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3 23:54:50
12月3日,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在廣州開幕,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會上介紹了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并提出產業創新進入以規模應用推動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電信將持續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加快相關產業規模應用,推動數智化應用深度融入行業生產場景,還將進一步豐富個人和家庭數智化應用,探索終端定制。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楊夏
12月3日,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在廣州開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此次中國電信一口氣發布了不少新品,且大多具有AI功能。
根據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大會主論壇演講時的說法,當前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發展具備了良好條件,AI手機、AI PC等智能終端逐步走進日常生活;行業大模型在金融、工業、醫療等領域加快落地,借助大模型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逐步形成共識。
未來,中國電信將進一步豐富個人和家庭數智化應用,推動AI+手機、AI+云電腦、AI+攝像頭等智能終端規模普及,同時探索AI眼鏡、AI機器人等終端定制。
12月的這場數字科技生態大會,已經是三大運營商2024年主辦的最后一場重磅活動。在這場通信圈的大會里,運營商高層都透露了哪些信息?
演講過程中,柯瑞文著重介紹了中國電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績單”:自主研發覆蓋語義、語音、視覺、多模態的“星辰”大模型能力體系,完成首個全國產化萬卡萬參大模型訓練;面向政務、工業、教育等領域推出了50多個場景大模型;構建“星海”數據智能中臺,形成了9萬億Tokens數據集;打造全球首個運營商量子加密辦公應用等。
柯瑞文提出,在實踐過程中,中國電信深刻地感受到新一輪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技術方興未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浪潮迎面而來,走入現實,安全作為底線的需求更加迫切。他直言,這些趨勢性變化不僅僅是科技問題,也是應用和產業問題,當前正是推動產業應用的好時期,將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商機。
柯瑞文進一步介紹,在智能方面,AI的快速發展既需要大規模、單節點的智算集群,也需要分布式、可便捷普惠獲取的公有云智算服務,實現這些服務需要全國一體化的算力互聯網和平臺對跨地區、跨架構、跨服務商的算力進行調度。
另外,柯瑞文還提到,智算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對能源供給體系產生巨大沖擊,必須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推動算力和電力、通信和能源融合創新發展。安全方面,網絡、平臺、數據安全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人工智能、量子、低空經濟等快速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安全挑戰,需要筑牢安全可控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提供端到端、一體化、全方位的安全服務。
談到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情況,柯瑞文認為,產業創新進入了以規模應用推動發展的關鍵時期。“科技成果只有通過規模應用,才能促進技術不斷迭代完善,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實現技術和市場雙輪驅動產業發展,并進一步反哺科技創新。”柯瑞文稱。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發展具備了良好條件。過去兩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迭代和創新,大模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從近期實踐來看,AI手機、AI PC等智能終端逐步走進日常生活,行業大模型在金融、工業、醫療等領域加快落地,借助大模型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逐步形成共識。”柯瑞文還提到,直連衛星正在從手機向汽車等更多領域拓展,基于AI和物聯網的綠色產品不斷推出,這些都需要通過加快應用推動產業發展。因此,中國電信認為,必須堅持應用導向,加快用起來,以用促建、以用促創,加快“技術—產品—產業”的循環。
身處其中的參與者又該如何做?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將持續完善網絡基礎設施,聚焦重點場景,打造萬兆下行、千兆上行的5G大帶寬能力;打造跨DC分布式無損網絡;強化天地一體全球衛星網布局;全力攻關云網操作系統;加快智算基礎設施建設;探索算電協同新模式,推動用能結構轉型;加快突破量子關鍵核心技術,推進覆蓋全國的天地一體量子通信網絡建設。
在加快相關產業規模應用方面,根據柯瑞文的說法,中國電信將推動數智化應用深度融入行業生產場景,重點打造80多個行業大模型和20個行業智能體。據他透露,工業質檢方面,星辰大模型已在深圳、汕頭等地應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星辰大模型已在北汽、長安汽車等企業的新能源車型落地使用。
產品方面,柯瑞文透露,未來中國電信將進一步豐富個人和家庭數智化應用,推動AI+手機、AI+云電腦、AI+攝像頭等智能終端規模普及,探索AI眼鏡、AI機器人等終端定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在大會現場注意到,此次中國電信發布的天翼AI手機,就將星辰大模型植入了終端,可在通話過程中實現語音實時翻譯,還有語音交話費、訂機票、訂酒店等功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