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 2025-01-10 16:42:27
連平表示,展望2025年,預計全國實際GDP同比增長5%左右,增長繼續保持在長期趨勢軌道中。盡管可能會受到較強的外部因素沖擊,但在一系列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推動下,經濟增長內生性動能有所增強。
1月10日,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在上海陸家嘴隆重發布了題為《料峭風寒撲面,春暖花開可期》的2025年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教授對報告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
會上,連平就“2025年世界經濟將呈現哪些新趨勢新變化?特朗普2.0會不會掀起席卷全球的貿易戰?中美關系將如何演繹?國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有沒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房地產市場能否實現止跌回穩?‘三駕馬車’對增長的貢獻將出現何種結構性變化?消費能擔負起托舉中國經濟的重任嗎?中國經濟又將交出怎樣的成績單……”等市場關心的諸多熱點議題闡述了觀點,并提出針對性政策建議。
連平表示,展望2025年,預計全國實際GDP同比增長5%左右,增長繼續保持在長期趨勢軌道中。盡管可能會受到較強的外部因素沖擊,但在一系列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推動下,經濟增長內生性動能有所增強。預計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分別拉動GDP約3.25和1.75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相對中性。2025年,國內需求修復有望推動CPI同比溫和回升、PPI同比降幅收窄。預計2025年CPI同比升至0.8%左右,豬肉及服務消費價格有望回升;受外需下降、國際油價疲軟、以及國內降價促銷等因素影響,PPI降幅同比逐步收窄至-1.0%左右。
2025年,中國經濟將延續復蘇,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但客觀來看,外部挑戰不容低估,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特別是微觀層面仍存在預期不穩、信心不足、需求偏弱等問題。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連平建議,2025應采取更有力度的針對性政策舉措:
一是建議央行將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從2000億元提升至3000億元,將再貸款利率從1.75%調降至1.50%等,多措并舉釋放有效民間投資需求。
二是建議創新更多消費場景和服務需求,進一步支持旅游、餐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務開發,每年可安排1000億~1500億元適老化融資改造計劃。
三是建議從2025年開始,連續5年左右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5000億元左右,專門用于支持城鎮化建設。
四是建議探索設立國家房地產穩定基金,規模可達萬億,從中長期角度設立房企存量債務處置工具。
五是建議將地方財政支出增速擴大至5%以上,加大民生投入,提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中用于“兩新”工作的支持規模,可以增加至5000億元。
六是建議將三年內新增的6萬億元專項債限額使用節奏調整為“231”的額度安排,即第一年增加2萬億元、第二年增加3萬億元、第三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將五年內每年8000億元的專項債使用安排調整為:第一年8000億元,第二至三年各安排1萬億元,后兩年每年各安排6000億元。通過上述舉措盡快減緩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加速地方化債進程,使地方政府能夠騰出手來更大力度地推動投資和消費增長。
七是參考境外的一級交易商信貸便利、定期證券借貸工具、擔保債券購買計劃等的成熟經驗,創設多種金融工具,增加向非銀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的渠道,增加置換抵押品種類、擴大抵押品范圍、加大央行購買國債與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規模等,進一步穩定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
八是建議保持人民幣匯率適度彈性,讓貨幣政策可以有更大的發力空間,針對國內需求和供給、總量和結構等強化逆周期調節。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