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0 14:43:25
2024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迅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教授指出,低空經濟賦能大健康產業,在低空運輸、遠程監測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發展低空經濟應避免同質化,強化安全和技術保障,并完善相關政策支持。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作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的重要領域,我國低空經濟發展步入了新的階段。
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我國新注冊無人機超60萬架,無人機總數較去年年底增長48%,持有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企業和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的人也越來越多,低空經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為抓住這一未來產業的發展機遇,很多地方圍繞低空經濟進行了戰略布局,如2024年8月上海到江蘇昆山的雙向空中的士載客服務試點成功;12月四川首條低空載人運輸航線開航等。
低空經濟特有的優勢決定了其在很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創造出新的價值。大健康產業則是與民生密切關聯的重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除傳統醫療醫藥外,還涉及養老、保健、營養、健身、心理、護理、美容、防疫、文旅等眾多領域。隨著低空經濟的布局及相關產業的崛起,低空經濟在大健康領域的賦能作用也將日益顯現。
圍繞這一話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教授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姚建明指出,發展大健康產業既涉及遠程醫療、智能健康監測等傳統領域的轉型,又涉及生物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醫養新材料、高端醫療裝備和用品制造、智慧和綠色健康醫療等新興和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面。同時,大健康產業與文旅、交通、餐飲、酒店、家政、社區服務、研學教育等相關行業密不可分,其產業鏈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覆蓋范圍廣、延伸鏈路長。
當前,大健康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發展大健康產業對滿足人們的生活幸福感、實現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對2025年經濟工作進行系統部署的多項內容中涉及了大健康產業發展,如通過提振消費、擴大健康內需,為大健康產業的消費市場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發展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擴大普惠養老服務,積極推動銀發經濟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鼓勵企業加大對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研發應用,推動健康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通過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為健康產業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撐等。可以看出,大健康產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姚建明指出,低空經濟賦能大健康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突出體現在低空運輸、遠程監測和遠程作業等方面的獨有優勢上。
首先,與地面客貨運交通相比,低空運輸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優勢。
例如,通過載人低空運輸,可以有效改善傳統因交通擁堵導致的醫療救助不及時問題,可以為突發的事故點或災區運輸醫護人員、運送和救援病患者等;通過無人機配送急需藥品、醫療物資、醫療器材、救災物資、食品等可以更好地實現及時救助。再例如,在康養文旅方面,通過在康養旅游景區毗鄰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開辟空中旅游網點,方便老年人或行動不便的人群旅游,也可以在服務區打造適合低空經濟運行的康養救助網點,實現救援康養的便利化等。
其次,在遠程監測方面,通過無人機實現公共場所、街道、學校、車站、商場、社區等區域的巡檢,配合巡檢數據分析,實現突發危險事件、突發沖突事件、動物傷人事件、交通事件、災害事件等的預警、報警和及時處理等。例如,在擁堵的城市中,利用無人機進行交通事故的快速偵察、取證等處理,可以有效緩解擁堵,釋放人們的焦慮情緒,同時通過對現場事故的程度進行監測分析,可以初步預判人員受傷程度,并將數據及時傳遞到醫院,提前準備救助預案等;通過無人機對農林牧漁等作物和對象的生長(成長)檢測,及時發現和處理病蟲害問題等。另外,和遠程巡檢相結合,在遠程作業方面,通過低空飛行設備實現遠程消防、遠程農藥噴灑、遠程消毒等,更好地助力食品安全等。
此外,低空飛行器在跨地域客貨運及作業的安全運行上都需要跨區域數據的協同支撐,這必然會帶動跨區域數據一體化協同管理和治理創新,這對于跨地區人群的健康數據挖掘、健康檢測和預警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發展低空經濟也能夠更好地反向帶動相關產業的科技創新,如在相關的動力、新材料、控制、基于人機工程學的設施設計、綠色健康等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等,同時還能在低空飛行停放和續航網點的規劃、建設上進行探索,更好地推動低空經濟賦能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盡管低空經濟賦能大健康產業前景可期,但當前仍處于初期階段,姚建明最后總結稱,需要關注如下問題:
首先,各地區應避免同質化發展,要因地制宜、加強創新,與當地的大健康產業發展定位及特色相結合。要思考清楚賦能的目的是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賦能的場景和用途是什么,能帶來什么價值等,進而合理規劃好賦能方案。
其次,要強化安全第一和技術創新。安全保障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前提,也是大健康產業的基本要求,要綜合考慮技術研發、飛行器設計、制造工藝、飛行路線和網絡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系統集成與測試、風險預警與防范等多個方面,以確保低空設備運行的安全和高效。
再有,要完善相關政策并積極宣傳引導。要加強頂層設計,合理布局大健康領域的低空經濟相關產業,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培育社會文化,讓民眾接受和參與低空經濟賦能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把更多的可共享資源統籌協同起來,促進大健康產業和低空經濟的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50138626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