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10 16:47:15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束為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質量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市場經濟“信用證”,是質量管理的“體檢證”,也是國家貿易的“通行證”,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質量基礎設施。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保底線”“拉高線”協同發力,積極發揮質量認證作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1月10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近年來,質量認證在促進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并且成為了高頻熱詞。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提問:市場監管總局在推動更好發揮質量認證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今后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束為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質量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市場經濟“信用證”,是質量管理的“體檢證”,也是國家貿易的“通行證”,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質量基礎設施。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保底線”“拉高線”協同發力,積極發揮質量認證作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于質量認證工作成效,束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一是聚焦消費者關注的痛點,強化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部署,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充電器、商用燃氣燃燒器具、可燃氣體探測器、阻燃電線電纜等12種安全風險較高的產品納入了CC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實施CCC認證產品聯網核查2.4億次,同比增長135%,攔截無證商品信息1315萬次,有力守護了安全底線。
二是聚焦企業強身健體,幫助經營主體降本增效。組織468家認證機構對5.4萬余家小微企業實施精準幫扶,為小微企業提供“認證貸”等金融信貸支持608.5億元,幫助小微企業年度營收平均提升9.7%,利潤率平均提升8%,質量成本平均下降5.8%。
三是聚焦產業建圈強鏈,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質量提升。建立實施農作物種子、機器人、汽車芯片、智能網聯汽車等質量認證制度,不斷拓展網絡安全、北斗產品、綠色產品等認證實施范圍,促進穩鏈強鏈。綠色產品認證目錄增至113種產品,8500家企業獲得綠色產品認證證書3.5萬張;加快構建“雙碳”認證體系,對鋰電池、光伏等10類產品啟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四是聚焦區域發展戰略,助力地方打造優勢產業。支持粵港澳三地開展“灣區認證”,首批實施75個項目,發放認證證書90余張,促進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對海南自貿港開展出口產品認證業務的境外機構取消審批要求,為出口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國際認證通道;指導浙江舟山開展綠色修船認證,加快建設世界航運中心。
五是聚焦中國產業走出去,深化國際合作互認。聯合九部門發布《加快推進認證認可高水平開放行動方案(2024-2030年)》,完善國際合作互認格局,為企業出海提供國際化認證服務。截至2024年底,我國累計加入21個認證認可國際組織,對外簽署15份多邊互認協議和150份雙邊合作文件,惠及數千億美元出口貿易。
針對今后工作重點,束為表示,將以提振市場信心為核心目標,實施質量認證提振消費計劃,守牢強制性產品認證安全底線,大力推行高端品質認證,深入開展質量認證服務強企強鏈強縣等行動,加快推進認證認可高水平開放,達成更多國際互認成果,以質量認證“軟聯通”提升中國經濟“軟實力”。
春節臨近,正是居民消費旺季,對于消費者普遍關心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表示,質量監管始終是市場監管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對于質量安全問題,市場監管部門構建事前、事中、事后三重護盾,筑牢產品質量安全防線。
事前,對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一些高風險產品,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比如去年將燃氣“減壓閥”等6種產品新納入生產許可范圍。
事中,督促生產銷售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完善質量管理制度。2024年,有96.67萬家生產銷售單位建立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配備質量安全總監和安全員127萬人,同時,還建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率先對電線電纜、燃氣用具、電動自行車等9類產品實施了質量追溯。
事后,充分發揮監督抽查和執法“利劍”作用。2024年一共抽查羽絨服裝、玩具等147種產品,發現并處置不合格產品3612批次。查處兒童用品、消防產品、電動自行車相關違法案件共計23000余件,學生書包、手提式干粉滅火器、電動自行車充電器等產品的不合格率同比分別下降了14.1、14.6和11.6個百分點。
此外,注重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持續組織開展消費品質量安全“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消費者教育活動,發布電熱毯、室內取暖器等重點產品的消費提示,為消費者權益保駕護航。
況旭表示,春節將至,大家都非常關心節日市場的產品質量安全。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在全國范圍部署開展了重要民生商品服務穩價保質工作,聚焦生活必需品、住宿、交通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加強價格監管執法;聚焦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消費食品和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聚焦服裝玩具、煙花爆竹、燃氣用具等節日旺銷品以及涉及安全的重點商品,守牢質量安全底線。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