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6 17:51:52
成都稅務部門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服務,支持外資企業和本地企業國際化發展。具體措施包括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稅費服務,解決166個跨境涉稅問題,累計服務跨境企業1288戶;同時,為本地企業如特銳德川開電氣提供定制化出口退稅服務,加速資金流轉,助力其產品出口至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張益銘
2023年,國家稅務總局打造“稅路通”服務品牌,建立起健全的跨境投資稅收服務長效機制。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結合當地特點,推出“稅路通”子品牌——“稅路通·海納百川”,全方位拓展四川稅務在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的職能作用。
近日,記者跟隨“開放四川 稅路通行”媒體走基層活動來到四川,近距離觀察當地稅務部門如何借助“稅路通·海納百川”這一跨境服務子品牌,創新服務模式,優化稅收環境,助力當地企業更順暢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進一步提高跨境貿易的便利化水平。
“一帶一路”四向拓展,“航鐵交織”展開胸懷,這是成都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底蘊和氣度。
為順應成都對外開放大勢,助推高水平對外開放,成都稅務部門一方面積極開展“引進來”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全流程稅費服務,助力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今年以來累計服務跨境企業1288戶,解決了166個跨境涉稅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在“稅路通·海納百川”品牌框架下立足跨境納稅人實際稅費需求,進一步構建“普惠+定向”的“走出去”分類服務模式,增強企業出海“底氣”。
對于選擇成都的原因,漢高大中華區總裁安娜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汽車制造業為漢高提供了強大的市場支撐。
坐落于成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都漢高粘合劑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高成都”),是漢高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生產基地,也是漢高目前在中國西部建設的唯一工廠。自2010年成立以來,公司主要為相關整車制造商及上下游企業提供相應產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世界各國在互助協作中共同發展,不斷優化的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在華經營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成都市日益均衡的投資環境也與外資企業的適配度不斷增強。
對此,漢高成都工廠廠長李勤思頗有感觸,“成都稅務部門主動輔導納稅申報、優惠政策享受,推送《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電子書,這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的政策環境,對深耕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我們還深刻地感受到稅費服務日益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他表示,全國統一規范的電子稅務局使“不見面”辦稅成為常態,涉稅業務基本都可以“網上辦”“掌上辦”,也極大提高了企業的辦事效率。
成都漢高粘合劑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調研媒體介紹公司發展情況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
據了解,為推動“稅路通”品牌在基層落地見效,確保“引進來”的企業能夠“留得住、走得遠”,當地稅務部門結合外商企業境內再投資、外籍個人享受相關津補貼以及西部大開發政策等,不但第一時間向“引進來”企業推送《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電子書,還組建稅收宣傳咨詢團隊,結合“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和“三問三送三轉”等活動,開展“一對一”的深入宣傳解讀,幫助企業及時掌握相關稅收政策。
良好的稅收環境,為“引進來”企業注入了發展信心。安娜在跨國公司投資四川懇談會上表示,漢高正計劃在成都進一步追加投資,盡快引入新產品產線,在新能源和儲能等領域率先發力。
當前,四川積極發展的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前沿產業正持續吸引著像漢高這樣的跨國企業入川入蓉發展,實現共享共贏。外貿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8420.8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位列全國第8。其中,成都實現進出口6829.2億元,同比增長10.6%,占到了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1.1%。
四川正在大力推進“制造”出海。以機電產品為例,今年前10個月,四川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6.6%,占同期全省出口總值的75.3%。
出口份額上升的同時,四川企業“出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賺外匯”也讓川企的收入結構更加穩定,更有利于應對及參與新形勢下的國際競爭。
“2023年至今,我們累計享受稅收優惠超1億元,這些資金在促進研發、提升能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銳德川開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開電氣”)財務中心副總經理劉蕓杉介紹,作為西南地區重要的電氣開關研發生產基地,企業多項核級開關設備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及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助力了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產品遠銷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近年來,川開電氣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加強海外市場布局,一方面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一方面打造數字化智慧工廠,擴大產品出口,推動智能開關柜、預裝式變電站等產品的國際化進程,提升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特銳德川開電氣有限公司打造了數字化智慧工廠,以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模式提高效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祎 攝
劉蕓杉介紹,業務開展初期,公司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不少涉稅問題,比如錯誤提交了出口申報數據、對收匯匯率難以確定等,成都稅務部門在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一對一”答疑解難。
據了解,為加快出口退稅從“紙面數據”向“賬上資金”轉化速度,幫助企業盤活資金,成都稅務部門的稅務服務專員團隊從優惠政策落實和業務輔導著手,量身定制出口退稅服務措施,專人專崗實時跟進,確保申報、受理、審核、復核、審批、退稅等環節暢通無阻,還結合政策規定和企業實際提出建議,幫助企業在海外有效規避稅收風險,便捷、正確享受稅收優惠,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和抗壓能力。
“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產品銷售到津巴布韋、南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我們的涉稅訴求也更加繁雜,出口退稅‘非接觸’‘免填報’‘無紙化’等服務舉措切實節省我們的辦稅時間,提升資金周轉速度。”她表示。
不僅僅是“稅路通”,成都正全面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為企業紓困解難,一份份喜人的成績單也是成都對外開放通道持續拓展的重要印證——2023年,成都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成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發展成效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成都造”創新藥刷新國內單品種藥物出海授權交易紀錄。截至2024年9月底,已有31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平均每天有2家外資企業到蓉投資。
一座城市有開放氣度,“引進來”企業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在地向心力,“走出去”企業才能有汩汩流動的發展活力。成都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現有的經驗基礎上做好優化提升,持續豐富“稅路通·海納百川”跨境服務子品牌內涵外延,為成都這片開放“熱土”再添服務熱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