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2 20:28:24
黃山正成為合肥以外皖南地區唯一、安徽第二個“米”字型高鐵樞紐城市。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黃山發布
近日,金華鐵路建設指揮部通過浙江政府采購網發布2024年11月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擬在12月份開展金華至黃山鐵路預可行性研究項目采購,預算金額100萬元。根據采購需求,擬通過研究明確主要技術標準和相關建設方案,提出投資估算。
不久前,《金華國際陸港樞紐專項規劃(2024—2035)(草案)》公示,金華至黃山鐵路就出現在相關規劃圖中。
更早之前,《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 》都提到,要推進黃山至金華鐵路規劃對接和前期工作。安徽“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及,要開展黃山—衢州(金華)等高鐵項目前期工作。
解讀:目前,金華至黃山鐵路通道可利用已建成的杭黃高鐵和在建的金建鐵路。在外界看來,此次金華至黃山鐵路預可研招標,或許在為項目另辟新路徑和爭取納入國家規劃做儲備。盡管如此,隨著又一鐵路項目浮出水面,大黃山地區樞紐格局日益清晰。
2015年6月,隨著合福高鐵建成通車,黃山正式進入高鐵時代;2018年12月,杭昌高鐵杭黃段開通運營,黃山與長三角的時空距離大大拉近;2023年12月,杭昌高鐵黃昌段建成通車,杭昌高鐵全線貫通,黃山正式形成兩條高鐵動脈的十字交叉。
今年以來,池黃高鐵、宣績高鐵相繼建成通車,黃山的樞紐地位不斷鞏固。
池黃高鐵通車后,結束了安徽沿江地區的安慶、池州等地與黃山地區無高鐵直達的歷史。宣績高鐵則通過溝通商合杭高鐵與合福高鐵,形成馬鞍山、蕪湖、宣城至黃山城際快速通道,并進一步形成連接長三角地區的便捷鐵路通道體系。
目前,黃衢、杭臨績(黃)高鐵也已列入長三角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按照當地媒體的說法,黃山正成為合肥以外皖南地區唯一、安徽第二個“米”字型高鐵樞紐城市。這也意味著,黃山有望成為在鄭州、西安、合肥等城市之外,全國首個普通地級市“米”字型樞紐。
圖片來源:安徽省“十四五”規劃綱要
那么,為什么是黃山?
在安徽省內,黃山是個“小個子”,經濟體量長期居于末位,地理位置偏居一隅;但從更大的視角來看,黃山是長三角南翼門戶,溝通皖浙贛閩四省,并進一步連接珠三角。
更重要的是,去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行動方案》,提出持續擦亮“中國黃山、世界黃山”品牌,將山水生態相同的黃山、池州、安慶、宣城4市“打包”建設大黃山,舉全省之力頂格打造超級IP。從這個角度來說,高鐵網絡不斷加密,無疑有望帶動“大黃山”跨區域聯動,釋放更大的乘數效應。
商務部支持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近日印發《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中國進出口銀行要加強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更好適應不同類型外貿企業融資需求。引導銀行機構優化海外布局,提升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服務保障能力。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海外法務、稅務資源等對接服務。支持關鍵設備、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有序擴大來華單方面免簽政策適用國家范圍,擴大過境免簽政策實施區域、延長可停留時間。
蘭州發放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房票
蘭州日報消息,11月20日,留蘭就業創業的蘇丹、楊玉良分別領到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房票。今年以來,為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聚焦“3年吸引留住20萬大學生”的目標任務,蘭州正式推出“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按照政策規定,對新來蘭州市企業全職工作或自主創業的全日制博士生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全日制碩士生,在蘭購買首套住房的,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10萬元房票補貼。
集大原高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
新華視點消息,記者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隨著55501次試驗列車11月21日7時30分從烏蘭察布站駛出,集大原高鐵烏蘭察布至豐鎮北段開始運行試驗,標志著集大原高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大原高鐵開通運營后,將與張呼、大西、鄭太等高速鐵路以及在建的雄忻高鐵連通,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將接入全國高鐵網。
重大突破,湖南發現超40條金礦脈
湖南省地質院11月21日宣布, 湖南省地質院下屬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經多年努力,在湖南平江縣萬古金礦田地下2000米以上深度地層發現超40條金礦脈,金品位最高達138克/噸,探礦核心區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0.2噸。專家會商認為,湘東萬古金礦田礦床規模屬于超大型,預測地下3000米以上遠景黃金儲量超1000噸,以現行金價計算資源價值達6000億元。
海南省推動夜間文旅消費新發展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海南省創建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示范區工作方案》,將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對標國際、包容多元的原則,重點依托海口、三亞、儋州3個地級市,用兩年時間打造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示范區,以夜經濟點亮文旅發展新“夜”態,全面助力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國務院國資委:目前最緊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國資小新”消息,11月19日至20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舉辦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暨廳局級干部研修班。
大家一致認為,要統籌當期效益和長遠發展,推動中央企業始終處于健康可持續發展軌道上。要深入分析制約中央企業效益持續增長的核心因素,積極轉變利潤結構、增長結構。要推動中央企業穿越經濟周期,支持企業開啟增長的“第二曲線”,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出資人政策供給,健全精準化、長周期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探索更加有效的盡職免責機制,引導企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生型增長。要增強工作預見性,提升措施的精準性,確保業績的真實性,扎實做好明年經濟運行工作。
要完善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機制,推動中央企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要謀劃好國資央企“十五五”規劃,把行業研究透、家底理清楚,科學嚴謹、能夠落地。要更加有效推進國有資本“三個集中”,目前最緊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發揮戰略安全兜底作用,深入推進戰略性、專業化重組。要打造適應創新發展要求的產業投融資體系,研究打造定位精準、高度協同、優勢互補的產業投融資平臺,建立市場化運作的科創孵化平臺,在投資選擇上始終聚焦科技屬性、技術價值、新興領域,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中國工業機器人升至全球第三
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1月20日,總部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平均機器人密度再創新高,達到每萬名員工配有162臺機器人,是七年前的兩倍多。中國超過德國和日本,躍居全球第三。
機器人密度,是指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與員工人數的比例,這是一項衡量各國制造業自動化水平的有效指標。2023年,韓國是全球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二。
央視新聞消息,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28.8萬臺,同比上升19.8%。截至2024年10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188.4萬臺,同比增長49.4%。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表示,當前充電樁和新能源汽車的增量比達到了1:2.6,整個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已經能跟得上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
北京連續8年領跑全球科研城市排名
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11月21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科技創新中心與科研城市論壇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4》和《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4》增刊報告發布。報告顯示,北京仍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科研城市,連續8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排名榜首。
自2016年起,北京一直領跑“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今年,指數聚焦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2023年在自然指數期刊上的科研產出情況,探討全球的科學發展趨勢。最新數據顯示,北京的科研產出增長近9%。此外,我國還有上海、南京、廣州和武漢4個城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前十。
作為全球最“科研”的城市,北京在今年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報告中表現亮眼,排名全球第三,僅次于舊金山-圣何塞和紐約。粵港澳大灣區排名第六,上海超越巴黎、東京,上升至全球第七。綜合排名前十的科創城市(都市圈)依次為舊金山-圣何塞、紐約、北京、波士頓、倫敦、粵港澳大灣區、上海、巴黎、東京和巴爾的摩-華盛頓。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排名前20城市(都市圈)
今年是該指數連續第5年發布,通過科學中心、創新高地、創新生態三大維度30個指標,對全球120個城市(都市圈)的創新能力進行測度,揭示全球城市創新動態及創新格局的新趨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