,票房收入達3.88億元,帶動周邊消費約25.2億元。

另一類是諸如河南南陽、山東泗水、浙江諸暨這樣的低線城市和縣城。由于本身經濟體量小,演出撬動的經濟效應反而比大城市更大。

但近兩年,東莞、無錫、常州等制造業大市也盯上了演出經濟。

國慶黃金周期間,“世界工廠”東莞舉辦了草莓音樂節,兩天吸引了近5萬樂迷到現場,直接帶動全市酒店、餐飲、購物、文旅、交通、潮玩等相關行業消費約1.6億。借助草莓音樂節這一“流量入口”,東莞7天累計吸引游客654萬人次。

常州同樣早早布局,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等機構發布報告顯示,常州去年力壓廣州、南京、青島等城市,一躍成為全國大型音樂節票房首位。當地媒體更直言不諱:音樂節已經成為常州繼新能源之后的又一張新名片。

同為制造業重鎮的無錫,也在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音樂之都”城市新名片。以《二泉映月》為文化紐帶,培育二胡、口琴、手風琴、豎琴為代表的“民樂+西洋樂”的特色產業集群。

制造業大市紛紛發力演出等文旅消費,耐人尋味。

總有人說,演出、賽事等對文旅的促進,以及對經濟的拉動固然明顯,但制造業對城市來說才是基本盤。本身作為制造業高地的東莞、蘇錫常,按理說應該進一步“揚長”,相比之下發展文旅、促進消費就沒那么迫切。

但反過來說,發展不該設置天花板。制造業大市在做大做強第二產業的基礎上,在第三產業尋找更多新增長點,也是全面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耿強認為:“演出經濟”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體現。以往,不少城市常常依靠招商引資的政策、土地、稅收等優惠來增強城市吸引力,或是通過在網絡端短期投流拉升人氣,而打造“演出經濟”則需要真正以客戶為導向,綜合考慮如何提高一座城市的整體服務水平和文化體驗。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消費即生產”

細數蘇州的這輪政策,會發現蘇州的小目標并不拘泥于辦演唱會。《意見》聚焦了多個演出及文旅消費熱點。

除了對演唱會的“補貼”,還對舉辦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不含職業聯賽),舉辦電競賽事、動漫游戲展會以及書展等大型活動,引進國際知名或國內一流的優秀劇目等,均有相應的補貼獎勵。

補貼獎勵甚至覆蓋了文體旅低空應用場景方面,鼓勵企業圍繞文旅、體育等開展低空飛行表演等活動,打造優質文旅線路、支持旅游提升行動、打造“夜經濟”品牌。

文旅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否認,相比其它制造業大市的早早入場,蘇州對演出等文旅的關注似乎慢了半拍。但在蘇州發展藍圖里對現代服務業的謀劃,并不亞于“傳統強項”制造業。

2022年,蘇州印發了《關于推動新興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2023年,蘇州發布了《推動新興服務業高質量發展2025行動計劃》。在這兩份文件中,蘇州將體驗消費、新型零售、線上商貿、數字文化、手工藝、電競動漫、體育、影視娛樂、旅游、康養等一起列入了消費導向型服務業推進工程。

作為全球三大制造業產值最高的城市之一,蘇州對現代服務業的高度重視,本身也順應了制造業與服務業逐漸融合的大趨勢。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表示,堅守制造業當家,不是單純提升制造業比重,而應進一步做強服務業,力促服務業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其實制造業越強大的地方,越需要生產服務業發揮為制造業賦能的功能。

作為佐證的是,《蘇州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到2023年,蘇州三產增加值占GPD比例高達52%,高于二產增加值占GPD比例(47%),并不像人們印象中蘇州重二產輕三產的“跛腳”局面。

陸銘認為,后工業時代,隨著現代服務業的崛起,城市發展與創新迎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思想觀念亟需轉變,特別是對消費與生產關系的重新認識。過去,許多人習慣將消費視為一種單純的消耗行為,與生產截然對立。然而,消費同樣具有生產性的一面。

隨著科技革命與數字化的深入,新技術、新產業的誕生,愈發需要場景組合和場景密度的支撐。相對于制造業提供的單一場景(工業園、工廠),服務業場景更豐富。諸如城市中的咖啡館、劇院、餐廳、博物館、公園等第三空間,提供了更開放、更錯綜復雜的場景,并在場景的交融與互動中,產生更多的靈感碰撞。

“這些空間雖然在傳統經濟統計中貢獻不大,但在創新生態系統中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陸銘補充。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留人的“底氣”

在服務業豐富多元的場景中,演出等文旅場景除了能“生產”,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對制造業主導的城市而言,文旅帶來的潑天流量也是人們重新發現一座城市的機會。

40年前的新加坡被很多人視為“無趣的城市”。

彼時的新加坡因承接歐美制造業轉移,通過勞動密集型產業起家。隨后通過轉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起飛。但隨著西方陷入經濟滯脹,新加坡出口遭遇危機。1985年,新加坡陷入GDP負增長。

當新加坡不得不再次轉型,大力引進國外的化工、精密儀器等資源時,卻因“歷史文化荒漠”的風評,嚇退了很多外國企業、資本和技術人員。

1989年,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提出:“文化和藝術會增加一個國家的活力和提升生活的素質。”同年,新加坡發布《國家藝術發展報告書》將文化藝術提升到攸關新加坡國際競爭力的層級。

在新加坡文化系統性構建中,特別關注通過文化內容大眾化,降低全民參與門檻,從而刺激全民的文化需求。為此新加坡選擇對高端文化活動進行“降維”,演唱會正是最能吸引大眾參與的演出文化活動。

一個例子是今年3月2日至3月9日,泰勒·斯威夫特在新加坡國家體育館連續舉辦的6場時代巡回演唱會。這是其2024年全球巡演在東南亞的唯一一站,新加坡政府砸下重金補貼約18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取得其獨家舉辦權。

作為“亞洲活動和娛樂之都”目標的制定者和實施者,新加坡旅游局(STB)官網這樣寫道:? “發展旅游業不僅是增強新加坡國際活力之都的核心方式,以此吸引資金、商業和人才,還能提升和豐富本地居民的休閑生活,營造自豪感。”

需要正視,隨著入局的城市越來越多,花式文旅越來越卷,想出圈也越來越難。

蘇州此次拿出“真金白銀”給政策,也是希望吸引更多知名藝人和歌手來演出,將更多高規格的演出和賽事“引進來”,爭奪全國范圍的“年輕流量”。據統計,今年下半年,蘇州已審批通過千人以上的演唱會等大型活動共計24場,預計參加人次超50萬。

事實上,總人口超過1000萬的蘇州,是江蘇人口最多的城市。從國際城市發展規律來看,城市化會伴隨著大量新市民涌入。只是新市民融入城市,需要關于城市的新的共同記憶。

就在上月底,蘇州發布18條舉措,建設人才友好型城市。其中提到,要打造體現國際水平的購物休閑娛樂生活圈、主題商業街區,積極打造文娛新IP。

一個文化豐富、有生活氣息、服務業發達的城市,是城市“搶人”的底氣,也是“留人”的凝聚力。眼下,蘇州高調“入局”,能否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記者|肖純

編輯|何小桃?杜恒峰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