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2 15:45:18
李紅燕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企業利用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的規模超過了1.1萬億美元,首次辦理匯率避險的商戶超過3.2萬家,這些數據都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10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紅燕透露,前三季度,境內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量總計30.2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其中,即期和衍生品交易量分別為10.18萬億美元和20.09萬億美元,衍生品交易市場占比為66.4%,該比例較2023年同期上升3.7個百分點。
李紅燕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企業利用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的規模超過了1.1萬億美元,首次辦理匯率避險的商戶超過3.2萬家,這些數據都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國家外匯管理局一直在推進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的理念,當前對企業開展匯率風險管理還有哪些建議?
李紅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匯局始終重視、支持和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開展了很多工作。
一方面,外匯市場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條件不斷完善。目前已經具備包括遠期、掉期、期權等國際成熟外匯衍生品體系。超過120家大中小型、中外資等各類銀行,目前都可以開辦外匯衍生品業務,市場服務覆蓋全國各地,交易貨幣也涵蓋了企業跨境結算的主要幣種,具有功能齊全的交易、清算等基礎設施。
另一方面,持續引導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推動銀行加強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外匯服務。通過各方面努力,近年來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企業利用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的規模超過1.1萬億美元,首次辦理匯率避險的商戶超過3.2萬家。
在開放經濟和匯率市場化的環境下,企業需要重視匯率風險管理問題。使用外匯衍生品是匯率避險的一個重要手段。
“我們在日常調研中也了解到,一些企業對于衍生品的價格成本以及保值效果等還存在顧慮。外匯衍生品有國內外通行的市場定價機制。比如,遠期結售匯價格是在外匯即期價格基礎上,根據本外幣利差,有一定幅度的升貶值。再如,買入外匯期權類似購買一個保險,購買保險就需要相應支付保費。企業承擔了一定成本進行套期保值是必要的、也是劃算的。”李紅燕說。
李紅燕進一步解釋,套期保值的實質,是將未來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這可以減少匯率波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市場實踐也表明,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外匯敞口狀況,合理利用外匯衍生品等各種工具進行套期保值并正確評估效果,特別是不能簡單地將鎖定的遠期匯率和到期時候的即期匯率相比較,來評估套保是虧還是賺。
中美利差逐步收窄,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和匯率會造成哪些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是否會給出口企業造成匯兌損失?
李紅燕表示,今年9月,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實行兩年多的緊縮政策開始轉向,中美利差有所調整。未來,美聯儲降息節奏和路徑仍然存在不確定性,近期市場預期也緊跟美國經濟數據變化在不斷調整。
從過去情況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調整對全球金融市場會產生外溢影響。我國的外匯市場運行雖然受到了波及,但總體是保持穩定的,主要得益于國內基本面的支撐作用。未來我國經濟保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持續推進,市場韌性進一步增強,外匯市場更有基礎和條件保持穩定運行。
首先,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有助于夯實國內外匯市場穩定運行的內部基礎。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8%,增速在全球處于相對較高水平。
近期,我國強化了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加力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將繼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增強我國經濟活力,推動跨境貿易投資穩步發展,為外匯市場穩定提供堅實基礎。
其次,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助于提升國際收支和外匯市場運行的穩定性。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產業鏈優勢將繼續發揮作用,對外貿易有望穩定發展,推動經常賬戶運行在合理均衡的區間,經濟內外部均衡將會繼續得到鞏固。
同時,我國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穩步推進,跨境投資渠道持續拓寬,各項交易更加便利,來華投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將推動我國跨境資本流動更趨均衡。總的來看,國際收支平衡、穩健運行,也有利于維護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第三,我國外匯市場韌性穩步提升,有助于適應和緩釋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宏觀層面來看,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匯率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功能不斷增強,能夠更好地及時釋放外部壓力。
微觀層面看,企業更好地運用外匯衍生品來管理匯率風險,更多地使用跨境人民幣結算來降低貨幣錯配風險。今年以來,企業進行外匯套期保值的比率達到27%,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占比達到30%,都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這些宏微觀層面的積極變化,減輕了外匯市場波動對企業的影響,有助于市場預期和交易更加理性。
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從理論和實踐都表明,一國的出口受到了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外部需求、國內制造業水平、要素成本等,匯率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今年以來的外貿形勢持續向好,供給端主要得益于國內企業競爭力增強,需求端與全球貿易保持了相對穩定有關。從更長時間維度來看,我國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也基本如此。
從匯率變化來看,今年以來境內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匯率(CNY)總體小幅貶值0.3%左右,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即使8、9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升,也是美元走弱后各種非美元貨幣的普遍反應,并且人民幣的升幅在全球范圍內也屬于一個平均水平,對于進出口的影響是比較溫和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