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內江:一名漢安書畫裝裱與修復工匠的成長之路

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2024-10-31 11:38:32

裝裱書畫是中國特有的一門傳統工藝,伴隨著書法、繪畫藝術而產生。

內江素有“中國書畫之鄉”的美譽,書畫裝裱與修復技藝同樣源遠流長,一畫一框之間,一托一鑲之際,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沉淀著流光回轉中經典技藝的傳承。

胡波正在做裝裱的前期工作

在內江市市中區,有一位堅守傳統書畫裝裱與修復技藝20多年的匠人,他就是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胡波。

10月25日,記者來到市中區新華路,胡波正在店里專心做裝裱工作。

“一件書畫作品的裝裱,一般要經過托畫心、方裁、鑲嵌等幾十道工序。而畫心的托裱是整個裝裱過程中的重要工序,在此過程中,除具備高超的技藝和一定美術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操作時需特別細心,容不得半點馬虎。”胡波介紹。

胡波正在專心工作

需要裝裱的畫

胡波是內江書畫裝裱品牌“宏文閣”的創始人,祖籍四川省夾江縣,這里是中國古法造紙技藝傳承千年的文化之鄉,讓胡波從小就對書畫和書畫紙有著獨特的喜愛,正是這份熱愛,引導著胡波在22歲時步入書畫裝裱的行業,成為了一名裝裱師。

2006年,30歲的胡波毅然來到了大千故里,拜師有著“內江第一裱”之稱的書畫裝裱師鞠天佑先生,而鞠天佑師承民國時期著名裝裱師廖仲康。

成品

晾干畫

作為廖仲康的第三代弟子,胡波廣泛汲取各派裝裱與修復工藝精華,博采眾長,將傳統技藝融入自己的裝裱與修復工藝中,既體現出內江地域特色和書畫之鄉的審美情趣,也彰顯出了高超的工藝水平。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經胡波裝裱與修復的丹青妙墨,更顯美感與神韻,讓殘缺失色的作品重現奇跡。

工作室

二十多年來,胡波已經從一名新手裝裱師,蛻變成為了有著精湛技藝的手工匠人,憑借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被業內人士廣泛認可,這也讓他經營的“宏文閣”生意越來越好。

為更好地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2019年,胡波作為發起人之一,發起成立了內江市書畫裝裱協會,鼓勵和引導從業人員共謀發展,創新并傳承內江裝裱與修復傳統技藝。同時,他還多渠道發掘傳承人,招收了多名學徒,他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內江書畫裝裱與修復技藝,同時去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并把它一代代傳承下去。

胡波正在指導徒弟

馬佳豪便是眾多學徒中的一員。身為“00后”的他,懷揣著對書畫的喜愛以及對這項傳統技藝的濃厚興趣,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這個行業之中。

“跟著師傅學習的過程,我深深地被這門傳統技藝所吸引,不僅讓我學到了一門手藝,更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書畫裝裱師,為傳承這門非遺技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馬佳豪對記者說。

讓胡波感到尤其欣喜的是,在內江書畫裝裱師們為保護和傳承傳統裝裱與修復技藝而默默付出的同時,內江市各級黨委、政府也不斷加大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與保護工作。

區級非遺

市級非遺

2023年10月,漢安書畫裝裱與修復被列入第九批內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更加堅定了胡波傳承并發揚這門工藝的決心。

非遺傳承人胡波說,“書畫裝裱與修復技藝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記憶?,F在,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起來,我覺得我有責任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門傳統技藝。”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內江市 文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