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7 10:23:28
近期,A股縮量下跌。該如何理解與看待?
民生證券認為,股票的結構定價要向其他大類資產看齊,但是其中權重股的壓艙石作用會逐步體現,投資者不用過度驚慌。股票市場偏離基本面的交易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背后其實是投資者回避短期基本面問題、定價更為遠期且短期不可證偽的成長與主題,但這種偏離終有邊界。市場出現調整意味著過去的結構并不能真正帶來牛市,但這并不是對市場悲觀的理由,低估值的藍籌股并不存在上述問題,且得到了政策的真正呵護,有望成為市場的壓艙石。
華泰證券也有類似觀點,指出:目前外部擾動加上國內處于政策真空期,使得機構投資者觀望意愿強,交易型資金受到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的影響,資金出現邊際降溫,部分漲幅較大的品種出現分歧,回調需求增大。而目前市場出現調整,或許意味著過去的結構并不能真正帶來牛市。操作策略上,短期回避高估值高擁擠度品種,等待超跌的布局機會。關注有政策呵護、基本面穩健的核心資產。
問題來了? 政策呵護、基本面穩健的核心資產有哪些?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在A股市場,滬深300ETF華夏(510330)等在內的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或是其中之一。其一是其指數編制決定的,該指數匯集了滬深股市的核心資產,所以可以分享經濟與A股向上的β收益;其二是包括《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和互換便利(SFISF)等相關政策文件都提及滬深300指數及其成分股,重要程度可見一斑。而在港股市場,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跟蹤的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有類似效果,或有望成為市場壓艙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