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A股十月回購榜:晨光生物回購注銷比例超9%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3 17:39:33

每經記者 閆峰峰  張宛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回購是上市公司回饋股東、維護股東利益的方式之一,歷來被投資者所關注。在A股由“融資市”向“投資市”轉變背景之下,回購顯得愈發重要。那些能夠掏出真金白銀回購股份的公司,愈發受到投資者的關注與歡迎。

那么,10月份有哪些公司發布了回購方案?上市公司的回購進展如何?10月份的回購又有哪些看點?今日,每經資本眼專欄就為大家解讀。

84家公司提回購計劃,3家“雙高”公司表現亮眼

2024年10月,共有8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回購方案并獲董事會通過。這些公司涵蓋了多個行業,包括生豬養殖、水力發電、鋰電池、計算機等。下面,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從回購金額、回購比例、資金來源和回購用途等維度進行梳理。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據同花順統計,這84家公司的回購金額上限之和為186.2億元,平均值為2.22億元,其中預案金額上限超1億(含)元的共有57家,占比高達67.86%;共有81家公司公布了回購金額下限,下限之和為86.34億元,平均值為1.07億元。具體個股上,回購金額上限最高的是中遠海控,為20億元;最低的是海鍋股份,為650萬元。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據同花順統計,海順新材回購股份數量上限在公司總股本中的占比最大,為5.89%;凱賽生物回購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0.05%,比例最小,整體平均值為1.62%。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據同花順統計,這84家公司中,回購數量上限占公司流通股本比例較高(不低于5%)的共有8家公司,分別是:海順新材(9.10%)、星華新材(7.84%)、神農集團(6.81%)、曼恩斯特(6.13%)、嘉美包裝(5.91%)、豪鵬科技(5.87%)、承德露露(5.77%)、極米科技(5.14%)。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對這8家公司的業績增長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據同花順數據,上述8家公司中,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速均有較大提升的有:星華新材、神農集團和豪鵬科技。如神農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2.11%,凈利潤同比增長321.20%。回購數量占流通股本比例高,疊加公司業績增速高,這三家“雙高”公司的表現可謂亮眼。

再來看這84家公司回購預案中的資金來源。大體來說,回購資金來源一般有三種:一是公司自有資金,二是自籌資金,三是專項貸款。受益于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貨幣政策新工具“回購增持貸”迅速落地,10月參與回購貸款的上市公司持續增多。據同花順統計,上述84家公司中,明確提出回購資金來源包含專項貸款的有26家,占比30.95%。

在上市公司回購事項中,回購用途也非常值得關注。一般情況下,回購用途可以簡單地分為五種:一是注銷并減少公司注冊資本,二是股權激勵,三是員工持股計劃,四是轉換公司可轉債,五是擇機出售。下表對上述84家上市公司的回購用途進行了分類和占比統計:

從圖表可以看出,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占比最大,為40.48%。而最受投資者歡迎的注銷式回購次之,占比28.57%。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擬回購注銷上限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最高的前五家公司分別是承德露露、榮晟環保、祥和實業、星華新材、東方雨虹,其中承德露露比例較高,達到了5.7%的比例。

688家公司正在回購,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行業回購位居前兩位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共有688家公司正在實施回購計劃,共涉及29個行業,其中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電力設備等行業中正在回購的公司數量較多。各行業公司完成回購數據及金額如下表所示:

截至10月31日,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居前的公司有通威股份、九安醫療、凱萊英、晶合集成、方大炭素等個股,累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平均上漲了1.12%,而同期上證指數下跌了1.7%。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比例居前的公司有華聯控股、九安醫療、西山科技、皖儀科技、貝因美等個股。值得注意的是,累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其10月份的平均漲幅為6.68%,而上證指數同期跌幅1.70%,上漲家數12家,占比60%。其中貝因美的漲幅更是達63.98%。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10月份,正在回購的688家公司中,共有201家公司實施了回購動作,凈回購金額為49.24億元,其余487家公司未實際實施回購,凈回購金額居前的公司有方大炭素、金風科技、溫氏股份、陽光電源、中國石化等公司,其中方大炭素在10月份回購了7.61億元的股份,回購股份占總股本3.61%。10月份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平均下跌了1.38%。10月份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10月份凈回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居前的公司有方大炭素、綠通科技、德爾未來、西山科技、北京利爾等公司,10月份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平均上漲了0.61%。10月份正在回購的公司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149家公司完成回購,晨光生物回購注銷股份超9%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10月份,共有149家公司發布了回購計劃完成的公告,這些完成回購計劃的公司累計支付了189.9億元的金額,共涉及29個行業,其中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行業個股完成回購公司數量較多。各行業公司完成回購數據及金額如下表所示。

