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深度復盤聯想與中興的專利之爭:摩擦、盲區和中國科技企業必須要補的課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3 17:35:58

兩家中國知名科技企業因為專利糾紛,在國際市場“擦槍走火”,背后有哪些深層原因?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李少婷    每經編輯 梁梟    

近日,聯想集團與中興通訊專利訴訟引發熱議。

兩家中國知名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擦槍走火”,看起來是新鮮事,實則存在必然性——中國企業出海成潮,從點到線向全球市場競逐,影響力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自家人”間的競合也從國內延伸向了海外。

如今,通信領域已經呈現出這樣的狀況。早前,通信運營商和手機終端廠商多是海外的跨國巨頭,而4G、5G時代,中國科技企業通過大力研發、收購并購,實力大增,通信領域全球市場的主要玩家已更新換代,華為、中興、小米、OPPO、vivo、傳音、摩托羅拉等構建了新的格局。

“知識產權既是企業有力的競爭工具,也是企業談判的籌碼與合作的橋梁,可以通過專利交叉許可等方式實現有利的商業目標。”《光明日報》11月4日刊載的北京知識產權法研究會會長曲三強的觀點文章寫道。

專利是商業競爭的重要部分。關于專利費用的糾紛,仍然是商業利益范疇內的議題。通信領域的專利數量龐雜,定價存在彈性大、無對照標準等狀況,而陷入訴訟和糾紛則又耗時較長。就聯想與中興的專利案的走向,多位知識產權領域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兩方邊訴邊談、最終走向和解的可能性較大,雙方實則追求的是“合理定價”。

智能物聯是大勢所趨,智能手機只是智能終端的一個品類,專利風險存在相通之處。“從通信行業的角度來講,車是一個通信終端。”一位不愿具名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研究人士認為,當前,智能汽車“新勢力”也在與傳統通信廠商接觸,尋求通過“專利包”的方式對沖專利費風險。

合理定價之爭

根據公開信息,聯想集團于10月21日向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院(EWHC)起訴中興通訊專利侵權。

原告包括聯想集團、聯想(美國)有限公司、聯想科技(英國)有限公司、摩托羅拉移動有限責任公司、摩托羅拉移動英國有限公司、聯想創新有限公司(香港)(以下統稱聯想),被告則包括中興通訊、中興通訊(英國)有限公司、努比亞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三家英國經銷商(以下統稱中興)。

中興方面率先對外回應,稱雙方已就專利許可問題展開了長達數年的協商,并“一直對采取協商以外的合法維權措施保持審慎、克制的態度”。聯想方面則表示:致力于以公平和透明的方式推進相關許可談判,并為此正在尋求英國法院的裁判。

根據原被告主體,不難看出,這是一場智能手機終端與專利許可方的專利授權費糾紛。聯想集團的摩托羅拉以及中興通訊、中興通訊旗下的努比亞是核心主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根據中國信通院今年9月發布的《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2024年共有五家中國企業入圍全球標準必要專利榜單前十,繼續占據半壁江山,華為、中興、小米成為5G專利的國產三強。

而聯想的摩托羅拉在全球市場也有一定份額。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研究數據顯示,摩托羅拉的全球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七。相較之下,中興通訊的努比亞未能進入前十。

從比較優勢來看,聯想方面是智能手機終端的角色,中興方面則是專利許可方的角色,但是同時中興通訊也有手機終端業務。

“雙方都有期望的價格,也交換過價格,但中間差距比較大,雙方一直談不攏。”11月7日,一位接近案件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雙方都有專利儲備,也基本認可以“專利交叉許可”的方式來進行商議,但在期望價格上差距較大,難以達成一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涵 攝(資料圖)

專利交叉許可是雙方糾紛的關鍵詞。“專利交叉許可,通常是指擁有專利的雙方或多方互相允許對方使用自己的專利,既降低了專利的使用成本、推動了技術交流和應用,也有助于企業向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在飛速發展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專利技術‘縱橫交錯’,一項產品經常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他專利權人的正當權利。比如,一部智能手機就囊括了數以萬計的技術和專利,一家企業很難完全繞開其他企業的專利技術。”《人民日報》2023年1月刊載的一篇報道曾對此做過科普。

此外,雙方均提及了FRAND條款。聯想集團在公開回應中曾提出基于“公平、合理、非歧視原則”(即FRAND原則)進行交叉許可的費率和條款,中興通訊方面也在回應中提及“始終遵照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原則開展許可談判”。

