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6 22:45:48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12月2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取得哪些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記者就此在發布會上提問。
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提問時表示,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當中,相關部門通過增加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調查內容,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這些調查都客觀反映我國經濟結構重大變化,反映創新發展新的特點以及綠色低碳新的趨勢,為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統計信息的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普查對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進行修訂,修訂后的2023年GDP為129.4萬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3.4萬億元,增幅為2.7%。
全面摸清我國經濟家底
康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次普查圓滿實現了預期目標,普查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國經濟家底。“通過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我們對全國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了調查,摸清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結構、布局和效益等情況,為了解掌握產業的發展狀態,推動產業融合,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數據資料。”他說。
第二,客觀反映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進展。五年來,普查數據顯示,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創新驅動、結構優化、綠色轉型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中,通過增加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調查內容,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這些調查都客觀反映我國經濟結構重大變化,反映創新發展新的特點以及綠色低碳新的趨勢,為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統計信息的支撐。
第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依據。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國將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獲取了經濟總量、結構、效益等關鍵指標信息,對于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制定好“十五五”規劃任務、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2035年的目標都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依據。
產業升級發展態勢未改
康義介紹,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相比,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優化、創新驅動、安全保障、綠色轉型等方面都呈現出諸多積極變化,展現出穩固的基礎、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
首先,發展基礎更牢。普查后,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接近13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五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長源。
其次,發展結構更優。五年來,我國產業升級發展態勢未改,區域發展的協調性繼續提升。服務業經營主體大幅增加,成為支撐經濟增長、促進高質量就業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6.3%,比2018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以上。
第三,發展動能更足。五年來,我國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中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企業創新研發勢頭強勁,創新成果大量涌現。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發明專利申請量比2018年增長65.1%。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產業高端化發展步伐加快。
第四,發展安全保障更強。五年來,我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穩步提升,能源供給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進一步完善。
第五,發展可持續性更好。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逐步形成我國新的優勢產業。經過不懈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領跑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45.8萬輛,比2018年增長6.9倍,產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過6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