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鵬華基金陳龍:指數投資迎來良機,中長期看好軍工板塊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0 09:03:57

2024年指數投資達新高度,寬基指數基金發展迅猛,行業細分類主題指數基金受重視。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陳龍。他表示,寬基指數產品今年易獲資金青睞,機構投資者有逆勢布局需求。投資者偏好從做交易向做配置轉變,國內指數投資市場發展空間大,ETF資金使用效率高,符合機構配置需要。展望2025年,陳龍最看好國防軍工方向,2025年有望迎來景氣周期拐點。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024年,指數投資達到新高度。回望這一年,以指數基金為代表的一類產品逐漸成為個人、機構投資者的主力投資工具,成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寬基指數基金迎來大發展,行業細分類的主題指數基金也被深耕細分投資的專業人士所重視,如何把握新的投資機遇、迎接時代新紅利,成為歲末年初廣大投資人熱議的話題。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陳龍,對指數投資現狀和明年的投資機遇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在他看來,寬基指數產品在今年容易得到資金的青睞,體現出機構投資者逆勢布局的需求。

從中長期的視角來看,投資人應該以資產配置的眼光把握指數投資機會,關注細分行業的投資機會。就權益市場來看,軍工板塊或是中長期值得布局的方向。

投資者偏好正從做交易向做配置轉變

2024年是指數投資大發展的一年,尤其是以ETF為主的指數基金備受關注。在專業人士看來,這與機構、個人投資者的配置思路發生變化有關,由此帶來的權益投資新趨勢值得每一位投資人重視。

近日,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陳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重視ETF規模結構的變化,有助于了解本輪指數基金大發展的背后動因,更有助于投資人把握市場投資機會。

今年以來,跨境ETF以及黃金商品類ETF的規模持續增長,這與此前ETF市場以主題和寬基的占比較大有所差異。這一變化的過程,折射出機構、個人投資人不同的思路轉變。

陳龍在采訪中表示,在弱勢的環境下,往往寬基產品比較容易得到資金的青睞,而且主要是機構投資者有逆勢布局的需求。2023年的A股市場整體表現趨弱,尤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寬基產品再次受到資金的青睞。

“確實有很多機構投資者在去年逐步退出了行業主題ETF投資,轉向了偏寬基類的投資,這也是近一兩年寬基指數基金的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原因。”但是到了2024年,陳龍坦言,寬基增長的資金來源比較特殊。

“主要還是來自于特殊的機構資金,普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投資增量依然有限。”他表示,后者在今年更多是去關注海外市場、黃金商品等品種,反而國內的一些寬基包括行業主題類指數都經歷過一定幅度的調整。

陳龍告訴記者,這背后的原因是投資者的偏好在發生變化。“原來投資者通過主題投資做波段能賺到錢,但隨著這一策略的式微,投資人逐步轉向了配置的思路,更愿意做一些偏中長期的配置,尤其是近兩年偏低回撤的穩健投資方向最受關注。無論是海外權益市場、黃金,或是紅利資產等在今年上半年創了歷史新高。”

在陳龍看來,他深切體會到投資者的偏好在發生這樣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可能在短時間內不能逆轉。

國內指數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發展空間

那么,國內指數基金的發展現狀如何?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在投資者偏好發生變化的當下,如何參與指數投資更加有效?陳龍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首先,陳龍指出,國內指數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對比中美兩個市場來看,美國現在被動指數的規模超過了偏主動管理基金,占比達到55%;目前國內大概44%。所以哪怕是一個靜態的比較,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其次,由于近些年國內主動基金的賺錢效應不甚理想,也推動投資者更多地參與到指數基金中來,也為指數基金今后的發展夯實了資金基礎。陳龍坦言,海外的主動產品非常有限,相比于指數也很難有特別明顯的超額收益。

ETF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植入產品的形式,國內ETF有資金使用效率的優勢,資金周轉率非常高。“比如今天在場內把ETF賣了,馬上就能轉而去買另外一個這樣的產品或者股票。但是場外的申贖效率非常低,尤其是一些QDII基金,場外的贖回可能是T+5或者T+7,資金使用效率非常低。”

所以,這非常符合機構投資者的配置需要。從陳龍近些年跟機構客戶的交流來看,后者能買ETF肯定不去買場外基金。但問題是,當前的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想要再找一只新的值得做的產品不容易。

同樣的,這兩年新的行業主題的方向也不多。而且,每年的數量在逐步減少,再加上現在投資者也不太愿意去交易這些行業主題的方向,都導致大家布局交易性品種的積極性有一定下降,包括基金公司的集中布局,像寬基、海外、紅利等方向。

所以總體這個行業未來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講,未來的競爭激烈程度也會遠超之前。

看好軍工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遇

除了寬基指數投資外,面向未來,特別是展望2025年來看,有哪些行業主題方向值得關注?陳龍在采訪中介紹道,他個人最看好的還是國防軍工方向,2025年有望迎來景氣周期的拐點,與“十四五”帶來共振行情。

首先,從景氣周期的拐點來看,通過復盤上一輪完整的軍工行情(2020年~2024年)會發現,軍工核心的驅動邏輯還是自身的景氣周期。對軍工而言,它的景氣周期較為明確、簡單,就是看整個訂單周期。

今年10月份航空領域有一個比較重磅的公告,一家下游的主機廠公告了調整關聯方存款的額度。參考歷史經驗,一旦主機廠去調整關聯方的存款額度,往往預示著不久的將來這個大訂單也有希望正式落地。

在陳龍看來,這個公告基本上確立了航空領域整個訂單的拐點,考慮到整個航空的板塊對國防軍工的權重、占比較高,大家會把航空領域的訂單拐點也視為國防軍工板塊的訂單周期拐點。

基于這個邏輯,從今年四季度開始到明年一季度,除了航空領域以外,其他各個方向包括無人機、精確制導武器、遠程火力、衛星互聯網、水下攻防等新興方向的訂單,也有希望能夠陸續落地,并且逐步向產業鏈做傳導。

從現在開始到明年一季度,更多是去關注訂單陸續的落地,以及最關鍵的明年一季度財報業績確認,這兩個方面應該能夠正式確認本輪軍工景氣周期的拐點或者景氣周期的反轉。從明年二季度開始,市場的交易重心可能會逐步轉向“十五五”規劃。

按照類似對標的情況,陳龍表示,在“十五五”規劃定稿的時間前后,也就是在明年6月份、7月份,國防軍工板塊也有望迎來階段性的高潮。

陳龍建議,可以重點考慮軍工主題相關的ETF,比如鵬華國防ETF(512670)、鵬華國防LOF(160630)、鵬華空天軍工LOF(160643)。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