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9 08:13:11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張益銘
2024年,《每日經濟新聞》迎來創刊20周年,特別啟動“智見未來——全球高端人物專訪系列”。借此契機,星展中國行長鄭思禎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從銀行家的視角分享了她對于當前中國企業“出海”的一系列觀察。
鄭思禎表示,近年來東盟地區企業使用人民幣開展跨境貿易結算的意愿和需求在增長,這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中國是集團核心市場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領域開放舉措頻頻出臺,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步伐也在不斷加快。鄭思禎對此深有感觸,自1993年在北京設立駐華辦事處以來,星展銀行扎根中國已有30余年,在鄭思禎看來,中國市場一直是星展集團最重要的核心市場之一。
作為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外資銀行之一,近年來星展銀行持續用“真金白銀”加碼投資大灣區。目前,星展銀行是深圳農商行的第一大股東,累計投資高達70億元人民幣,借助深圳農商行渠道,星展銀行能夠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踐行大灣區戰略。
此外,隨著IT服務戰略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石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去年星展銀行在廣州成立了集團第三個IT研發中心,用來支持整個集團IT設施的建設,此前集團在新加坡和印度兩地都設有IT相關的中心。
作為深度參與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外資銀行之一,星展銀行堅定地看好中國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并將持續加大投資力度。
把握中企“出海”機遇
“除了在中國的戰略投資,我們也一直跟隨中國企業腳步,在我們主要布局的國家及地區大力支持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鄭思禎對記者表示。
“對于選擇‘出海’的企業而言,需要關注當地的社會政治風險、勞工法律等,同時也要盡量產業鏈整合‘出海’,否則可能出現產業鏈不暢通、成本高昂的問題。”鄭思禎說道。
星展銀行作為東南亞最大的商業銀行,業務網絡廣泛,在提供跨境金融服務方面有著天然優勢。“我們可以和當地的政府、企業、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生態圈伙伴合作,為中國企業提供一些務實的建議,共同為當地的中國企業提供服務。”鄭思禎對記者表示,星展銀行希望在中國企業“出海”進程中把握更大發展機遇,助力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她同時提到銀行在內部協調機制上的創新,“我們設立了全球客戶經理制度,在企業國際化布局的過程中,由一位全球客戶經理作為全權負責人,負責協調企業在各個地區所需要的各類服務對接,這樣效率更高,體驗更好。”
人民幣結算需求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市場對本幣結算和直接兌換的需求持續增長,加強雙邊本幣合作的意義不斷凸顯,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正在不斷深化與東盟國家央行的貨幣合作,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老撾等國央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從鄭思禎的觀察來看,近年來東盟地區企業使用人民幣開展跨境貿易結算的意愿和需求在增長。一方面,隨著貨幣合作深入,雙邊貨幣互換可以提供人民幣流動性,滿足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投資的需要,促進人民幣在跨境貿易計價結算中使用。另一方面,跨境清算結算網絡不斷完善,東盟國家目前有110余家銀行參與CIPS(跨境支付系統),包括直參行和間參行,星展銀行作為直參行,同時鏈接了很多在東南亞的銀行作為間參行來進行人民幣結算,有效助力人民幣在東盟使用。
談及對于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的前景展望,鄭思禎認為,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與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有著較高的關聯度,相信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往來會進一步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