“FRAND條款要求專利持有者以合理的價格、平等的條件授權給任何需要實施該標準的公司或個人。”浙江墾丁(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分歧之下,談判停滯,可選的解決途徑轉向了司法。一位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業人士介紹,就通信行業而言,解決分歧一般有三種途徑,其一是法院訴訟,其二是尋求仲裁,其三是商事調解,但后兩者均需兩方都同意。

“現在中國公司在國外互訴的情況比較常見了,因此此案并沒有特別值得驚奇的地方。當然,每個中國公司在國外互訴的案件多少有個案的特點在里面。”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歡慶表示。

在業內看來并不值得驚奇的案件為何引起軒然大波?這與兩方當前的處境和利益密切相關。

中興的“急” 聯想的“慎”

在對案件的回應中,中興通訊表達了對聯想集團選擇“訴訟”以及“遠赴英國”的“難以理解”。但有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聯想在英國的起訴是一種“防御性訴訟”,原因是認為中興通訊已有在德國起訴的計劃。不過,中興通訊則稱“從未主動發起海外訴訟”。

在一般的專利訴訟中,如果法院判定被告侵犯了專利權,傳統的救濟措施是發布禁令,要求侵權方停止使用原告的專利技術。除了禁令外,侵權方還需支付一定的賠償金。

近年來,多地法院開始衍生出一種新型的專利訴訟類型,即專利許可費訴訟。在專利許可費糾紛訴訟方式中,法院可以判決侵權方支付一定的許可費用,而非直接禁止其使用專利技術。一旦法院確定了許可費率,雙方可以根據判決達成許可協議,按照協議每年支付許可費。

“在FRAND費率確認之訴中,對于專利費率不同法院存在不同的認定結果,而英國法院通常會給予較為合理的專利許可費用率,這也許是聯想公司選擇英國法院的另外一個原因。”李爍表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7428029

據李爍介紹,專利訴訟立足于金錢賠償和禁令救濟,訴訟的結果容易給企業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特別是在國際市場中,通信企業往往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復雜的法律環境,賠償、禁令會導致通信企業失去當地的市場份額,顯然會對公司的商業利益產生巨大的影響。

正是出于商業利益的考量,兩方各自出牌,形成了當前的局面。

據接近案件的知情人士透露,聯想集團擔憂的就是中興通訊率先在德國法院提起禁令訴訟,如果訴訟結果是判決摩托羅拉在德國市場“禁售”,那將會對摩托羅拉的出貨量及未來發展帶來難以承受的影響。

德國市場為何如此舉足輕重?這與歐洲的手機售賣邏輯有關:不同于中國市場,歐洲市場的智能手機售賣場景多在當地通信運營商門店,而歐洲的通信市場是由幾大運營商巨頭把持,德國又是歐洲最具重要意義的市場之一,如果退出德國市場,通信運營商可能會在歐洲其他市場也不再售賣。顯然,這是正處于上升期的摩托羅拉不愿意面對的風險。

禁售令曾讓OPPO被迫退出原本出貨量高速增長的德國市場。2022年7月,德國曼海姆地區法院裁定OPPO侵犯諾基亞專利,授予諾基亞對OPPO的停止令,諾基亞的一紙訴狀,讓OPPO后續暫停了其在德國市場的銷售業務。2023年第二季度,OPPO在歐洲市場出貨量年同比下降51%。

緊迫的“禁售”壓力在前,聯想集團慎之又慎。

“手機廠商這一方可選的訴訟地不多,其實這兩年最有(判決有利)希望的就是英國。”前述接近案件的知情人士表示。

重慶第一中院曾在2023年12月就OPPO訴諾基亞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一案作出一審判決,首次確定了手機行業5G標準全球累積費率。不過,我國目前也僅此一例。

在何處起訴,多是基于原告方對有利形勢的判斷。姚歡慶分析認為,聯想集團選擇在英國起訴的原因可能有三點:其一,英國的訴訟程序可預期比較強,出結果的時間相對較短;其二,英國對于(專利)權利人還算友好且公允;其三,聯想有在英國訴訟的經歷,對結果也比較滿意。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7月12日,英國上訴法院對InterDigital和聯想之間一起案件作出裁決,法院裁定將原定的許可費適度上調至每單位22.5美分,這一數額僅較聯想在庭上主張的符合FRAND原則的費率高了6.5美分。

