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31 14:38:01
每經編輯 陳楠
截至10月28日,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完畢,基金在三季度的持倉情況、規模變動以及基金經理的操作思路、后市觀點等數據信息都隨之曝光。尤其是在經歷了前期的市場波動和“924”新政釋放重磅利好之后,基金的調倉動向和行業配置更是備受關注。
綜觀三季度公募整體持倉情況,前二十大重倉股標的主要分布在信息技術、新能源、大消費、工業及材料等幾大行業板塊,電子元件、通信設備、消費電子、軟件服務等細分領域的優質公司成為眾多基金經理的重點配置對象。
事實上,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科技板塊的強勢表現,也無疑成為這些基金業績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今年三季度,科技板塊的漲勢令人矚目。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證科技指數的單季漲幅超過18%,將同期滬深300等指數的漲幅甩在身后。
具體到不同的細分賽道,今年三季度中證半導體產業指數漲幅超過20%、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漲幅超過16%,都交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單。這樣的漲幅不僅反映了市場對科技行業的樂觀預期,也體現了科技股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強勁動力。
科技板塊的上漲,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推動。首先,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科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科技行業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此外,全球供應鏈的重構也為國內科技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尤其是在“924”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和“926”政治局會議推出重磅政策后,投資者信心顯著提振,A股行情異軍突起,半導體等板塊持續充當“反彈先鋒”。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一些科技屬性突出的基金表現尤為亮眼。
根據銀河證券數據,截至今年10月18日,聚焦于半導體國產化的諾安優化配置近6個月凈值增長率達42.5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8.36%;布局于人工智能的諾安積極回報A近一年凈值增長率達35.4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8.80%,在同類480只基金中分列第3【排名來源于銀河證券,同類為靈活配置型基金(基準股票比例60%-100%)(A類),發布于2024.10.19】。
多只重倉人工智能、半導體的主動權益基金顯示出了在這輪行情中較強的進攻性,幫助投資者收獲了這波科技板塊上漲的紅利。
從三季度公募整體持倉和新進重倉股情況來看,科技股無疑都是基金經理青睞的對象,也成為其配置中最鋒利的矛。
以諾安積極回報A為例,基金三季報顯示該基金主要投資在人工智能領域,三季度主要增加了國產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布局。前十大重倉股包括國產CPU+DCU龍頭海光信息、算力龍頭軟通動力、數據庫龍頭達夢數據等等,在三季度都收獲了良好的漲幅,多只個股單季漲幅接近或超過40%,成為推動基金的關鍵動力。(注:以上提及的重倉股僅做持倉展示,不作為個股推薦,下同)
諾安優化配置A則主要布局芯片國產化板塊,主要集中于先進制程突破受益產業鏈(晶圓廠、設備、eda、光刻機、光刻膠等)。三季度該基金顯著增持了半導體板塊,大幅加倉中芯國際、中微公司、茂萊光學、拓荊科技等個股。而在此輪反彈中,部分個股股價一度刷新歷史新高。
諾安基金旗下的另一只明星產品諾安成長,三季度繼續堅守半導體賽道,重倉的多只個股都收獲了良好的業績;同時加倉的國產EDA巨頭華大九天和高端半導體質量控制設備公司中科飛測也都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多只產品對這些科技股的布局并不是在這輪反彈行情中,而是長期持有的結果。舉個例子,據基金定期報告顯示,諾安成長前十大重倉股中持有中微公司、北方華創、兆易創新、韋爾股份、圣邦股份等皆連續達到了18個季度以上,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科技賽道的堅守。另外,諾安優化配置A的股票資產連續8個季度占比超90%,集中度高,也體現了對半導體國產化的持續、堅定看好。
在重倉科技股基金的三季報觀點中,“國產化”也是被大家提到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
例如,諾安成長、諾安優化配置基金經理劉慧影在季報中表示,芯片先進制程突破是整個中國芯片中長期持續發展的“陣眼”。過去三年,芯片國產化鏈條主要受益于半導體制造環節國產化率的加速提升。進入2024年,國家不斷出臺對先進制程的大力支持使得芯片國產化板塊進一步加速發展。未來,國內芯片國產化板塊或將迎來加速擴產帶來的業績持續高增長。
對于人工智能,諾安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鄧心怡也提出,人工智能算力的國產替代需求迫切,國產算力2024年下半年進入關鍵驗證期,可能決定未來國產算力芯片的競爭格局。
看好并持續布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產化,已經成為不少基金經理的共識。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行業不同于傳統行業的特殊屬性,需要一批理解其產業發展性質的“耐心資本”,才能真正做到堅守科技賽道、收獲時間的玫瑰。這也是基金經理劉慧影在季報中多次提到的。
