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融媒體中心 2024-11-13 13:44:12
資中鯰魚,是內江市資中縣的特色農產品,也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用鯰魚制作的菜肴味道鮮美,資中鯰魚一度成為成渝高速公路上的“剎一腳”美食。
然而,隨著市場的惡性競爭和成渝間高速通道增多,途經資中“剎一腳”的吸引力逐漸降低,資中鯰魚產業面臨江河日下的窘境。
為重現資中鯰魚盛景,最近幾年,資中縣圍繞鯰魚產業大做文章,不斷提升鯰魚品質,延長鯰魚產業鏈,做大做強鯰魚品牌。
專家指導鯰魚預制菜研發
標準化科學化養殖,提升資中鯰魚品質
前不久,記者乘車從資中縣魚溪鎮下高速公路,路口成排的鯰魚餐館一路飄香刺激著味蕾。魚溪鎮曾經是“剎一腳”的“網紅鎮”之一,生意火爆時鯰魚餐館有近20家。
美味的資中鯰魚
“鯰魚養殖最關鍵的一點是場地選擇,面積適中、水質良好、水深適度、水溫穩定。池塘內要設置過濾系統,確保水質良好;要在池塘周圍搭建防逃網,防止鯰魚逃跑;要在池塘內設置增氧設備,保持水體氧氣充足。”在魚溪鎮紅蓮村,資中縣鯰魚養殖協會副會長、資中縣五指山農旅康養生態園創始人劉建剛耐心地向養殖戶講解鯰魚養殖注意事項。
為了做大做強鯰魚產業,魚溪鎮從2017年開始探索鯰魚標準化養殖,并邀請鯰魚養殖專家技術顧問團隊,聚力解決生態魚塘建設、魚質提升等鯰魚養殖鏈六大關鍵技術問題,形成一套標準化養殖流程和技術規范。截至目前,該鎮鯰魚養殖規模達到615畝左右,其中標準化養殖面積約450畝。
資中鯰魚
今年,該鎮在紅蓮村啟動魚苗繁殖養育中心建設。該中心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配置八角養殖池7套、微濾機固液分離系統3套、生化池曝氣系統2套、智能高速風機1臺、水質檢測系統9套等設備。
“通過數智化養殖,魚苗成活率更高、品質更好。”紅蓮村黨總支書記王海表示,魚苗繁殖養育中心建成后,預計每年育苗30萬尾。
鯰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農業農村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如何提升農業品牌價值?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布局農業全產業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這是當前資中縣加快建設綠色產業強縣正在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為擦亮資中鯰魚這塊“金字招牌”,資中縣不斷推陳出新,抓住“餐桌上的鯰魚”這一概念,依托“智興天府專家行”廳縣合作,深化產學研聯動,加快鯰魚片火鍋、魚子醬、魚丸等項目研發,開發以資中鯰魚為代表的預制菜產業集群,制定資中鯰魚烹飪市級地方標準,鼓勵鯰魚餐飲企業制定企業標準,發展冷鏈配送物流體系,推動資中鯰魚現代化餐飲產業體系建設。
鯰魚菜品
“魚溪鎮的鯰魚全席宴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但是游客比較零散,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魚溪鎮宣傳統戰委員、副鎮長彭周立說。
為擺脫“等客來”的困境,魚溪鎮積極探索政企合作新路徑。在紅蓮村,除了在建的魚苗繁殖養育中心外,鎮政府通過與企業合作,在紅蓮村投資建設資中縣魚溪鎮漁業深加工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建成后廠房總面積1500平方米,建設袋裝生產線1條、灌裝生產線1條,以及集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車間,助力資中鯰魚“走出去”。當前,該項目已完成廠房框架搭建,預計今年底竣工。
產量增加了,品質提升了,產品多樣化了,如何拓寬市場銷路?“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全面發力。”彭周立告訴記者,一方面,依托五指山現有特色花海、果蔬采摘資源,結合資中鯰魚養殖垂釣,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助力農產品展銷、暢銷;另一方面,借助線上直播銷售鯰魚干、鯰魚預制品等特色農產品,打通農產品流通堵點。
直播帶貨
隨著資中鯰魚產業逐步規模化、科學化,資中鯰魚產業發展前景可觀。
“‘一條鯰魚’直接帶動附近村民年人均增收1.5萬元。”王海表示,未來3年,村“兩委”將聯合周邊村民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實現13戶脫貧戶居家就業,間接帶動18家專合社、家庭農場抱團取暖,形成品牌化、規模化、平臺化合作,進而產生聯動效應,促進一、二、三產業每年增收380萬元。
依托銀山鎮、魚溪鎮、球溪鎮和龍江鎮等現有養殖基地,資中縣集中連片改造規模化養殖池,建設多元化、集約化、多層次養殖基地,全面推廣高位池養殖、工廠化養殖、大水面養殖等多種生態健康養殖。在產業融合上,資中縣探索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挖掘餐飲、垂釣、漁事體驗、科普教育等農文旅深度融合項目。
一系列舉措,讓資中縣鯰魚產業加快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步伐,為資中鯰魚產業做大做強注入無限生機和強勁活力,以產業振興實現鄉村振興,走上一條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