不難理解,聯想方面選擇英國法院是出于風險最小化的考量。

“高通跟蘋果都是美國公司,它們也會來福州中院起訴。”前述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研究人士表示。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17年11月高通在福州中院起訴蘋果涉嫌專利侵權,2018年12月10日晚,高通宣布,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了高通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蘋果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專利的、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的侵權行為。

聯想方面率先在英國法院起訴,并不意味著中興方面不能再通過“殺傷力更強”的德國法院起訴。不過,即使中興通訊今后在德國起訴,聯想也可以向英國法院申請頒發臨時許可。臨時許可允許雙方在訴訟期間,按照法院預估的金額支付專利許可費,待最終裁定作出后“多退少補”,相關業務在訴訟期間不會被禁止。

李爍指出,訴辯雙方基于同一問題分別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啟動訴訟程序,其訴訟策略或者訴訟目的如何暫且不論,對于司法資源或者企業成本來講,都存在一定的浪費。但李爍也同時提及,德國的工業體系全面,在專利訴訟方面裁判經驗豐富,相對來講在訴訟程序端更為便捷高效。“總之,如果要探討中興赴德國起訴聯想實際影響,可能更多需要結合兩個案件的細節以及兩家企業的商務談判結果來決定。”

前述接近案件的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在英國正式的訴訟程序已經啟動了。”

11月12日,中興通訊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興通訊尊重知識產權價值,尊重他人創新、保護自身創新,堅持推動構建合理、公平、公允的專利運用轉化環境,堅持通過合理回報來實現技術創新的正向循環。針對聯想發起的海外訴訟,我們將采取一切合理舉措進行應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興通訊展現出的“堅持”,來自其在專利領域的多年耕耘,也與其發展模式有密切的關系。

對中興通訊而言,其努比亞在全球的出貨量相對較低,消費者業務相對弱勢,但運營商業務在全球市場排名相對靠前,此前在研發投入上開支較大,已經到了需要收回成本,實現利潤補償的階段。

根據中興通訊2024年半年度報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擁有約9.15萬件全球專利申請、累計全球授權專利約4.6萬件。2024年上半年,中興通訊的研發費用為127.2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0.37%。2021年5月,中興通訊在官網發文表示,過去幾年,中興通訊知識產權收入穩步增長,已經給公司帶來了現金性收益并將持續創造可期待的收益,預計2021年~2025年五年期間知識產權將給公司帶來45億元~6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11月12日,中興通訊在回應中也表示,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高科技企業之一,中興通訊充分意識到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價值和意義,并始終堅持將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堅持以技術革新研發先行,積極探索專利運用轉化策略,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中興通訊將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與各方伙伴攜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知識產權生態體系,賦能社會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升級。

聯想和中興站在天平的兩端:在移動通信標準前沿技術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不同國家企業創新回報的失衡很可能深刻影響行業的未來發展格局,但制造業的發展對經濟、民生也至關重要,摩托羅拉有80%的生產制造在中國。

專利授權方希望能獲得更高的專利授權費來補償創新回報,設備端則希望能談下來更有利于利潤水平的費用。平衡兩端需要一個確定的合理的標準,但專利許可費恰恰又有彈性空間很大的談判空間。

“黃金有國際標價,但專利許可談判就是個(很復雜的)討價還價的過程。”前述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研究人士指出。

而專利許可談判,對不少中國企業而言都是陌生或新鮮的領域,但從發展角度,這一課可能不得不補。

“補課”專利許可談判

專利許可費率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雙方不斷協商來達成一致。前述知情人士介紹,目前手機通信行業內主要有三種方法來確定專利許可費率。

第一種是自上而下法,即行業內對每臺手機應支付的專利費總和有大致的共識,再將這筆專利費分給各個廠商。例如,如果每臺手機應支付5美元的專利費,如何分配這5美元取決于各家擁有的專利數量以及專利的質量。盡管專利數量有明確的數字,但專利質量卻沒有明確的標準。因此,這5美元的分配往往會引起激烈的爭論。

第二種是自下而上法,每個專利權聲明人給一個定價,最后加總為手機廠商應付的專利授權費,但廠商對這一方法的認可度低,實施難度較大。

第三種方法是橫向比較法,或稱為可比協議法。這種方法通過比較同行業其他廠商的專利許可費率用來確定。例如,如果100件專利曾以1美元的價格許可給甲,那么在與體量相當的乙談判時,也可能會要求相同的價格。

