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0 17:11:38
12月23日至29日,國內債市維持偏強格局,臨近年底,債券基金的年內業績排名也基本大局已定,中長期純債基金和混合債基的榜首產品業績領先優勢明顯,短債基金和貨幣基金仍有最后的變數。展望明年年初,業內分析認為債市可能迎來調整機會,建議配置盤保持鈍感,交易盤謹慎追多,關注空頭套保策略鎖定收益,把握后續配債良機。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上周(12月23日-12月29日),國內債市仍呈現偏強格局,而隨著年底臨近,債券基金的年內業績排名爭奪激烈,對于頭部業績產品而言,優勢比較明顯。雖然年底的債市走勢依然偏強,但從業內的分析來看,明年年初依然有可能存在債市調整的機會,屆時仍有進一步調整債券配置的機會。
從上周開始,陸續已經有關于基金排名鎖定的消息,尤其是對于固收類產品而言,一些年內業績優勢相對明顯的產品,基本上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難有被其他產品超越的機會。
從主動債基來看,頭部產品的業績優勢比較明顯。Wind統計顯示,截至上周末,中長期純債基金的業績頭名錄得17.3931%的年內收益率,為華泰保興安悅A(統計初始基金)。目前排名第二的是華夏鼎慶一年,年內收益率在14.8611%,對于純債基金而言,這樣的差距不可謂小。
短債基金方面,目前鵬華永達中短債6個月A年內業績錄得7.3106%,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暫時為銀華中短期政金債定開,業績為6.1956%,排名第三的為銀華安豐中短期政金債A,錄得6.17%。可見,短債基金的年末業績排名仍有較大變數。
混合債基的榜首產品業績也相對擁有明顯的優勢,工銀瑞盈年內收益率達到20.6766%,比排名第二的西部利得鑫泓增強A年內收益率17.1029%有明顯優勢。
比較遺憾的是貨幣基金,雖然頭部產品的年內業績也錄得2%以上,但相較于往年的情況,年底統計的年內業績在2%以上的產品數量已經大幅縮減。今年來看,截至上周末,年內業績在2%以上的基金僅有6只(統計初始基金)。
有分析指出,市場利率下降是導致貨幣基金收益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走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引導同業活期存款利率下行,國有大行連續下調存款利率,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貨幣基金的底層資產回報率降低,從而導致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下降。
上周,央行公開市場開展5801億7天逆回購操作,到期16783億,全周凈回籠10985億元,同時進行3000億MLF操作,前半周DR007圍繞于約1.5%波動,后半周因跨月因素有所抬升,資金面呈現平穩狀況。
現券方面,受資金和財政政策預期擾動以及部分機構行為影響,債券利率先上后下,利率債收益率曲線趨向平坦化,10年期國債收于1.7%附近,10年國開收于約1.76%,信用利差壓縮,等級利差變化不大。
展望本周來看,年內市場做多意愿仍然較強,且出現風險事件的概率比較低,預計今年最后兩個交易日市場以偏強為主,只是當前的利率水平相對比較低,債市走強空間不大。進入2025年后市場止盈意愿或將階段性上升,預計利率將上行。待利率上行至合適點位時,把握買入機會。
上海東證期貨的研報分析指出,配置盤可保持一定鈍感,年末交易盤不宜追多,謹慎交易者可考慮逐步止盈;明年初市場應有更好的配債機會。此外,做陡收益率曲線短端的策略可繼續持有,曲線長端策略暫以觀望為主。若想要鎖定前期收益,規避后續出現的風險,建議關注空頭套保策略。
諾安基金分析指出,當前處于經濟政策空窗期,貨幣政策尚未降準,財政政策發力需待明年一季度繼續觀察,短期內預期擾動和機構行為更易主導市場行情,但穩定性不強。國內經濟領域在前期政策引導下數據有所回暖,持續性需要進一步觀察。貨幣政策寬松工具落地前,債券市場或將保持偏強情緒。策略上順勢而為,提高資產流動性,保持操作的主動性。
年內收益率靠前債基統計(來源:Wind;時間:截至12月29日 )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1205178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