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7 12:14:34
用法治力量助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更好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
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地方國資監管機構從直屬特設機構變成政府工作部門,甚至縣級以下仍然存在非常設議事機構決策國資監管事項的現象,產生新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問題。”
“考核‘指揮棒’作用發揮不充分,重視企業資產總額、營收、利潤總額等規模指標的考核,但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營業現金比率等發展指標考核力度不夠”……
這是四川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樂山、雅安收集到的問題和建議。10月10日起,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分三個小組赴市州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以下簡稱《企業國有資產法》)執法檢查。10月14日至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實地執法檢查組赴樂山、雅安開展實地執法檢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禮強調,要用法治力量助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更好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
《企業國有資產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是我國國有資產監管領域的基本法律。本次執法檢查聚焦企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總體情況、出資人職責履行情況、國家出資企業公司治理情況等多個方面內容,并為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提出意見建議。
這也將進一步推動企業國有資產法全面有效深入實施,切實提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水平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助力國資國企改革發展。
“截至2024年8月,全市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6480.3億元,所有者權益1945億元,營業收入185.04億元。”樂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分別是《企業國有資產法》實施前的44.42倍、34.42倍和18.5倍,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在全省國資系統第一方陣。
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地方國有企業“排頭兵”和“壓艙石”的作用顯露無遺。近年來,樂山地方國有企業累計完成有效投資717億元、實現融資1004億元,形成重要的帶動作用;今年上半年,雅安市屬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突破兩千億元,達到2188億元,營業收入33.3億元、增長11%,利潤總額2.15億元、增長37%。
在執法檢查過程中,檢查組先后前往樂山機場項目、峨眉山市“數游峨眉”文旅大數據中心、雅茶集團藏茶生產線改造提升項目、中國·雅安318自駕大本營、熊貓綠島文旅特色消費街區等地,檢查國資國企貫徹落實企業國有資產法相關情況。
作為樂山市重點國有企業,樂山機場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山機場投集團”)成立于2017年10月,負責推進樂山機場建設,發展臨空經濟,打造集通用航空、航空運輸、展覽展示、消費體驗、商務配套于一體的航空城。樂山機場投集團董事長鄢超介紹,截至8月底,樂山機場民航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約6.6億元(總投資9.3億元)。全年完成投資1.6億元,占年度投資任務2億元的80%。
雅安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雅安交建集團”)由5家虧損的國企改革重組而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漆家華表示,雅安交建集團主要經濟指標每兩年翻一翻,營業收入已經從2017年不足1億元增長至14億元。2017年利潤總額不足100萬元,2023年首次突破1億元。先后投資建設交通重大項目25個,總投資200多億元,其中金雞關互通改造項目獲得“天府杯金獎”。
這也是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生動縮影。
不久前,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指出,深化提升行動整體進度已過半程,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推動改革。
今年7月,新《公司法》已經實施生效,而實施15年之久的《企業國有資產法》也面臨修訂。“企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情況如何”“出資人職責履行情況如何”“對企業國資法修訂有什么建議”……執法檢查組圍繞《企業國有資產法》實施情況、困難和建議頻頻發問,為法規深入實施和修訂積極建言獻策。
“建議在《企業國有資產法》中正式界定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律地位。”鄢超說,要詳細闡明黨組織的職責范圍、參與決策的具體途徑等細節。結合新修訂的《公司法》相關內容,對國有企業治理結構進一步修訂細化,如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的設置及職權等。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峨旅”)是西南地區第一家景區類上市公司,旗下擁有分公司15家、子(孫)公司10家、參股公司2家。峨旅黨委書記、董事長許拉弟建議,要在修訂《企業國有資產法》時,針對國有上市公司予以立法層面的支持,包括維護上市公司經營權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完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義務邊界,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監督的科學高效性等。
比如,企業為長遠商業利益考慮,放棄部分短期收益或權益是否構成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明確。
這些問題也將為《企業國有資產法》的修訂提供重要參考。而對于樂山、雅安等地方政府而言,對國資和國企有效監管以及改革發展也面臨一些現實的挑戰,需要進一步從立法層面進行支持。
比如,地方國資機構性質不一造成履職越位、錯位,地方國資監管機構從直屬特設機構變成政府工作部門,甚至縣級以下仍然存在非常設議事機構決策國資監管事項現象,產生新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問題。
比如,考核“指揮棒”作用發揮不充分,考核中重視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項目投融資等規模數量指標的考核,對于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營業現金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發展質量指標的考核力度不夠,引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尚未真正體現。
從一定程度而言,全面深入有效實施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法,完善國資國企的監管服務機制,也將成為以法治力量助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
執法檢查組強調,開展企業國有資產法執法檢查,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部署要求的具體體現,要提高政治站位、抓住重點問題,推動企業國有資產法全面有效深入實施,切實提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水平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要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壯大國有資本實力,不斷增強企業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要不斷完善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創新動能、評估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規范,保障企業全要素生產,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蘭素英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