但以上方法都很主觀,沒有公認的總價數字,也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

走向訴訟后,有一個關鍵的環節是證據交換,在這個階段,雙方會披露他們曾經收取或支付的專利費用等敏感信息。這些信息在訴訟過程中是完全保密的,只有雙方的律師能夠查看。這就為雙方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彼此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對方的立場和要求。

如果沒有司法程序的介入,這些關鍵數據和證據可能不會被披露,也就無法準確評估對方的要價是否合理。通過司法程序,雙方可以交換證據,事實上是為解決糾紛邁出了一步。

目前手機行業的普遍做法是,先開展業務,然后再協商專利費,一般手機廠商是被動的一方,專利授權方則是主動的一方。因為如果不在業務中使用專利,專利授權方們則無處要求收費。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資料圖)

其中一個例子是傳音控股。在2024年半年報中,傳音控股談到了專利風險,其表示“可能存在未獲授權情況下使用第三方標準專利”。目前,傳音控股在預計負債一項中,便預留有“售后質保費、專利使用費和印度公司預計稅款及罰金”,2024年半年報的期末余額共計32.75億元。

而2024年7月以來,高通就陸續在印度、德國等地相關法院,以專利侵權名義起訴傳音控股及相關子公司,主張后者侵犯其專利權。截至目前,所有案件均在審理中。

“在通信行業中,確實存在一些廠商選擇暫不支付專利費,直到對方主動交涉的情況。這種策略通常與廠商的談判能力、市場地位以及對專利費用的評估有關。”李爍表示。

在前述接近案件的知情人士看來,聯想與中興雙方走向訴訟解決爭議,以訴促談是聯想方面的目的,在該人士看來,若真的通過訴訟將專利許可費率公開化,對后續中興向其他手機廠商收費也有免于談判耗費人力物力的益處。

通信行業專利許可費談判是個棘手的課題,但是對中國科技企業走出去關系重大。

《報告》指出,隨著5G技術在垂直行業的廣泛應用和深入賦能,5G標準必要專利糾紛已顯現出向通信行業相關的垂直行業擴散的趨勢。自2019年起,在全球范圍內陸續發生了戴姆勒與諾基亞、德國電子公司Bury與諾基亞、大陸汽車系統公司與專利許可平臺Avanci及其聯盟成員諾基亞等、汽車巨頭聯合起訴高通等與5G專利相關的訴訟案件。

前述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研究人士也指出,與手機行業類似,新能源汽車也需要使用4G、5G技術,因此必須支付相應的專利費用。然而與手機相比,汽車的價值要高得多,因此專利權人認為應該支付更高的費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以Avanci為例。總部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Avanci成立于2016年。Avanci擁有多個專利池,其中包括4G和5G車輛項目,其目的旨在解決網聯汽車使用蜂窩通信技術的授權問題。以5G項目為例,其專利池涵蓋了部分2G、3G、4G和5G標準必要專利,目前有包括華為、三星、諾基亞在內超過65家專利權人選擇加入Avanci的5G許可項目。2024年6月2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一司負責人約見Avanci專利池相關負責人,當面遞交《提醒敦促函》,對Avanci專利池在汽車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過程中存在的壟斷風險進行提醒,敦促Avanci專利池切實加強反壟斷合規建設,預防和制止壟斷風險,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研究人士表示,專利池可能包含了行業內70%至80%的專利,專利池統一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進行談判,會令我國新能源汽車廠商在談判中的空間非常有限。

姚歡慶認為,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要根據不同的知識產權確定不同的保護策略。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劉民選律師也告訴記者,對于全球化經營的公司,一定要了解各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特點,并且關注到具體的司法動態,這樣才能在面臨訴訟時選擇更有利的方式處理。當然,這里面還包括提前在相關國家布局知識產權的問題。

“如在專利布局階段,企業應向存在商業行為、商業機會的目標國提前申請專利,提前做好向不同國家出海的合規準備。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合規方案,盡可能地避免訴訟特別是海外訴訟帶來的巨額成本,可能是中小型企業出海面臨的首要法律難題。”李爍表示。

此外,姚歡慶還表示,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為了保護自己的企業利益,是否同一個國家、是否同一個控股主體都不會構成不訴訟的理由。“無論(是)原告、被告,尊重知識產權、尊重法律規則,通過訴訟實現自己的利益,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選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3337348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專利 訴訟 中興通訊 聯想集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