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3 08:55:25
2024年11月22日晚,匯頂科技公告,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英谷)的控制權,并擬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云英谷專注于OLED顯示驅動芯片的研發與銷售,主要客戶為智能手機和VR/AR設備制造商。云英谷已完成多輪融資,股東包括小米、京東方、高通等知名企業。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在政策支持下,A股并購重組消息不斷。11月22日晚,匯頂科技(SH603160,股價81.80元,市值374.86億元)公告,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英谷)的控制權,同時公司擬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經公司申請,匯頂科技股票將自2024年11月25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資料顯示,云英谷專業從事OLED顯示驅動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AMOLED顯示驅動芯片及Micro OLED硅基顯示驅動背板芯片。天眼查信息顯示,云英谷已進行多輪融資,小米、京東方、高通等均在其股東之列。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的主要交易對方為顧晶、深圳翼勢一號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翼勢一號)、深圳市翼升一號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及深圳翼升二號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翼升二號),最終交易對方還待協商確定。
天眼查信息顯示,顧晶系翼勢一號、翼升二號合伙人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系云英谷法定代表人。同時,云英谷微信公眾號“云英谷科技Viewtrix”多條消息顯示,顧晶系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根據2024年4月9日發布的《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云英谷以85億元的企業估值入選該榜單,排名第976位。
云英谷成立于2012年5月,成立以來已進行多輪融資,股東名單中包括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京東方A(000725.SZ,股價4.24元,市值1596億元)、高通(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等。
上述微信公眾號9月2日消息稱,云英谷近期完成新一輪增資,由祥峰投資與成都策源共同投資。本輪增資完成后,云英谷擁有超過10億元的資本儲備以應對業績的快速增長以及行業周期。云英谷預計2024年公司給品牌手機出貨OLED驅動芯片達到5500萬~6000萬顆。
2023年1月6日,中金公司(SH601995,股價34.68元,市值1674億元)發布《關于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報告》,云英谷啟動IPO計劃。該文件顯示,云英谷控股股東為翼勢一號,持股比例9.81%,公司設置了特別表決權,翼勢一號控制其44.77%的表決權。
匯頂科技公告稱,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預計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4月修訂)》,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本次交易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不構成重組上市。
截至目前,本次交易正處于籌劃階段,交易各方尚未簽署正式的交易協議,具體交易方案仍在商討論證中,尚存在不確定性。
對于云英谷的主營業務和主營產品,云英谷官網信息顯示,公司主要產品包括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顯示驅動芯片及Micro OLED硅基顯示驅動背板芯片。其中,公司的AMOLED顯示驅動芯片下游應用終端為智能手機,而Micro OLED硅基顯示驅動背板芯片主要的下游應用終端則為VR/AR等智能頭戴式設備。
記者注意到,匯頂科技在近一年多的定期報告內,對AMOLED屏幕、VR/AR頭顯的未來市場均進行了向好的描述。
匯頂科技2024年半年報顯示,據IDC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已連續四個季度同比增長。同時,智能手機的市場結構正發生積極變化,AMOLED屏幕在手機市場中的份額持續提升,據Omdia數據,2024年第一季AMOLED屏幕出貨量1.82億片,同比增長39%,市占率達51%,預計第三季度市場份額將擴大至56%。匯頂科技認為,智能手機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將為公司的觸控、指紋、屏下光線傳感器、音頻等產品帶來更多市場機會。
對于VR/AR領域,匯頂科技在2023年年報內表示,IDC預計,2024年全球VR/AR頭顯出貨量將顯著增長,預計相較2023年出貨量增長46.4%。隨著VR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未來將激發出更多市場需求,為公司光線傳感器、音頻、多功能交互傳感器等產品帶來更多潛在機會。
經營業績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匯頂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2.23億元,同比增長0.82%;實現歸母凈利潤4.48億元,同比增長3499.30%。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