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最大的公司為寧德時代,其共回購了27.11億元的股票,回購數量為1599.15萬股,占總股本的0.36%。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平均上漲了0.03%,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累計回購比例最大的公司為晨光生物,其共回購了4.92億元的股票,回購數量為4967.39萬股,占總股本的9.32%,而公司隨即在10月21日發布公告稱,已將上述回購的股份全部注銷。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平均下跌了0.27%,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累計回購比例最大的晨光生物,其主營業務為天然植物提取物,公告顯示,其回購的股份已經全部注銷。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晨光生物在回購期間曾多次調整回購方案,將回購金額多次提高。

晨光生物雖然大比例回購并注銷,但其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卻表現一般。據公司2024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2.3億元,同比增加1.1%,實現歸母凈利潤0.63億元,同比下降84.3%。具體到每股收益上,前三季度回購股份注銷前每股收益0.1175元,注銷后每股收益0.1296元,每股收益增長了10.30%。

對此,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晨光生物,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當時做出回購的決策,主要基于3點考慮,一是投資者要求和建議,二是當時的監管部門鼓勵,三是因為當時市場走勢不理想。而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主要因為棉籽類業務出現較大經營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公告回購完成的公司中,振華新材僅回購了39.47萬元的股份,而其在今年8月份披露的回購方案中的預計回購金額為1027萬元~3080 萬元,其實際回購金額遠不及回購方案中的預計金額。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振華新材之所以提前終止回購方案,主要因為觸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后三年內股價低于每股凈資產時穩定股價預案》和回購方案中“自股價穩定方案公告之日后至該方案實施完畢期間,公司股票連續1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均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視為本次穩定股價方案實施完畢及相關主體承諾履行完畢, 已公告的股價穩定方案終止執行”的回購終止條件。

換一種說法就是,因為股票價格上漲導致不再滿足回購條件。而實際上,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10月份完成回購計劃的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回購金額未達到回購方案中的下限金額,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股票價格上漲而導致不再滿足回購方案中的價格條件,包括河化股份、星昊醫藥、亞泰集團等公司。

央企“老大哥”回購:正在加緊推進

10月14日,“招商系”多家上市公司集體發布董事長提議回購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它們分別是:招商積余、招商公路、招商蛇口、中國外運、招商輪船和招商港口。作為央企回購的“先鋒”,全市場都非常關注其具體進度如何,因此單獨對這6家公司進行梳理。

據同花順數據,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統計發現,這6家公司的回購進度差異明顯。

對此,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招商積余,咨詢回購進度,招商積余表示:正在積極推進股東大會流程,回購具體執行情況,公司將按照規定及時公告,敬請投資者留意相關公告信息。

央企“老大哥”帶頭回購掀起市場關注,但近期招商系的股價表現卻沒那么亮眼。據同花順統計,上述6家公司從公告發布當日至11月12日收盤,招商蛇口漲幅最大,為10.55%;回購進展速度最快的招商港口跌幅最大,下跌7.35%,6家公司平均漲幅為0.60%,而同期上證指數上漲了7.97%,滬深300指數上漲了7.85%,深證成指上漲了14.38%,創業板指上漲了17.57%。后續股票回購進展過程對于公司股價的刺激作用,有待持續觀察。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招商港口,咨詢回購事項何時正式實施。招商港口董事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股東大會通過后,公司正在加緊推進回購事項所需的專用證券賬戶等的開戶申請工作,中間并沒有延誤。后續流程完成后,都會發布相應的回購進展報告書,請投資者不用擔心。

