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4 10:37:53
2025年開年,國內首輛分布式電驅動飛行汽車“東大·鯤鵬1號”亮相。飛行汽車集成前沿科技,被視為未來交通出行的變革趨勢,長安、廣汽、小鵬等車企積極布局。其面臨技術、法規、成本及社會接受度等挑戰,目前成本很高,商業化還需時間。盡管如此,其市場前景仍被看好,預計2040年全球規模將達1.5萬億美元。中國多城市也推出相關支持政策,推動其發展。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每經編輯 董天意
曾經只能在科幻電影里出現的飛行汽車如今正在進入現實生活。
“空中出租車”試運行、“打飛的”送咖啡、無人機跨海島進行醫療物資配送……盡管這些場景還未能實現常態化,但低空經濟已經不再停留于PPT(幻燈片)和想象中。
就在幾天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機關司局”欄目更新顯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設立低空經濟發展司。“低空經濟涉及物流運輸、城市交通、農林植保、應急救援、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領域,同時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業,具有服務領域廣、產業鏈條長、業態多元等特點。”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在此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眼下,低空經濟已經被視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之一。但低空經濟落地是否還有難點?成本如何下降、大規模商業化還需多久?這些問題仍待回答。
車企積極布局飛行汽車
2025年開年,由東南大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輛分布式電驅動飛行汽車“東大·鯤鵬1號”驚艷亮相。事實上,過去一年來,關于飛行汽車的新聞不斷“刷屏”、各類“亮相”、“試飛”的消息也層出不窮。這一面向低空智能交通和未來立體智慧交通的運載工具,集成了新能源、航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前沿科技,成為低空經濟中最具想象力和潛力的細分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布局飛行汽車業務的公司不少來自汽車制造商,比如,去年12月21日,長安汽車宣布與億航智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飛行汽車的研發、制造、銷售和運營等項目開展合作。此外,廣汽集團發布了全新飛行汽車品牌GOVY高域,首款復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也首發亮相;小鵬匯天的 “陸地航母” 飛行汽車已在上海核心商務區陸家嘴成功完成試飛,這也是上海的飛行汽車首飛。
“汽車廠商進軍飛行汽車領域,主要是因為捕捉到未來交通出行的變革趨勢。飛行汽車結合了地面與空中交通的優勢,被視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創新方案。”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技術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和飛行汽車產業鏈有一定的重合,如,汽車三電、自駕導航系統等核心技術在飛行汽車上的復用比例高達70%,而新能源汽車所搭載的動力電池、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零部件同樣是低空經濟所必需的。
“技術積累是汽車廠商的核心優勢,它們在汽車動力、控制系統及智能化技術上的深厚底蘊,為飛行汽車的研發提供了堅實基礎。”詹軍豪說。
飛行20分鐘,票價上千元
作為未來出行的新方向,飛行汽車若想真正從概念走向現實,仍然面臨技術、法規、成本以及社會接受度等諸多挑戰。
技術被普遍認為是當前飛行汽車落地的主要難題。例如,飛行汽車需要實現垂直起降、長續航和高穩定性,這對電池能量密度和輕量化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詹軍豪表示:“在技術層面,飛行汽車需克服能源效率、飛行穩定性、自主導航等一系列的難題。”
“但這些難點并不是難以突破的,目前中國的技術已經和世界其他國家齊頭并進了,甚至在航程等關鍵指標上,加上中國的供應鏈和制造能力,更具優勢。”某飛行汽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法規和政策的不確定性是飛行汽車落地的另一阻礙。目前,大多數國家的航空管理法規尚未對飛行汽車制定明確的標準。“飛行汽車需要在空中飛行,一定要足夠安全可靠,這個需要企業、民航管理部門、相關機構一起去努力,要取得適航的型號合格證,還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測試、試驗、試飛等。這是商業化之前必經的流程。”上述某飛行汽車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
而影響飛行汽車商業化落地的關鍵因素仍是成本問題。從研發到制造,再到運營和維護,飛行汽車的成本遠高于傳統地面車輛。目前,飛行汽車的價格通常以百萬美元計,比如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售價大約200萬元。
對于消費者而言,體驗飛行汽車的成本同樣高昂,以去年已經啟動試飛的“上海浦東—金山—海寧”為例,從上海浦東到金山單程飛行時間不到20分鐘,但單人單程票價為1400元至2400元,單架次包機為6000元至9800元。
“現階段整個行業的降本速度不會像新能源汽車一樣,出現幾萬元、十幾萬元的快速下降,行業商業化還需要時間。”小鵬匯天創始人、總裁趙德力表示,目前飛行汽車的成本很高,單次飛行1小時就需要1萬元。
“在飛行汽車商業化落地的這個過程中,需要相當大的技術、人才、資金的密集投入。在市場生態層面,也是需要培育的,還有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空域管理、數字化監管等等,都需要多方努力。”上述某飛行汽車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以長安汽車為例,其表示在未來5年將在低空經濟領域投入超200億元,未來十年投入超1000億元,努力探索陸海空立體出行解決方案。
2040年全球飛行汽車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美元
盡管飛行汽車的發展面臨種種挑戰,但其市場前景依然被廣泛看好,其落地場景已經逐漸具象化。
比如,載人eVTOL也可以應用于空中游覽、城市觀光、交通接駁等場景,物流eVTOL還能實現更快速及時的配送。在緊急救援場景中,eVTOL還可作為應急救助的交通工具,實現人或物的迅速轉運。
有觀點認為,飛行汽車的市場拓展可能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高端市場試水,主要面向富裕人群和商務出行;第二階段是共享出行的推廣,通過降低用戶成本實現規模化運營;第三階段是大眾化普及,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飛行汽車最終可能進入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到2040年,全球飛行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主要來源于城市空中出行的需求。
而在中國市場,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鄭州、南京、杭州、青島等城市,相繼推出低空經濟相關支持政策、行動方案。如,深圳市此前提出向“低空經濟第一城”全速竟飛的構想,目標為“力爭到2025年,全市開放無人機適飛空域占比突破75%,低空商業航線總數突破1000條,并具備支撐1000架商業運營的低空航空器同時在空、每日1萬飛行架次的服務保障能力。”
在政策與技術的共同推動下,人類關于飛行汽車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詹軍豪認為:“飛行汽車未來的潛力巨大,特別是在城市化加速、人們對高效出行需求增長的背景下,其商業化進程需克服技術瓶頸,完善法規框架,并推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隨著技術成熟和政策環境的優化,飛行汽車有望成為交通領域的新增長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