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智電浪潮推動科技創新:一車帶“全鏈”,打造“中國智造”出海新名片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6 11:37:01

2024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1000萬輛目標的實現。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中國汽車工業在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還預示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進入規模化生產的新階段。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預測,全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接近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推動了能源結構的優化,促進了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還加速了中國車企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海外擴展,由整車出口逐步轉向“產能出海+產業鏈出海”。國際品牌也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獲取先進的新能源技術,預計未來中外合作將進一步增多。中國汽車產業正借助創新驅動,邁向智能化深度發展的關鍵期,成為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每經記者 孫桐桐  劉曦    每經編輯 孫磊

新能源汽車仍在加速發展。中汽協數據顯示,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6萬輛和151.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8%47.4%。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4.5萬輛和112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6%35.6%,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到40.3%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1000萬輛正式達成,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和進入規模化生產的新階段。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預測,基于當前的增長趨勢,全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接近1300萬輛。

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快速興起和發展,正是新質生產力本質特征的高度體現。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康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推動了能源結構的優化,更促進了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2000萬輛,滲透率達70%

與此同時,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的領先優勢,中國汽車品牌開啟了“反向合資”的新時代。中國車企及產業鏈相關企業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并由整車出口模式逐步邁向“產能出海+產業鏈出海”的新階段。

“基于目前中國技術的先進性,與中國本地的產業鏈合作也有助于國際品牌獲得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預計未來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技術領域的中外合作會越來越多,領域和規模也會有所擴大。”標普全球汽車車輛和動力系統集團副總裁Henner Lehne向記者表示。

一車帶“全鏈”,驅動中國智造新浪潮

新能源汽車產業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德國《新德意志報》網站前不久發表文章稱,中國正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這場技術攻勢的重點是所謂的新三樣:可再生能源、電池制造和電動汽車。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關鍵是行業技術持續突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進華如是說。他表示,我國堅持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即以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為三縱,電池、電機、電控為三橫,通過20余年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培育,已構建起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游最關鍵的零部件,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已經邁入國際領先行列。我國已經建立起全球最全面、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覆蓋從材料研發、電池制造、回收利用到設備支持的各個環節。在決定新能源汽車性能和續航能力的關鍵指標——能量密度方面,我國量產的三元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達到全球領先的300瓦時/公斤。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數據顯示,20241~9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到685.7吉瓦時,同比增長42.5%;累計裝車量達到346.6吉瓦時,同比增長35.6%;累計出口達到126.1吉瓦時,同比增長37.8%我國在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等關鍵原材料上已基本實現自給自足。鋰電設備的國產化率超過90%,其中關鍵工序裝備的國產化率也達到了80%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能源協會會長李陽表示。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創新驅動和產業融合過程中,也呈現出供應端、制造端、使用端、報廢端全生命周期低碳清潔化發展趨勢,同時倒逼汽車產業綠色化、低碳化轉型發展。比如,在制造端,可再生的塑料、金屬和其他材料正逐漸取代傳統材料,進一步降低整車制造的碳足跡。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實現換道超車的關鍵力量。市場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實現從5.4%38.6%的飛躍,四年內增長了七倍。2024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本土品牌占比接近60%,顯著高于合資和外資品牌,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比增至45.6%。同時,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向產業鏈的高端延伸,包括人工智能等新產業。 

如果說電動化是上半場,那么智能化才是下半場,是真正的大戰、真正的大變革。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乘用車首席運營官何志奇向記者表示,汽車將完全進入一個智能時代,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代步工具。而在智電賽道上,中國汽車品牌已經邁入技術輸出時代,外資品牌正在通過與中國公司加強合作、深化中國本地化研發等方式以提高智能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力,比如大眾和小鵬、奧迪和上汽、零跑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等。

“目前中國汽車業處在向智能化深度發展的關鍵期,行業對創新和合作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麥格納中國區總裁吳珍向記者表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強調,中國是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在汽車行業的轉型與創新進程上能夠比肩中國。對于大眾汽車而言,集團正在全面深化在中國,為中國的發展,持續提升本土研發實力,探索創新合作模式。他表示。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得益于創新驅動的轉型機遇,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持是其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同時,完善的產業體系和超大規模市場、強大的數字產業、充分的市場競爭提供了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技術創新、產品力、品牌影響力成為競爭關鍵。中國車企在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領域的持續突破,使得國內新能源汽車在續航能力、智能化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未來規模方面,艾媒咨詢研報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達到11.5萬億元,年增長16.2%,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23.1萬億元。在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的背景下,這一進程不僅需要跨界融合新技術、新材料、電子電力和先進制造等領域,也要求國際間加強技術創新合作,以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協同發展。

邁入“產能出海+產業鏈出海”新階段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核心技術、產品創新領域積累了先發優勢,中國汽車品牌正逐漸從跟隨者變為引領者。

2023年,在新能源汽車的助力之下,中國汽車出口量首超日本問鼎全球第一。2024年,盡管受到歐盟出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干擾,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仍持續升溫。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111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114.1萬輛,同比增長4.5%。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將突破200萬輛。

海外銷量逐年攀升的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正在由單純的整車出口模式,加速邁入“產能出海+產業鏈出海”新階段。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開始選擇在海外投資建廠,同時帶動產業鏈企業抱團出海,實現基于規模化效應下的降本增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企業在8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600多家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

中國品牌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越來越受到傳統國際汽車品牌巨頭的重視和認可,同時也催生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從曾經的“市場換技術”逐步向中外合作“反向合資”轉變。與此同時,跨國車企利用中國市場、技術和制度開放等優勢,實現了在中國,為世界的轉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資料圖) 

“對于跨國車企來說,在中國市場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戰,特別是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跨國車企可以利用中國領先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優勢,完善的產業鏈資源,加上生產成本優勢,由中國研發生產的電動車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規模快速擴張、滲透率持續提升的趨勢,同時也出現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政策影響加重,中國品牌進入發達國家遭遇壁壘,產業鏈主導權爭奪愈演愈烈等情況。

“隨著中國汽車電動化的快速發展,我們看到歐美等國家出現了部分壁壘限制。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已經形成了規模優勢。面對當下的全球競爭格局,企業仍要堅持走出去的總方向不變,但也需要打破局限。首先,企業需要考慮在海外當地建工廠,只有實現海外產業鏈的落地,才能降低壁壘的限制;其次,在堅持國際化的前提下,企業的技術路線需要進一步豐富,出海不能依賴于中國市場的“打法”策略,要明確海外市場的需求。”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向記者表示。

在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看來,國際形勢雖嚴峻復雜,但又充滿戰略機遇。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已形成優勢,海外市場也已成為未來的確定性增量,最終全球化勢不可擋。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汽車產業鏈,產業配套日趨完善,產業競爭力越來越強。

“未來35年將是中國汽車產業出海的關鍵窗口期,是中國汽車品牌成為世界一流品牌的絕佳時機。海外本地化、產業鏈深度布局是致勝法寶。中國品牌加速電動化、智能化、全球化。新能源跨越式增長,品牌價值向上突破,憑借電動車產品在智能化、自動駕駛等方面優勢,逐漸滲透歐洲等發達市場,并逐步走向全球。”王孝飛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汽車 科技創新 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