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5 22:18:33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張益銘
10月14日,央行披露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09.48萬億元,同比增長6.8%。
市場專家認為,M2增速趨穩回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出臺落地,對市場信心恢復提供了明顯支持,尤其是理財資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撐了貨幣總量的增長。
視覺中國
初步統計,2024年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02.19萬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50.87萬億元,同比增長7.8%。
市場專家分析,去年金融業增加值核算方式主要是基于存貸款增速的推算法,部分地方政府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督導金融機構增加貸款投放,導致貸款基數較高。隨著金融業增加值核算方式優化調整,今年以來,這一現象已明顯減少。
M2余額保持穩中有升
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09.48萬億元,同比增長6.8%,保持穩中有升。
市場專家認為,M2增速趨穩回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出臺落地,對市場信心恢復提供了明顯支持,尤其是理財資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撐了貨幣總量的增長。市場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將會進一步顯現,未來金融總量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初步統計,2024年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02.19萬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50.87萬億元,同比增長7.8%。在有效融資需求偏弱、金融數據“擠水分”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等多因素影響下,仍高于上半年名義GDP增速約4個百分點,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
市場專家分析,去年金融業增加值核算方式主要是基于存貸款增速的推算法,部分地方政府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督導金融機構增加貸款投放,導致貸款基數較高。隨著金融業增加值核算方式優化調整,今年以來,這一現象已明顯減少。
也有業內人士反映,隨著去年9月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政策陸續落地,提前還貸現象減少,部分銀行也將前期發行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MBS)所涉貸款回表,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當時的貸款。今年以來,有效融資需求總體上弱于去年,疊加去年的高基數影響后,9月社會融資規模和貸款增速有小幅回落,剔除高基數因素后增速總體是平穩的,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也更穩、更實。
人民幣貸款增超16萬億元
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6.02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9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02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54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8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6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28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887億元。
權威人士指出,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信貸結構也相應增減調整。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傳統領域信貸需求整體收縮,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新動能加快形成,雖然短期內難以補足信貸增長的缺口,但也在加快補上。
權威人士強調,結構性政策的核心仍在于實體經濟。近年來,金融部門出臺了各種結構性政策舉措,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金融服務,實實在在加大了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各方面也都給予了積極正面的評價。結構性政策最終還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解決實體經濟運行中的關鍵堵點,一些政策工具還會通過扭轉特定市場的螺旋下行反饋,推動實體經濟循環暢通。
從貨幣政策角度看,今年以來,為支持經濟回升向好,央行在2月、5月、7月已先后三次實施了比較重大的貨幣政策調整。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央行又快速落地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創設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
市場專家表示,這次央行推出的政策組合符合現實急需,超常規、強有力,市場情緒為之振奮,社會反響良好。
業內專家認為,無論從政策組合還是單項政策看,近期央行政策力度都非常大。
備受關注的房地產迎來政策調整。市場普遍認為,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持續時間較以往長,市場信心持續偏弱,對經濟運行都帶來了影響。
業內專家指出,本輪政策調整抓住了房地產、資本市場兩個關鍵點。前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已有積極反應。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市場信心的集中表現,近期,央行還創設了兩項結構性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業內專家表示,一系列政策出臺后,股指出現回升,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
支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權威人士進一步解釋了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首次提出“支持性貨幣政策立場”。權威人士表示,按照潘功勝的解釋,今年全球通脹高位回落,但仍有較強黏性,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總體上還保持著高利率和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立場。相對而言,中國的貨幣政策立場是支持性的,旨在支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市場專家解讀,潘功勝所提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是與國際上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相對應的,表明中國的貨幣政策在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這與穩健的貨幣政策提法也是不矛盾的。在內需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能真正體現“支持性”成效,促進經濟平穩運行;若經濟下行壓力緩解,貨幣政策也會回歸常態。“宜松則松,宜緊則緊”,本身也是政策穩健的體現。
權威人士指出,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結構轉型,實體經濟需要的貨幣信貸增長發生變化,貨幣政策更加聚焦于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盤活低效存量金融資源,著眼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力,持續優化信貸結構。
業內專家表示,從央行今年以來的多次公開表態看,貨幣政策整個調控思路適應形勢變化而轉變。總的看,在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的大背景下,未來有效內需的挖掘,尤其是促進擴大消費需求方面,貨幣政策也會和其他宏觀政策共同努力,加力支持經濟實現供求的動態平衡。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