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7 16:27:46
12月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4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峰會在成都舉行,圍繞發展耐心資本這一主題,在峰會主會場活動中,多名重磅嘉賓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4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峰會在成都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壯大耐心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
圍繞發展耐心資本這一主題,在峰會主會場活動中,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孫念瑞發表了致辭,原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梁濤,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行長徐登義等重磅嘉賓也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峰會主會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
孫念瑞在致辭中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壯大耐心資本,資本市場大有可為,上市公司責無旁貸。“良好的市場環境是耐心資本發展的前提,而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基本面。”
他指出,只有出現越來越多的高質量上市公司,資本市場才能平穩運行,耐心資本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回報,對資本市場發展更有信心,也會更愿意支持上市公司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升投資價值,上市公司必須切實擔負起責任。
今年以來,中國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顯著提升,形成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的良好勢頭。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達1.10萬億元,同比增長3.9%。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前三季度研發強度分別為4.74%、9.94%、4.73%。研發投入達10億元以上的公司163家,363家研發投入同比增速逾50%;338家研發強度超20%。
聚焦金融行業如何促進保險資金成為耐心資本的話題,梁濤在發表主旨演講時建議,要進一步完善對保險機構的考核評價,調整目前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長周期考核制度,使評價周期與跨周期投資相適應,鼓勵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對保險資金的耐心投資予以肯定和激勵。
梁濤指出,一方面,耐心資本需要耐心負債的支持,沒有耐心負債,就不可能有耐心資本,因此要大力發展商業保險業務。另一方面,保險企業要針對不敢投、不會投的情況明確優化路徑,提升符合新質生產力的投研能力。
羅志恒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認為,要優化支出結構,財政政策的重點應從投資為主轉向投資和消費并重。從政策層面來看,在外部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積極擴大內需,對沖外需可能出現的下滑。
在峰會主會場,多家上市公司負責人也圍繞資本市場如何培育耐心資本、資本如何賦能新質生產力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貢獻智慧。
均瑤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均瑤健康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均豪表示,均瑤集團要做百年老店,歡迎耐心資本。“百年老店就像人的生命一樣,它有長度、寬度和厚度,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資本。”
他認為,當下以價格戰為手段的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給眾多企業帶來了困擾。做企業不要卷價格,卷價格會把行業卷垮,把自己也卷垮,而是要去卷技術,這才是企業家應該做的事情。
廣聯達董事長、總裁袁正剛圍繞技術賦能和數字化轉型提出自己的想法。
他表示,這兩年大語言模型發展速度非常快,但僅靠大語言模型還不足以解決行業問題,需要融入大量專業知識和行業特有算法。因此,公司這兩年在通用大模型基礎上結合行業知識,與應用場景相結合,致力于打造建筑行業AI大模型AecGPT,目前已覆蓋七大應用場景,包括建筑行業規劃、設計生成、交易管理、成本計算、施工管理、運維和綜合管理等。
袁正剛認為,考察房地產行業背后的真實需求可以看到,當前并非社會不需要房子,而是不需要那些水平不高、品質不高的房子。未來應該有更高水平、更高品質的房子出現,整個建造過程需要革新和變化。“基于此,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將不僅是中國建筑行業發展的新模式,也將是全球建筑行業的新模式。”
此外,天齊鋰業董事長蔣安琪聚焦能源轉型帶給中國的機遇與挑戰,也分享了自己精彩觀點。
本次主會場還設置了一場高峰對話環節,邀請5家上市公司負責人,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企業與資本如何協作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圍繞企業與資本如何開展協作,華圖山鼎董事長吳正杲介紹,通過自研和投資模式,公司正將AI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對內通過自研AI應用到銷售轉化、學員管理等環節,對外利用投資的模式,用資本來投資一些小團隊,可以覆蓋更多產品能力。
吳正杲認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升教育服務,如面試點評和題庫建設。他舉例說,今年公司推出了一個新產品,對面試的點評人工智能化,還可以模擬不同地區的方言,從而提高了效率。
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聚焦光伏材料領域的創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創新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需要持續的投入、長期的研發等多維度才能實現。
高測股份總經理張秀濤在對話環節中表示,公司采取了聯合研發的模式,目前這么做的企業還不多。但經過聯合研發之后,研發效率和研發質量都會越來越高,并且對產品和技術理解的深度也會越來越高。
本屆峰會主會場還有一項重磅議程——介紹每經AI電視4.0。
劉學東介紹每經AI電視4.0 圖片來源:主辦方
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劉學東表示,傳統的采編有了新聞源以后,傳播路徑主要包括網站、APP、公眾號以及微博等,但這一系列的傳播都是孤立的。“每經AI電視4.0的架構,實際上是把人工智能、智能體、大模型和媒資庫進行有機整合,從而打破信息傳播的‘孤島’效應。”
每經AI電視4.0的出現,徹底打破了信息碎片化和分散化的壁壘,其核心理念是“打通信息孤島”,通過智能中臺,將新聞內容快速視頻化。這使得無論是來自每經微博、每經微信公眾號還是每經APP的最新動態,都能第一時間呈現在AI電視4.0上。
因此,智能中臺賦能下的每經AI電視4.0,讓用戶能夠真正實現在全球財經資訊中暢游,讓資本市場權威新聞和行業熱點盡收眼底。“萬端聯通,傳播無界,一觸即達”從此成為現實。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