風險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回購是上市公司回饋股東、維護股東利益的方式之一,歷來被投資者所關注。在A股由“融資市”向“投資市”轉變背景之下,回購顯得愈發重要。那些能夠掏出真金白銀回購股份的公司,愈發受到投資者的關注與歡迎。 那么,10月份有哪些公司發布了回購方案?上市公司的回購進展如何?10月份的回購又有哪些看點?今日,每經資本眼專欄就為大家解讀。 84家公司提回購計劃,3家“雙高”公司表現亮眼 2024年10月,共有8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回購方案并獲董事會通過。這些公司涵蓋了多個行業,包括生豬養殖、水力發電、鋰電池、計算機等。下面,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從回購金額、回購比例、資金來源和回購用途等維度進行梳理。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據同花順統計,這84家公司的回購金額上限之和為186.2億元,平均值為2.22億元,其中預案金額上限超1億(含)元的共有57家,占比高達67.86%;共有81家公司公布了回購金額下限,下限之和為86.34億元,平均值為1.07億元。具體個股上,回購金額上限最高的是中遠海控,為20億元;最低的是海鍋股份,為650萬元。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據同花順統計,海順新材回購股份數量上限在公司總股本中的占比最大,為5.89%;凱賽生物回購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0.05%,比例最小,整體平均值為1.62%。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據同花順統計,這84家公司中,回購數量上限占公司流通股本比例較高(不低于5%)的共有8家公司,分別是:海順新材(9.10%)、星華新材(7.84%)、神農集團(6.81%)、曼恩斯特(6.13%)、嘉美包裝(5.91%)、豪鵬科技(5.87%)、承德露露(5.77%)、極米科技(5.14%)。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對這8家公司的業績增長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據同花順數據,上述8家公司中,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速均有較大提升的有:星華新材、神農集團和豪鵬科技。如神農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2.11%,凈利潤同比增長321.20%。回購數量占流通股本比例高,疊加公司業績增速高,這三家“雙高”公司的表現可謂亮眼。 再來看這84家公司回購預案中的資金來源。大體來說,回購資金來源一般有三種:一是公司自有資金,二是自籌資金,三是專項貸款。受益于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貨幣政策新工具“回購增持貸”迅速落地,10月參與回購貸款的上市公司持續增多。據同花順統計,上述84家公司中,明確提出回購資金來源包含專項貸款的有26家,占比30.95%。 在上市公司回購事項中,回購用途也非常值得關注。一般情況下,回購用途可以簡單地分為五種:一是注銷并減少公司注冊資本,二是股權激勵,三是員工持股計劃,四是轉換公司可轉債,五是擇機出售。下表對上述84家上市公司的回購用途進行了分類和占比統計: 從圖表可以看出,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占比最大,為40.48%。而最受投資者歡迎的注銷式回購次之,占比28.57%。 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擬回購注銷上限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最高的前五家公司分別是承德露露、榮晟環保、祥和實業、星華新材、東方雨虹,其中承德露露比例較高,達到了5.7%的比例。 688家公司正在回購,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行業回購位居前兩位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共有688家公司正在實施回購計劃,共涉及29個行業,其中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電力設備等行業中正在回購的公司數量較多。各行業公司完成回購數據及金額如下表所示: 截至10月31日,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居前的公司有通威股份、九安醫療、凱萊英、晶合集成、方大炭素等個股,累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平均上漲了1.12%,而同期上證指數下跌了1.7%。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比例居前的公司有華聯控股、九安醫療、西山科技、皖儀科技、貝因美等個股。值得注意的是,累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其10月份的平均漲幅為6.68%,而上證指數同期跌幅1.70%,上漲家數12家,占比60%。其中貝因美的漲幅更是達63.98%。正在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10月份,正在回購的688家公司中,共有201家公司實施了回購動作,凈回購金額為49.24億元,其余487家公司未實際實施回購,凈回購金額居前的公司有方大炭素、金風科技、溫氏股份、陽光電源、中國石化等公司,其中方大炭素在10月份回購了7.61億元的股份,回購股份占總股本3.61%。10月份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平均下跌了1.38%。10月份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10月份凈回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居前的公司有方大炭素、綠通科技、德爾未來、西山科技、北京利爾等公司,10月份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平均上漲了0.61%。