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08 08:40:06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1月8日凌晨,以色列議會舉行全體會議,批準以色列政府職位變動。
會議決定,任命伊斯雷爾·卡茨(Israel Katz)為以色列國防部長,吉迪恩·薩爾(Gideon Sa'ar)為以色列外交部長。
卡茨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5日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雇了該國國防部長加蘭特。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11月7日,以色列最高法院一致裁定,駁回了多項要求推翻以總理內塔尼亞胡解雇國防部長加蘭特決定的請愿書,稱法院沒有理由進行司法干預。
以色列法官耶爾·威爾納表示,以總理內塔尼亞胡解雇加蘭特的理由是兩人之間的信任破裂,以及雙方在關鍵的安全和政策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因此沒有理由進行司法干預。
經法院批準,加蘭特的解職于11月7日晚正式生效。
據央視新聞11月6日消息,當地時間11月5日晚,在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除國防部長一職后,加蘭特發表講話稱,他此次被解雇主要因為在三方面與以色列政府高層存在分歧,分別是:以軍征兵方面,有關加沙停火和人員交換協議談判方面,以及通過成立國家委員會來調查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遭襲擊事件方面。
加蘭特在發言中警告說,“道德黑暗”已經席卷了以色列這個國家。
內塔尼亞胡稱:“在戰爭中,總理和國防部長之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完全信任。不幸的是,盡管在展開軍事行動的頭幾個月里‘工作卓有成效’,但最近幾個月來,我和國防部長之間的這種信任破裂了。”
內塔尼亞胡發表視頻聲明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遭解職后,加蘭特先是在社交媒體個人賬號發帖稱,“以色列的安全過去是、未來也將永遠是我一生的使命。”
加蘭特遭解職后在社交媒體發帖
擁有數十年軍旅生涯的加蘭特一直批評內塔尼亞胡處理與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沖突的方式,還曾公開就內塔尼亞胡拒絕討論停火和被扣人員交換協議向他提出質疑。
內塔尼亞胡則多次在舉行重要內閣會議時將加蘭特排除在外,還在10月1日晚伊朗大規模導彈襲擊以色列后,阻撓加蘭特的赴美行程。
甚至在官宣解職加蘭特后,多家以色列媒體當地時間11月5日晚一度披露稱,內塔尼亞胡還計劃解雇以軍總參謀長哈萊維和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負責人羅南·巴爾。不過,這一消息目前已遭到內塔尼亞胡方面的否認。
當地時間11月5日晚,在耶路撒冷及以色列特拉維夫等地,包括以色列被扣押人員親屬在內的不少以色列民眾走上街頭并聚集,抗議加蘭特遭解職。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不少被扣押人員親屬認為,加蘭特遭解職后,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協議促成被扣押人員獲釋的希望愈發渺茫。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隨著中東局勢持續動蕩,以色列媒體當地時間11月7日報道稱,美軍向中東地區增派了多架F-15E戰斗機,意圖加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存在。
以色列媒體表示,根據飛行跟蹤網站顯示的結果,此次有至少12架F-15E戰機被增派到約旦,加入美軍已經部署在當地的部隊。目前美軍方面對此暫無回應。
美國國防部此前宣布,將向中東地區部署更多軍事力量,包括多架B-52遠程轟炸機、彈道導彈防御驅逐艦以及戰斗機中隊和空中加油機,以抵御所謂伊朗威脅。美國軍方2日發布消息稱,多架B-52遠程轟炸機已經飛抵中東地區。而與此同時,“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則準備撤離中東地區。
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中東地區一直有美國航母存在,并且有時會有兩艘航母同時在此區域活動。“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8月部署到中東地區。美國媒體報道說,該航母打擊群將于本月中旬撤離中東返回美國,中東地區有可能將有一段時間沒有美國航母存在。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1月7日,伊拉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福阿德·侯賽因在接受電視采訪時就近期有關利用伊拉克領土發動襲擊的傳言表態。侯賽因表示,伊朗不會從伊拉克境內向以色列發起襲擊。他還透露說“伊朗官員否認有意使用伊拉克領土”。
侯賽因還表示,“我們希望伊拉克不會成為美國與伊朗沖突的戰場”。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