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1 08:18:28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蘭素英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NO.1 黃仁勛:AI數據中心可擴展至百萬芯片,性能年翻倍
黃仁勛上周在接受《No Priors》節目采訪時表示,“沒有物理定律限制AI數據中心擴展到百萬芯片,我們現在可以將AI軟件擴展到多個數據中心運行。我們已經為能夠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上擴展計算做好了準備,而且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在未來十年,計算性能每年將翻倍或翻三倍,我稱之為超摩爾定律曲線。”
點評:黃仁勛展望“超摩爾定律曲線”,AI數據中心性能翻倍與能耗大幅降低,將推動AI算力和能效并行發展,邁向更可持續的未來。
NO.2 亞馬遜正考慮對AI初創公司Anthropic進行額外投資
據報道,亞馬遜正考慮對生成式AI初創公司Anthropic進行額外投資。亞馬遜此前曾向Anthropic投資了40億美元。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亞馬遜的第二筆投資可能達數十億美元,且此次投資可能要求Anthropic使用由亞馬遜人工智能芯片驅動的服務器。
點評:亞馬遜進一步投資Anthropic顯示其在生成式AI領域的戰略野心,合作可能為亞馬遜云計算服務增添獨特競爭力。
NO.3 特斯拉推出Cybertruck租賃服務,每月999美元起
特斯拉目前為客戶提供租賃電動皮卡Cybertruck的選擇,價格為每月999美元起。特斯拉網站顯示,美國消費者只需支付7500美元首付就能夠租賃全輪驅動版Cybertruck,租期三年。消費者還可以選擇租賃兩年,無需首付,每月租金在1600美元左右。
點評:特斯拉推出Cybertruck租賃服務,以靈活的支付方案吸引消費者,或加速電動皮卡市場的普及。
NO.4 OpenAI模型據稱提升速度放緩,著手調整開發策略
據The Information,一些測試過Orion的OpenAI員工發現,雖然Orion的性能超過了OpenAI現有的所有模型,但其性能質量提升程度遠遠小于從GPT-3到GPT-4的飛躍。這意味著,隨著高質量數據趨于有限,AI模型的改進速度可能會放緩。為此,OpenAI成立了一個“基礎”團隊,以在高質量新數據供應減少的情況下,研究能讓AI模型保持改進的新方法。
點評:OpenAI放緩速度表明,AI模型提升正面臨數據瓶頸,未來發展或需更多創新策略而非單靠數據擴展。
NO.5 全球首個角膜病iPS細胞療法成功恢復患者視力
日本大阪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報告說,其成員在全球首次通過移植由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培養出的角膜組織,成功讓患有角膜緣干細胞缺乏癥的患者恢復了視力。該團隊使用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來制作供移植的角膜組織。
點評:角膜病iPS細胞療法成功恢復視力,標志著再生醫學在視力恢復領域的一大突破,展示出干細胞療法的巨大潛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