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1 20:15:46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券結基金總數量達到1275只,較2023年底的945只增加了330只,其中2024年新成立的券結基金數量達到305只,占比提升至27%。這一增長得益于公募降傭政策的落地及券商渠道的崛起。全年來看,11月和12月是新成立券結基金的高峰時段,分別成立了41只和43只。此外,多只中證A500ETF及相關指數基金的發行也推動了券結模式的應用。老基金方面,2024年有十多只存量基金完成了向券結模式的轉換。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肖芮冬
隨著公募降傭政策的落地,券結基金的發展正在不斷加碼。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券結基金的總數量達到1275只,較2023年底時的945只,大幅增加了330只。其中,屬于2024年新成立的基金數量達到了305只。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新成立的基金中,券結基金的比重提升至27%,接近三成。
來自Wind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券結基金的總數達1275只(不同份額合并計算),較2023年底時的945只,大幅增加了330只。
具體來看,2024年新成立的券結基金數量達到了305只,年度新成立的數量再度突破300只。按照基金成立日來看,2021年、2022年、2023年成立的券結基金數量分別為210只、262只、307只。從全年單月來看,11月和12月新成立的券結基金數量處全年高峰時段,分別達到了41只、43只。
有券商財富管理方向人士表示:“這兩個月采用券結模式的新基金多,和多只中證A500ETF,以及相關的指數基金陸續發行有關。”
過往資料顯示,首批10只中證A500ETF中,有9只采取券結模式,僅泰康中證A500ETF采用的是銀行交易結算模式。
但從占比上看,2023年新成立基金1272只,新成立的券結基金的數量為307只,占比為24%。而在2024年,新成立的基金數量為1131只,新成立的券結基金數量為305只,其占比進一步提升約為27%。
老基金轉換方面,2023年,39只存量基金完成了證券交易結算模式轉換事項。而在2024年,仍有博時滬深300指數增強、民生加銀中證500指增基金、富國中證A50ETF、鵬華滬深300指數增強、安信量化優選基金、山西證券行業精選、中海能源策略、鵬華品質優選等10多只存量基金完成了向券結模式的轉換。
從2017年券結模式啟動試點以來,券結基金的規模增長超過10倍,顯示出券結模式的強勁發展勢頭。
毫無疑問,券結模式的火熱與券商渠道的崛起密切相關。券商結算模式有利于基金公司與券商深度綁定,激發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活力,加速券商財富管理轉型。
2024年4月19日,公募交易費用管理新規正式落地,要求機構于2024年7月1日前完成首次股票交易傭金費率調整。
新規與此前征求意見稿內容基本一致,主要差異點為新規結合實際情況,在禁止基金管理人向第三方轉移支付費用這一規定里,豁免券結基金可向第三方轉移支付研究傭金。新規要求降低公募傭金分配集中度,單家券商傭金分配比例上限由30%調降至15%,但是券結基金豁免這一規定且無分倉比例上限要求,也讓傭金分配更加市場化。
今年9月,監管層又發布了《優化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模式的通知》著重提高券商交易模式的便利化水平,并允許公募基金管理人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需要自主選擇交易模式,這為券結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中長期看,具備公募托管資格的券商占據一定先發優勢,但投研能力仍是公募傭金競爭的勝負手。”某券商非銀研究人士指出。
不過也有公募基金人士指出,就券結模式而言,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券商在銷售能力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券結模式涉及交易、估值、清算等系統的改造升級,投入成本較大。和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相比,頭部公募基金公司發行券結產品的意愿相對較低。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904460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