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12:13:11
“華僑銀行是由祖籍福建的華僑于20世紀在新加坡建立的銀行,其存在本身就是華人逐夢東盟、創業立身的例證。在橫跨了近百年后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啟航東盟,呈現出千帆競發的蓬勃景象。華僑銀行中國正傳承著銀行文化中的“出海”基因,以“集團一體”的服務模式,全力支持中國企業把握中國-東盟地區貿易和資金流動中的商機,在包括印尼在內的東南亞地區實現更長遠的業務發展。”
——華僑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洪湧翔
來自江蘇的企業亨通光電近年來將目光鎖定東盟,通過收購印尼當地一家線纜公司拓展海外版圖。華僑銀行中國與華僑銀行印尼團隊合作,迅速制定服務方案,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綜合授信方案制定、協議簽署、額度審批和外匯鎖匯,以高效專業的全方位服務支持客戶發展,也幫助客戶更好地規避外匯市場的波動性。亨通光電對華僑銀行中國境內外協作能力及工作效率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目前雙方合作持續深化,現已覆蓋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新加坡、印尼等地,華僑銀行中國正為客戶鞏固全球化戰略提供鼎力支持。
隨著中國企業自身實力的持續增強,越來越多像亨通光電這樣的中國企業瞄準東盟市場,期待在東南亞賽道上迅速打開局面。華僑銀行中國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協助一家家中國企業拓展在東盟的經貿“朋友圈”,實現高質量的海外落地。
至2023年底,中國已連續14年保持東盟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東盟連續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東盟憑借人口眾多、經濟蓬勃、位置優越及區域聯通等優勢,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的理想目的地。
根據東盟發布的《2023年投資報告》數據,東盟的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量在2022年創下歷史峰值。除了新加坡繼續蟬聯FDI首位之外,印尼位列FDI第二位。與此同時,印尼也是眾多中國企業最熱衷于投資的目的地之一。
印尼人口近2.8億,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印尼的棕櫚油以及煤炭、鎳和銅等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鎳儲量居世界首位,成為電動車電池領域最熱門的投資地之一。不僅如此,印尼還因為人口較年輕、消費能力強,推動當地數字化、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眾多中國新消費領域等行業的企業紛紛進軍印尼市場。
華僑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洪湧翔先生近期帶領團隊前往印尼進行了實地考察,走訪了當地有代表性的工業園區去拜訪當地中國企業客戶,共同探討在印尼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需要的支持,繼而針對性地滿足客戶需求,幫助中國企業在印尼實現快速發展。
對于任何一家有意拓展海外業務的企業而言,語言文化、法律制度、經商環境、匯率風險等都是必須面對的挑戰。如何將資金順利帶入并規避外匯風險、快速適應市場規則、與當地供應鏈對接,以及避免文化迥異帶來的“水土不服”等等,都需要一位深諳東盟市場、最好是在東南亞多國都有運營的“引路人”陪伴左右,華僑銀行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從服務團隊來說,華僑銀行在印度尼西亞等地都設立了大中華海外事業部,這個團隊的部分員工是從中國的分支機構直接派遣,也有部分是在東南亞當地生活的華人,他們既了解中國企業文化,也熟悉當地規則,能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幫助中國客戶和東盟的客戶捕捉雙邊優勢和機遇。
從服務能力來看,華僑銀行擁有近百年的金融經驗積累,能提供全方位專業金融和財富管理服務。僅以外匯兌換資質為例,當中國企業投資東南亞的時候會面臨一定程度的小幣種外匯風險,印尼盾就是其中之一,它兌人民幣的匯率一般不穩定。華僑銀行擁有人民幣直接兌換印尼盾的資質,能提前協助客戶進行布局,不僅有助于提高匯款效率,也能有效降低外匯風險,對于境外項目使用人民幣資金結算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華僑銀行在印度尼西亞是歷史悠久排名第四的銀行,現有約210家分行和辦事處,在當地擁有很強的市場影響力。
去年,華僑銀行集團邀請10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去印尼考察,這些企業所在行業涵蓋了新能源、綠色科技、教育和醫療,集團為這些中國企業介紹了印尼當地的經商環境,提供全方位的咨詢和金融服務,并為他們和當地的合作伙伴牽線搭橋,幫助這些中國企業更高效地打開印尼市場。
鎳是電動車電池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印尼的投資也隨著電動車在全球的興起而蓬勃發展。《東盟投資報告》指出,在東盟所有成員國之中,印尼擁有較完整的電動車價值鏈。中國電動汽車廠商所生產的電動車電池中有相當比例的原材料與鎳都是來自印尼,因此不少與電動車電池產業鏈相關的中國企業都在印尼當地投資和生產,例如青山集團、中偉新材料、貝特瑞、格林美等。華僑銀行中國積極響應企業需求,為企業在印尼的運營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客戶把握印尼投資機遇,實現業務的突破性發展。
華僑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洪湧翔表示:“近幾年,華僑銀行中國在支持中國企業拓展印尼業務方面所獲得的收入實現了翻倍增長。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在東盟,尤其是印尼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將繼續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在印尼激活增長新動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