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唯一直線連接成渝‘雙核’的城市,我們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以成資同城化為戰略支撐,全力助力成渝地區中部加速崛起。”10月31日,省政府新聞辦在蓉舉行“萬千氣象看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資陽專場,資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浩宇介紹。
近年來,“產業”“開放”“創業”已成為資陽向“新”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發布會上,資陽就如何加快打造特色鮮明、質量優異的產業發展新高地,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現代化產業新城和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范區等進行了發布和解讀。
“融個圈” 氣象一“新”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如期投入運營,資陽主城區到天府國際機場僅需40分鐘。
2023年12月,成自宜高鐵正式開通,資陽西站同步投用,資陽正式步入“雙高鐵時代”。
2024年9月,四川省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軌道交通資陽線正式通車運營,成資從此“一軌相連”。
“一機場、一地鐵、三高速、四高鐵”,近年來,資陽通過打通成渝雙城大通道、暢通成渝中部大循環,織密成資同城“交通圈”。

一軌連雙城。
路暢通,業興旺。近年來,資陽尋覓城市合伙人的步履不停,隨著交通互聯互通不斷緊密,兩地產業合作不斷加強,資陽著力“都市圈”、融入“雙城圈”的步伐不斷加快。
近段時間,“低空經濟”成為了工業發展的熱點話題。
“如今我們將研發總部放在成都,把生產基地落在資陽,對企業的擴容發展大有裨益。”成都精石智控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青坦言,要實現壯大發展,需要多地多點布局,但作為民營企業,技術、資金、場地都是問題,以往苦于找不到“娘家”,成資同城化的協作發展,讓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曙光。
2020年,資陽與成都共同探索建立全省首個跨區域協同創新中心——成資協同創新中心,促進“成都研發、資陽轉化,成都轉移、資陽承接”。未來,還將有無數個“科技夢”在這里“展翅高飛”。
除建立成資協同創新總部基地外,資陽圍繞建圈強鏈,已推動成資400余戶企業協作配套,加速融入成資同城的“產業生態圈”。同時,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外商直接投資總量連續2年僅次于成都,在全省率先獲批運營進口保稅倉、出口監管倉,對外貿易伙伴已達143個國家(地區)。
加速融圈,火爆“出圈”。“成渝之心、巴蜀門戶”是資陽的優勢所在,打造內聯外暢、高效通達的開放之城,更是資陽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的戰略所在。
“延個鏈” “新”興向榮
10月初,四川各市州紛紛曬出前三季度成績單。投資,是資陽成績單上的高分項。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8%。其中,工業投資增勢強勁,同比增長56.4%,高于全省平均38.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3位,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47.5%,拉動投資增長14個百分點。
伴隨著投資結構的持續優化,重大項目匯聚成勢,工地開工、設備進廠、產線達產,“熱辣滾燙”的項目現場直觀展現資陽的產業活力。
10月17日,在四川仕凈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制造基地項目建設現場迎來最新進展,一期廠房主體鋼結構施工已完成90%,機電設備將在本月進場。

建設中的四川仕凈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制造基地項目。
與此同時,在距離雁江50公里的樂至也傳來好消息:資陽樂至奮安新型高端鋁合金型材西南基地項目一期工程的3棟廠房已經全部完工,預計在11月底可全部完工,建成投用。
在資陽,產業成鏈,不止單點突破,更是系統集成。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鋁型材產量2102萬噸、增長7.9%,其中工業鋁型材占比持續提升,汽車、光伏領域增長迅速。
“樂至奮安鋁業西南制造基地建成投產后,新型高端鋁型材年產能可達20萬噸。”在今年7月召開的市委工作務虛會上,樂至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希望下步能與仕凈太陽能、中車資陽機車、百威啤酒等市內有較大用鋁需求的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四川仕凈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制造基地項目,是資陽建市以來引進落地的首個百億級項目,也是資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成果。
“可以依托仕凈項目,開展光伏玻璃項目招引,同步引進藥用玻璃、耐高溫玻璃等特種玻璃企業,加強玻纖鏈的發展。”光伏產業的引進,也讓安岳縣委主要負責同志看到了協同發展的機遇。
放眼全國,各地都將產業鏈培育放在重要位置,未來產業的競爭,不是單個產品、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產業鏈、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
近年來,資陽在不斷完善已有產業“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同時,將產業布局逐漸向區縣一體靠攏,推動資陽產業之樹更加固本榮枝。
“轉個型” 向“新”逐“高”
“6小時,我們就能通過3D打印,為顧客生產定制牙冠。”“2023年數字化正畸產品全年產值是2020年的3倍。”這里是“中國牙谷”,也是中國口腔裝備制造技術升級發展的溫床。

鳥瞰中國牙谷。
發布會現場,面對記者“如何發揮臨空、高新主陣地作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提問,高新區、臨空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唐文給出的答案是:向“新”突破、向“質”發力、以“產”落腳。
“中國牙谷”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腹心地帶,乘坐成渝高鐵,從資陽出發20分鐘抵達成都、1小時到達重慶。
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資陽把建設“中國牙谷”作為“一號工程”,舉全市之力為之,吸引了國際國內知名口腔企業爭相落子。
截至2023年底,中國牙谷已聚集110戶企業合力發展,235個牙谷產品走出資陽、邁向全球,并創造園區規劃和建設面積、產業鏈完整度及產量“三個全球第一”。
在融合創新中,資陽不斷向智能化、綠色化和高端化賽道發起挑戰。在支撐資陽高質量發展的另一翼——資陽臨空經濟區內,已入駐一大批智能制造企業。
這幾天,四川越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FANBOT小販機器人正忙著進行實地訓練,再過不久,它就要正式“上崗”了。

FANBOT小販機器人。
FANBOT小販機器人是市面上首款智慧零售推銷機器人,憑借獨特的高效交互優勢,可攜帶大量商品在復雜環境中尋找消費者,進行商品和信息的推廣、售賣服務;目前,小販機器人已在展會、商城、交通樞紐等人流密集場景中應用,打造智慧零售新增長曲線。
與此同時,與四川越海科技有限公司同處一園的星河動力新一代固體飛行器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內也正干得火熱。
星河動力作為我市商業航空領域的重點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0億元,年納稅額1億元。自今年7月投產以來,目前已完成15發靶彈組裝,首發商業火箭谷神星一號已進場,正在進行部件組裝。
智能機器人,叩開未來“傳送門”;商業航天,全速起航新賽道;中國牙谷,“咬”出一口齒鏈條……資陽,正錨定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趨勢,加快推進口腔醫療器械、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延鏈強鏈,推動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建鏈優鏈,加快構建以工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競速新賽道,奔向新未來,資陽堅定且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