10月份正在回購的公司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149家公司完成回購,晨光生物回購注銷股份超9%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10月份,共有149家公司發布了回購計劃完成的公告,這些完成回購計劃的公司累計支付了189.9億元的金額,共涉及29個行業,其中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行業個股完成回購公司數量較多。各行業公司完成回購數據及金額如下表所示。 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最大的公司為寧德時代,其共回購了27.11億元的股票,回購數量為1599.15萬股,占總股本的0.36%。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金額前20的公司平均上漲了0.03%,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累計回購比例最大的公司為晨光生物,其共回購了4.92億元的股票,回購數量為4967.39萬股,占總股本的9.32%,而公司隨即在10月21日發布公告稱,已將上述回購的股份全部注銷。10月份完成回購的公司中,累計回購比例前20的公司平均下跌了0.27%,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累計回購比例最大的晨光生物,其主營業務為天然植物提取物,公告顯示,其回購的股份已經全部注銷。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晨光生物在回購期間曾多次調整回購方案,將回購金額多次提高。 晨光生物雖然大比例回購并注銷,但其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卻表現一般。據公司2024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2.3億元,同比增加1.1%,實現歸母凈利潤0.63億元,同比下降84.3%。具體到每股收益上,前三季度回購股份注銷前每股收益0.1175元,注銷后每股收益0.1296元,每股收益增長了10.30%。 對此,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晨光生物,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當時做出回購的決策,主要基于3點考慮,一是投資者要求和建議,二是當時的監管部門鼓勵,三是因為當時市場走勢不理想。而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主要因為棉籽類業務出現較大經營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公告回購完成的公司中,振華新材僅回購了39.47萬元的股份,而其在今年8月份披露的回購方案中的預計回購金額為1027萬元~3080 萬元,其實際回購金額遠不及回購方案中的預計金額。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振華新材之所以提前終止回購方案,主要因為觸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后三年內股價低于每股凈資產時穩定股價預案》和回購方案中“自股價穩定方案公告之日后至該方案實施完畢期間,公司股票連續1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均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視為本次穩定股價方案實施完畢及相關主體承諾履行完畢, 已公告的股價穩定方案終止執行”的回購終止條件。 換一種說法就是,因為股票價格上漲導致不再滿足回購條件。而實際上,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10月份完成回購計劃的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回購金額未達到回購方案中的下限金額,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股票價格上漲而導致不再滿足回購方案中的價格條件,包括河化股份、星昊醫藥、亞泰集團等公司。 央企“老大哥”回購:正在加緊推進 10月14日,“招商系”多家上市公司集體發布董事長提議回購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它們分別是:招商積余、招商公路、招商蛇口、中國外運、招商輪船和招商港口。作為央企回購的“先鋒”,全市場都非常關注其具體進度如何,因此單獨對這6家公司進行梳理。 據同花順數據,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統計發現,這6家公司的回購進度差異明顯。 對此,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招商積余,咨詢回購進度,招商積余表示:正在積極推進股東大會流程,回購具體執行情況,公司將按照規定及時公告,敬請投資者留意相關公告信息。 央企“老大哥”帶頭回購掀起市場關注,但近期招商系的股價表現卻沒那么亮眼。據同花順統計,上述6家公司從公告發布當日至11月12日收盤,招商蛇口漲幅最大,為10.55%;回購進展速度最快的招商港口跌幅最大,下跌7.35%,6家公司平均漲幅為0.60%,而同期上證指數上漲了7.97%,滬深300指數上漲了7.85%,深證成指上漲了14.38%,創業板指上漲了17.57%。后續股票回購進展過程對于公司股價的刺激作用,有待持續觀察。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招商港口,咨詢回購事項何時正式實施。招商港口董事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股東大會通過后,公司正在加緊推進回購事項所需的專用證券賬戶等的開戶申請工作,中間并沒有延誤。后續流程完成后,都會發布相應的回購進展報告書,請投資者不用擔心。 風險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每經資本眼 回購 上市公司回購 每經資本眼 - 自定義 回購 - 概念 上市公司回購 - 自定義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