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沖刺在即,常州首個“萬億產業”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10 00:32:31

在2025年的重點工作中,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著力推動產業升級,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新能源產業優勢,爭創國家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努力實現新能源整車產量突破100萬輛,新能源產業規模邁上萬億元臺階。沖刺在即,一旦實現“萬億”突破,常州也將正式迎來首個“萬億產業”。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常州發布

1月8日,常州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代市長周偉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預計2024年常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8%左右,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其中還透露,2024年常州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8500億元,整車產量近80萬輛,均創歷史新高。在2025年的重點工作中,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著力推動產業升級,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新能源產業優勢,爭創國家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努力實現新能源整車產量突破100萬輛,新能源產業規模邁上萬億元臺階。

解讀:2023年,常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16.4億元,由此成為江蘇第5個GDP萬億城市。而新能源產業規模邁上萬億元臺階,則是常州的下一個“萬億”目標。

眾所周知,新能源賽道競爭激烈。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深圳、合肥、重慶、西安等在內的10余座城市,均曾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等口號。不過,要論“新能源之都”,常州可以說“全網無異議”。

近年來,常州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可謂迅猛。

2022年,常州市新能源領域產值突破5100億元,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三大行業產值分別增長140.8%、223.0%和29.2%。2023年,常州新能源產業產值大幅提升至7681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比重近50%,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8.9%。

按照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披露的最新數據,2024年,常州新能源產業規模再上一個千億臺階,達到8500億元,照此趨勢,常州實現新的萬億目標指日可待。

目前,常州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居全國第三,投資熱度連續三年全國第一,成為全國率先提出“發儲送用網”完善產業生態閉環的城市之一。

有專家分析指出,這是常州幾十年來產業布局和積累的“必然結果”。從上世紀50年代涉足變壓器制造,到本世紀初光伏產業全面起步,再到2010年左右開始嘗試動力電池,當新能源產業尚未形成氣候時,常州就走在了全國城市前列。此后,常州“抄底”中創新航(原“中航鋰電”),并連續簽下比亞迪、理想兩家新能源車企……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壯大。

2023年初,常州新春“第一會”正式吹響建設新能源之都的號角,并明確提出“兩個超萬億”目標,即到2025年新能源產業規模超萬億元、資本市場新能源常州板塊市值超萬億元。

去年初,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專門印發《關于支持常州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支持常州高質量推進太陽能光伏、動力及儲能電池、新型電力裝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創新升級。

2025年沖刺在即,一旦實現“萬億”突破,常州也將正式迎來首個“萬億產業”。

#動向

長春、鄭州、廈門國土空間總規獲批

中國政府網1月9日消息,國務院日前批復,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長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廈門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根據批復:

長春的城市性質是吉林省省會,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定位為東北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面向東北亞開放門戶。

鄭州的城市性質是河南省省會,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定位為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廈門的城市性質是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定位為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門戶、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以及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地。

廣東去年旅游總收入預計過萬億元

1月8日,廣東省文旅廳公布數據顯示,2024全年廣東預計共吸引來粵游客超8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過萬億元。2025年,廣東還將推出一系列文旅促消費惠民活動,面向來粵游客及本省居民發放總計800萬元的文旅消費券,并聯合美團、攜程、滴滴出行、東方航空等推出一攬子優惠措施。

北京今年將開建兩條地鐵新線

北京日報消息,1月9日,北京市發改委舉行一季度“開門紅”政策舉措媒體吹風會。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北京市將繼續實施“3個100”市重點工程,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這300項重點工程中包括兩條地鐵新線,即開工建設R4線一期北段、19號線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線。

中國首家樂高樂園今夏開園

解放日報消息,1月8日,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金山區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消息,坐落在金山楓涇的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將于2025年夏天盛大開園,目前,樂園土建主體工程已全面完成,主題包裝、演藝布景、設備安裝等工程正有序推進。

#數讀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4年GDP預計達到8.6萬億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五年來有關情況。

從經濟總量看,五年前,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不足6.3萬億元,2024年預計增長至約8.6萬億元,五年邁上2個萬億元臺階,占全國比重從約6.3%提高到6.5%以上。

從產業體系看,兩地共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4大萬億級產業集群,汽車產業、電子信息產值占全國十分之一以上。目前,全球2/3的iPad、近8000萬臺筆記本電腦、超1億臺智能手機都出自川渝。

另外,汽車制造也是兩省攜手打造的主導產業之一。重慶在整車制造方面優勢明顯,四川在動力電池和清潔能源配套方面競爭力較強,雙方共建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以建設“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作為牽引,制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已匯聚整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超2000家,全國每七臺汽車有一臺產自川渝、超過五分之一的動力電池實現“川渝造”。

在創新布局方面,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啟動,川渝科技創新合作計劃深入實施,12家高新區建立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兩省市共享大型科研儀器設備1.4萬余臺(套)。

#放榜

2024年上海浦東出港航線最多,成都天府國內航線最多

近日,飛常準大數據發布《2024年境內機場發展報告》。根據報告,2024年境內機場出港航線7380條,其中出港無經停航線5176條,經停航線2204條。7380條航線中國內航線6454條,國際/地區航線926條。與2023年相比,2024年境內機場出港航線總數、國內航線、國際/地區航線均有增長。

數據來源:飛常準

千萬級機場中,上海浦東的出港航線數量最多,共269條,其中國內航線173條,國際/地區航線96條,上海浦東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也最多。成都天府的國內航線175條,排名第一。

數據來源:飛常準

與2023年相比,35家千萬級機場總航線數量有增長。海口美蘭總量增加22條,增長最多。成都天府國內航線增長11條,增長最多。上海浦東國際地區航線增長18條,增長最多。

#人事

李九紅任陜西省副省長

陜視新聞消息,1月9日,陜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經表決,決定任命李九紅為陜西省副省長。李九紅此前任銅川市委書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