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9 03:51:58
每經記者 張宏 每經編輯 馬子卿
世界正在發生影響未來的深刻變化。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之下,世界變局范圍之宏闊、程度之深刻、影響之久遠,前所未見,并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國與國關系等領域持續發生著影響人類未來共同命運的趨勢性變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對商業銀行而言,如何擁抱變化、與新業態新形勢發展相適應是永恒的話題。
正值《每日經濟新聞》創刊20周年,10月中旬,北京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關文杰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對商業銀行如何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扎實做好“五篇大文章”,數字產業集群建設、農金體系未來如何發展,北京農商行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戰略布局等話題發表看法,智見未來。
挖掘數字價值將數據轉變成生產要素
NBD: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對商業銀行而言,為更好地適應、服務新質生產力,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關文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勢在必行,我們要準確把握其時代價值及核心要義,堅持以高質量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首先,要深刻把握其實踐要求。我們必須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基本內涵和核心標志,用以指導高質量發展實踐。同時,要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過程中,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導向,加快形成與其相適應的產業數字金融體系,推動科技、產業、金融形成良性循環。
其次,要做好創新。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一方面,要聚焦傳統產業調整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發展中的金融需求,創新完善金融產品和服務,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措施,研究探索科創金融業務發展新模式。
另一方面,要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系統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用好新型生產工具,推進市場發展模式、組織推動模式、客戶發展模式、作業模式創新,在適應改革發展浪潮中培育自身先進生產力。
再次,要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立足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塑造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課題。要時刻緊跟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強化戰略引領,系統性推動公司治理體系、組織架構體系、發展機制、發展模式、人才發展體系、核心管理主干體系等全面優化升級,著力打造戰略執行力超強的商業銀行,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實現新的增長和價值創造,為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注入金融動能。
NBD: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在數字產業生態中,商業銀行能夠在哪些環節發揮作用?可能孕育出哪些新的合作形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