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屏新聞 2024-11-14 12:14:52
近年來,川渝兩地以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為總牽引,聚焦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協同推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成勢見效。11月13日,川渝共建新時代文化高地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進會在成都舉行,會上發布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成果。
川渝共建新時代文化高地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進會在成都舉行
協同機制實現新路徑。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重慶市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按照規劃任務,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部署推動建設,印發《貫徹落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實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構建“1+3+N”落實保障體系。兩省市聯合成立專項工作組,組建文旅企業等合作聯盟36個,簽訂各類合作協議88份。
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川渝聯合編制《文化和旅游區域協同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方案》,積極爭取文化和旅游部支持。頒布《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在全國率先實現文化領域省際協同立法。共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實現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新突破。“川渝通辦”文旅證照審批實現擴容提速,創新推動“川渝閱讀一卡通”,實現兩省市125家公共圖書館、3000萬冊圖書通借通還。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共同推動文旅市場健康發展。
重大項目取得新成果。實施巴蜀文脈賡續工程,“考古中國——川渝地區巴蜀文明進程研究”等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聯合推進川渝宋元山城體系、川渝鹽業、蜀道申遺工作。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成,長江、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川渝段)、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川陜片區紅軍文化公園等重大文旅項目有序推進,三蘇故里等文化旅游新地標加快建設,嘉陵江旅游風景道、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帶等建設取得新突破。
文化交流形成新局面。共同創建國家級巴蜀文化生態保護區,創辦巴蜀非遺品牌大會,兩地同根同源非遺項目保護利用不斷提質擴面。共同籌備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持續舉辦“成渝國際戲劇雙城記”、川劇節等重大節會活動,聯手打造“成渝地•巴蜀情”主題群眾文化品牌,舉辦巴蜀合唱節、“川渝閱讀之星”、紅色故事講解員風采展示賽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推進兩地文化交流交融、繁榮發展。
品牌培塑實現新成效。聯合開展巴蜀文旅國際國內推廣活動,推動川渝文旅品牌火爆出圈。打造“寬洪大量”“資足常樂”“點石成金”“七星攬月”等一批“長紅長新”品牌,評選發布“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1000余個,共同推出世界遺產、長江上游黃金水道等主題精品線路70余條、國際潮流消費新場景65個,開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題列車500余趟,開展“百萬職工游巴蜀”等系列文旅品牌推廣活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更加彰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