談到對科技股未來走勢的看法,不少基金經理表示看好科技股后市機會。
諾安益鑫基金經理陳衍鵬提出,展望2024年四季度科技行情,維持樂觀判斷。一是對于人工智能板塊依然樂觀,預計2024年AI在自動駕駛、機器人、B端應用會逐步落地有可行性的產品或商業模式;二是依然要重視半導體設備材料的國產化進程;三是政策轉向后宏觀經濟有向好預期,對于一些有競爭格局好轉、需求向好的產業子方向要加大配置力度。
諾安創新驅動的基金經理左少逸、鄧心怡也在三季報中表示,在投資策略和配置方向上依然堅持布局大科技的兩個核心方向,一個是以半導體、信創為代表的軟硬科技自立自強,一個是以AI為代表的技術創新產業萌芽。“雖然現在資本市場反轉還有待驗證,但是我們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對于資本市場的未來可以開始樂觀起來,而我們要做的投資策略就是找到天花板足夠高的行業和初露鋒芒的優秀上市公司。”
風險提示:諾安成長、諾安優化配置、諾安積極回報、諾安益鑫、諾安創新驅動基金風險等級為R3,適合風險等級為C3及以上投資者,具體的產品風險等級請以產品購買時的詳細頁面展示為準。不同的銷售機構采取的評價方法不同,請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按照銷售機構的要求完成風險承受能力等級與產品或服務的風險等級適當性匹配。
【諾安積極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本基金成立于2016.9.22。2016.9.22-2019.8.26,李玉良擔任基金經理;2019.8.27-2022.8.19,宋德舜擔任基金經理;2022.8.20至2023.9.28,蔡嵩松擔任基金經理;2023.9.29至今,劉慧影擔任基金經理。自2021.7.6起,本基金分設A、C兩類份額。A類2019-2023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9.95%、40.80%、4.35%、-25.32%、5.0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23.23%、17.68%、-0.60%、-11.98%、-4.87%。C類份額2022-2023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0.34%、4.6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11.98%、-4.87%(數據來源:諾安積極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定期報告;本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60%+中證全債指數×40%)
【諾安優化配置混合基金】本基金成立于2018.9.20。2018.9.20-2019.1.21,盛震山擔任基金經理;2019.1.22-2020.4.29,楊琨擔任基金經理;2019.9.11-2022.7.1,吳博俊擔任基金經理;2022.7.2-2023.7.21,蔡嵩松擔任基金經理;2022.8.3至今,劉慧影擔任基金經理。自2023.9.27起,本基金分設A、C兩類份額。A類2019-2023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31.65%、23.50%、5.85%、-26.24%、15.4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28.61%、21.75%、-3.61%、-17.37%、-8.79%。(數據來源:諾安優化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定期報告;本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80%×滬深300指數+15%×中債綜合全價指數+5%×金融機構人民幣活期存款利率(稅后))
【諾安成長混合基金】本基金成立于2009.3.10,由諾安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更名而來。2018.6.13-2020.5.13,王創練擔任基金經理;2019.2.20至2023.9.28,蔡嵩松擔任基金經理。2023.2.18至今,劉慧影擔任基金經理。本基金2019-2023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95.44%、39.10%、22.50%、-40.04%、-3.1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25.03%、8.47%、1.30%、-14.26%、-5.90%。(數據來源:諾安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定期報告;本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800指數收益率×70%+中證綜合債券指數收益率×30%)
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觀點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后可能發生改變,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保證,亦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者投資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時,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托管協議》《招募說明書》《風險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及相關公告,如實填寫或更新個人信息并核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資存在可能導致本金虧損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代表本基金業績表現。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