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個人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給予補貼!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5 21:38:41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2025年1月3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各方高度關注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從月度數據和高頻數據看,我國近期經濟運行有哪些新動向新趨勢?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如何?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如何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重點從哪些方面發力新一年宏觀經濟政策?就前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

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

袁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表示,從近期的月度數據和高頻指標看,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加快落地見效,特別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后,市場預期有效提振,經濟運行明顯回升。

一是發展向好勢頭增強。工業增長加快,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月快0.1個百分點。服務業較快增長,11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1%。企業預期有所改善,1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連續3個月保持擴張態勢。

二是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產業加快轉型升級,11月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8%、7.6%,均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新產品增速較快,11月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29.3%、51.1%。綠色轉型深入推進,截至11月末風電、光伏裝機合計達13.1億千瓦,占發電總裝機的40.5%。

三是發展質量持續提高。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1198萬人,同比多增18萬人。教育、醫療、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快補齊,“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煤電油氣供應保障有力。

袁達表示,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既要兼顧需要與可能,也要做好與中長期規劃銜接,充分體現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需要。

他介紹了今年目標制定過程中的一些考慮因素,一是有困難挑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今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不少新的困難和挑戰;二是有積極因素,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將有效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三是有調控能力,去年出臺政策的效應將持續顯現,今年宏觀政策還有充足的空間,加上宏觀調控的手段和經驗更加豐富,可以為實現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

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袁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強化政策統籌協調,增強政策一致性,加快政策傳導落地,更快更充分地釋放政策效能。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二是推進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制定實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

三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著力穩外貿、穩外資。

四是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積極化解一些行業供大于求的階段性矛盾,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新興產業。

五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穩就業、促增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服務優質供給,落實好產業、就業等幫扶政策。

六是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繼續提振資本市場,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持續強化糧食、能源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和數據等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布會上,袁達在回答其他媒體提問時表示,去年以來,“兩新”工作對擴大有效投資、提振居民消費、加快綠色轉型的綜合效應持續顯現。今年,將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將設備更新支持范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

袁達表示,將盡快公布今年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的具體方案,指導各地及時做好相關支持政策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經濟 政策 智能手表 補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