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4 21:11:57
羅志恒建議,要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實現耐心資本“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特別要加強一、二級市場聯動,一級市場的關鍵在于完善退出機制,要保持常態化IPO的同時,完善協議轉讓、并購交易等多元化退出渠道。二級市場的關鍵在于提高投資比例,同時完善市場監管機制。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政策措施,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為了長周期陪伴創新企業成長,推動國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此次政策明確提出,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以具備硬科技實力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創新企業為主要投資標的,長期支持陪伴科技創新企業成長壯大,其存續期最長可到15年,較一般股權投資基金延長近一倍。
記者注意到,《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就曾明確指出,要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
壯大耐心資本需要突破哪些障礙?政府要發揮怎樣的作用?當前,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回升的原因是什么?此次化債“組合拳”能否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圍繞上述一系列熱點話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進行了獨家專訪。
NBD:近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主要經濟指標顯著回升,原因是什么?
羅志恒:總體上看,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和“兩重”“兩新”政策的生效,10月經濟在9月筑底回穩的基礎上加快恢復,確認了8月是全年經濟的底部、9月是筑底企穩的起點。
經濟筑底回穩主要體現為市場預期改善、資本市場回暖、房地產銷售和價格出現止跌回穩跡象、消費回升、固定資產投資不再下行。這些指標的改善只是現象,更重要的是一攬子增量政策的作用機制是順暢的。
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出臺,其核心目標和傳導邏輯主要在于以資本市場活躍為先導,逐步修復居民、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尤其是通過大力度化債激發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積極性。
其一,本輪增量政策源自金融部門出手釋放強烈信號,其后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努力提振資本市場。伴隨著市場回暖,居民預期和資產負債表改善,帶動國慶期間旅游和消費回升。
其二,對于企業部門,中央出臺政策整治拖欠企業賬款的行為,同時發布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有利于解決企業現金流被占用以及預期不穩的問題。
其三,財政部門宣布采取史上最大力度的化債舉措并支持房地產止跌回穩,這標志著化債思路發生重大轉向,從“化債中發展”轉為“發展中化債”,地方政府化債壓力有所減輕,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和財力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
NBD:您曾提到,化債組合拳規模超預期,這能否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羅志恒:總體上看,此次化債力度超預期,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行動,體現出中央推動防范化解風險、規范債務管理、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心,有利于提振信心與預期。
此次化債降低了當期地方政府化債和利息支出的財政壓力,地方政府能騰出更多的財政資金和精力發展經濟、提供公共服務,更好落實減稅降費,改善營商環境,對地方政府行為的激勵效應也要引起重視。
首先,債務置換實現了大部分隱性債務顯性化,地方債務的存在形態從顯性和隱性并存的“雙軌”管理轉向以顯性債務為主,地方債務管理更加規范、透明。
其次,以利率更低、周期更長的政府債券置換舉債成本高、周期短的隱性債務,以時間換空間,因此債務置換的過程也是降低風險的過程,體現了化債的本質是化解風險。
再次,債務置換減輕了地方政府化債的壓力,地方政府能加大教育、醫療、環保等投入,從而增強地方經濟的內生動力和社會福祉。
第四,債務置換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落實減稅降費,有利于改善營商環境。對于城投公司而言,債務置換有助于城投公司剝離歷史債務包袱,輕裝上陣,為城投公司的轉型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NBD:今年4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耐心資本”。鼓勵和發展耐心資本,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
羅志恒:耐心資本是對資本回報有較長期限展望且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的資本,其表現形式和適配場景是多樣化的,可以表現為風險投資對初創企業的支持,亦可以表現為私募股權對成長型企業的注資,還體現在長期資金的穩健投資上。
耐心資本的廣泛適用性以及堅持長期主義、深耕價值投資的特性,使得其在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經濟轉型、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等方面能夠發揮出重大作用。
鼓勵和發展耐心資本,是發展新質生產力、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創新具有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等特點,離不開有效的資金支持;特別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中小型科創企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需要耐心資本提供資金和金融服務。
一方面,耐心資本投資周期長,具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能夠支持較長時間才能產生顯著回報的項目;另一方面,耐心資本更關注企業長期價值和成長潛力,短期抗干擾能力強,有助于企業專注于技術突破和產品完善,從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因此,大力發展耐心資本,與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的目標不謀而合,是我國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
NBD:壯大耐心資本,您認為還需要破解哪些障礙?政府需要發揮怎樣的作用?
羅志恒:壯大耐心資本既要提高整個宏觀政策體系的兼容度,還要專注資本市場本身的匹配度。
首先,建立健全與耐心資本發展相匹配的制度環境。一是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各類宏觀政策的制定要進行全局性考量,注重財政、貨幣、科技等政策協調配合,為發展壯大耐心資本提供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預期。
二是完善有利于長期投資行為的考核評價、稅收、投資賬戶等制度,要考慮客觀實際、包容失敗。如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優化保險公司長期投資會計記賬標準。
三是提高對投資者權益的法律保護力度,增加違法成本,有效遏制市場操縱、財務造假等不當行為。
其次,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實現耐心資本“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特別要加強一、二級市場聯動,一級市場的關鍵在于完善退出機制,要保持常態化IPO的同時,完善協議轉讓、并購交易等多元化退出渠道。
二級市場的關鍵在于提高投資比例,同時完善市場監管機制。此外,還需要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供給,擴充指數化產品類別,發展風險對沖工具。
與此同時,也要做好預期管理,加強投資者教育,在全社會范圍內樹立長期投資、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071212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